字1 字21 字41 字61 字81 字101 成语1 成语21 成语41 成语61 成语81 成语101 词语1 词语101 词语201 词语301 词语401 词语501 词语601 单词1 单词21 单词41 单词61 单词81 单词101 诗词1 诗词101 诗词201 诗词301 诗词401 诗词501 诗词601 诗人1 诗人21 诗人41 诗人61 诗人81 诗人101 名句1 名句21 名句41 名句61 名句81 名句101 近反义词1 近反义词21 近反义词41 近反义词61 近反义词81 近反义词101 造句1 造句101 造句201 造句301 造句401 造句501 造句601 字笔顺1 字笔顺21 字笔顺41 字笔顺61 字笔顺81 字笔顺101 歇后语1 谜语1 谜语11 谜语21 文言文1 文言文2 文言文3 百家姓1 百家姓2 百家姓3
古诗大全
当前位置:首页古诗大全 杂诗

杂诗

cháo xiá yíng bái
dān lín tāng
jié fán yún
sēn sēn sàn
qīng fēng cuī jìn cǎo
níng shuāng sǒng gāo
shū
cóng lín sēn shù
chóu tàn shí chí
wǎn jiē bēi nián
suì huái 怀 bǎi yōu
jiāng cóng zhǔ bo
诗人介绍
张协

张协

收录作品:6首

西晋安平人,字景阳。张载弟。少有俊才,与载齐名。辟公府掾,转秘书郎,转河间内史,在郡清简寡欲。时大乱,遂弃绝人事,屏居草泽,以吟咏自娱,造语清新。怀帝永嘉初,征黄门侍郎,托疾不就,卒于家。有《七命》,世以为工。今有《张景阳集》辑本。
查看更多 >>
古诗简介
古诗简介
张协的《杂诗》共有十首,其内容比较广泛,这是第一首,诗写思妇怀远之情。

秋天的夜,凉风习习,清新凉爽的空气涤荡了地面上残暑留下的闷热混浊。蟋蟀在阶下鸣叫,发出凄清哀惋的声音,飞蛾在明晃晃的烛光前拂过,似欲将自己的身体化为灰烬。开头的四句渲染出秋天清冷而岑寂的气氛。虽然秋高气爽,然凉意拂人,已令人感到几分索莫之感。蟋蟀的鸣叫说明四周的阒无人声,飞蛾的扑火也暗喻女子的落寞情怀。这两句一写室外,一写室内,一为耳之所闻,一为目之所见,表面看来只是泛泛的写景,然正是通过这些琐细的描写,可以想见女子秋夜独坐,目光凝视着烛光,静听着庭中蟋蟀单调的鸣声,于是她心中升起了无边的愁思。

她愁思的原因便在下面两句中点明了,“君子从远役,佳人守茕独”,原来她的丈夫远出未归,令她只能空闺独守。“君子”是指她出门在外的丈夫,“佳人”即是思妇自称。这两句用了直陈的手法,点明了此诗的主旨。“离居几何时,钻燧忽改木”两句更补充说明了丈夫出门已久,节侯暗换,令人心惊。古人钻木取火,据说在不同的季节取火用的木质也不同,“春取榆柳之火,夏取枣杏之火,季夏取桑柘之火,秋取柞梄之火,冬取槐檀之火。”(李善注引《邹子》)这里以取火所用之木的改变来说明时光易逝,节候屡经变换,从而逗露出女子的相思之久,以及其青春虚掷,空房难守的慨叹。“君子”四句可以说是抒情,表现了女子对游子的相思。

“房栊无行迹”以下复由情入景。房室空空,再没有他的身影,没有他的步履,庭院中的秋草长得茂盛而碧绿,勾起人伤心的往事。青青的苔藓爬满了空墙,蜘蛛的游丝在四周的屋角随风取动。这四句勾勒出一片寥落而凄迷的景象,一方面说明自丈夫离家外出后,庭院荒芜,屋庐颓败,尘封网结的情景,另一方面也以景色的萧条冷落衬托出女子百无聊赖的心绪。至于这四句中写景的细腻及表现心态的逼真,吴淇在《六朝选诗定论》中说得极为透彻:“凡人所思,未有不低头,低头则目之所触,正在昔日所行之地上。房栊既无行迹,意者其在室之外乎,于是又稍稍抬头一看,前庭又无行迹,唯草之萎绿而已。于是又稍稍抬头看,惟见空墙而已。于是不觉回首向内仰屋而叹,惟见蛛网而已。如此写来,真抉情之三昧。”吴氏的分析很细致,还可赘述一句的是,诗人这里用了“萋以绿”、“青苔”等字,是以绿色来作为画面基调,在中国古诗中绿色往往有令人伤感的意蕴,如李白的“寒山一带伤心碧”(《菩萨蛮》)就是。

诗的最后两句又从景回到情,“物”就是上文所写到的诸般景物。由于眼前的所见,令女主人公生出许多怀念,《文心雕龙·物色》中说:“物色相召,人谁获安?”那秋色的凄清,故物的萧条,都枨触起女子的相思之念,于是令她愁肠百结,无法排遣。

古来写思妇怀人的诗很多,如在张协之前的《诗经》中的《伯兮》,《古诗十九首》中的“行行重行行”、“庭中有奇树”、“明月何皎皎”等都是,然张协诗中的写景更趋细腻,景与情的结合更加水乳交融,体现了文人诗歌创作的日趋成熟,具体表现在语言锻炼、结构精巧等特点。前人评张协之诗“词彩葱蒨,音韵铿锵”,多“巧构形似之言”(钟嵘《诗品》),可知他有意识地追求诗歌艺术表现的完美。如此诗中“清气荡暄浊”、“钻燧忽改木”、“沉忧结心曲”等句都可见其于遣词造语上的锤炼之工。诗中“蜻蛚吟阶下”四句与“房栊无行迹”四句都以两两相对的句式出之,虽然对仗未十分工整,然已可见作者有意追求对偶之美的祈尚。全诗在声调上一韵到底,体现了诗人对声韵的讲究。写景和抒情的交叠出现,则表现了布局上的匠心。凡此种种,说明晋代诗歌在继承汉、魏古诗的基础上,更加注重了五言诗形式上的完美,著力于艺术表现手法的探索,张协的这首诗就体现了这种诗歌发展的趋势。

张协其他诗词
魏晋诗词
推荐诗词
相关诗人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