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1 字21 字41 字61 字81 字101 成语1 成语21 成语41 成语61 成语81 成语101 词语1 词语101 词语201 词语301 词语401 词语501 词语601 单词1 单词21 单词41 单词61 单词81 单词101 诗词1 诗词101 诗词201 诗词301 诗词401 诗词501 诗词601 诗人1 诗人21 诗人41 诗人61 诗人81 诗人101 名句1 名句21 名句41 名句61 名句81 名句101 近反义词1 近反义词21 近反义词41 近反义词61 近反义词81 近反义词101 造句1 造句101 造句201 造句301 造句401 造句501 造句601 字笔顺1 字笔顺21 字笔顺41 字笔顺61 字笔顺81 字笔顺101 歇后语1 谜语1 谜语11 谜语21 文言文1 文言文2 文言文3 百家姓1 百家姓2 百家姓3
古诗大全
当前位置:首页古诗大全 题竹郎庙

题竹郎庙

zhú láng miào qián duō
yáng chén chén shān gēng 绿
chǔ jiāng cūn yǒu shēng
shēng shēng jìn shì yíng láng
诗人介绍
薛涛

薛涛

收录作品:141首

薛涛(约768~832年),唐代女诗人,字洪度。长安(今陕西西安)人。因父亲薛郧做官而来到蜀地,父亲死后薛涛居于成都。居成都时,成都的最高地方军政长官剑南西川节度使前后更换十一届,大多与薛涛有诗文往来。韦皋任节度使时,拟奏请唐德宗授薛涛以秘书省校书郎官衔,但因格于旧例,未能实现,但人们却称之为“女校书”。曾居浣花溪(今有浣花溪公园)上,制作桃红色小笺写诗,后人仿制,称“薛涛笺”。成都望江楼公园有薛涛墓。
查看更多 >>
古诗简介
古诗简介
作为一个歌妓诗人,应该说,薛涛诗歌的题材还是比较广的。这首诗描写蜀地民间风物,清新流畅,是薛涛诗作中流传较广的一首。

此诗从大处着笔,描写庙前的景色。“竹郎庙前多古木”,一笔写出竹郎庙位于一个幽深的环境之中,庙前古木参天,绿荫蔽地,丛丛古木,参差有致,竹郎庙隐于其中。“多古木”三字使人想到竹郎庙建立已久,祭祀不断,并制造了一种古朴、悠久的氛围。第二句的描写拓宽视野,由庙前的古木推广到周围的山,写夕阳映青山的景色如绘。庙前的古木和山上的绿色联成了一片,由于山势的高低不平,只觉夕阳下沉是那么的缓慢,它总在绿色中运行。“沉沉”这一重叠词表现了一种舒徐的节奏,传出了极其缓慢沉没的动态。因为“夕阳沉沉”,浓绿的树木在艳红夕阳映照下,更显绿得耀眼可爱。这景色,造成了一种深杳缥渺的意境,令人神往。

诗人写竹郎庙,只写周围郁郁葱葱的环境,让人从中想象出庙的不凡气象来。后两句诗写迎竹郎神之习俗,只写从远处江村传出迎郎曲的笛声,使人从声音想象其景:村民们用笛吹奏迎郎曲,列队从村庄向竹郎庙走来。诗人不为繁饰,寥寥几笔,略作勾勒,风土习俗,尽收笔底。

此诗笔致幽隽,语旨质朴自然,具有一种恰合古朴风俗的风格,通皆悠扬宛转,极饶音节之美。

薛涛其他诗词
唐代诗词
推荐诗词
相关诗人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