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1 字21 字41 字61 字81 字101 成语1 成语21 成语41 成语61 成语81 成语101 词语1 词语101 词语201 词语301 词语401 词语501 词语601 单词1 单词21 单词41 单词61 单词81 单词101 诗词1 诗词101 诗词201 诗词301 诗词401 诗词501 诗词601 诗人1 诗人21 诗人41 诗人61 诗人81 诗人101 名句1 名句21 名句41 名句61 名句81 名句101 近反义词1 近反义词21 近反义词41 近反义词61 近反义词81 近反义词101 造句1 造句101 造句201 造句301 造句401 造句501 造句601 字笔顺1 字笔顺21 字笔顺41 字笔顺61 字笔顺81 字笔顺101 歇后语1 谜语1 谜语11 谜语21 文言文1 文言文2 文言文3 百家姓1 百家姓2 百家姓3
古诗大全
当前位置:首页古诗大全 陇头歌辞三首

陇头歌辞三首

lǒng tóu liú shuǐ
liú shān xià
niàn shēn
piāo rán kuàng
cháo xīn chéng
xiǔ 宿 lǒng tóu
hán néng
shé juàn hóu
lǒng tóu liú shuǐ
míng shēng yān
yáo wàng qín chuān
xīn gān duàn jué
诗人介绍
佚名

佚名

收录作品:352首

佚名是一个汉语词语,拼音是yìmíng,亦称无名氏,意思指身份不明或者尚未了解姓名的人。源于古代或民间、不知由谁创作的文学、音乐作品会以佚名为作者名称。在汉语中,常用张三、李四、某君、某某、李桑、某甲、子虚乌有等暂时用作为无名氏的名字。另外,佚名也指不愿透漏姓名的人。
查看更多 >>
译文
注解
赏析
译文

陇头流水,流离山下。

陇山的流水,流离了山下。

念吾一身,飘然旷野。

想着我孤身一个人,翩然走在空旷的野外。

朝发欣城,暮宿陇头。

早上从欣城出发,晚上睡在陇山。

寒不能语,舌卷入喉。

冻得说不出话来,舌头都卷进了喉咙里。

陇头流水,鸣声呜咽。

陇山的流水,也发出呜咽的鸣声。

遥望秦川,心肝断绝。

遥望着秦川,心肝都要断绝了。

注解
陇头:陇山顶上,一说陇头(平凉、庆阳的一带)古代陇山指六盘山。陇头流水,指发源于陇山的河流、溪水。一说是发源于陇山,向东流的泾河等几条河水。
朝发:早晨从欣卷出发。
暮宿陇头:傍晚住宿在陇山顶上;傍晚;投宿,住宿。形容六盘山一带气候十分严寒,冻得舌头都卷了上去,不能说话;说话。天寒地冻,陇山下东流的河水结了冰,河流在冰层间呜呜咽咽,像人哭泣一样。
遥望秦川:远眺,即向东远望;秦川,指陕西省中部。这里的秦川,指陇山以东广大地区,不一定指中原或关中地区。
赏析

由于南北朝长期处于对峙的局面,在政治、经济、文化以及民族风尚、自然环境等方面又存在着明显的差异,因而南北朝民歌也呈现出不同的情调与风格。南朝民歌清丽缠绵,更多地反映了人民真挚纯洁的爱情生活;北朝民歌粗犷豪放,广泛地反映了北方动乱不安的社会现实和人民的生活风习。

汉唐四朝,前后十朝,长安之名真正是名声赫赫,以至在唐以后长安成了国都的代称,李白《金陵》诗说:“晋朝南渡日,此地旧长安。”称东晋宋齐梁陈六朝都卷金陵为长安,实即今江苏南京。长安位居关中的中心,它的地理形胜于天下独居第一。

关中周围群山环抱,东有华山、崤山,西有陇山,南有终南山、秦岭,北有洛水东西的黄龙山、尧山和泾水两岸的嵯峨山、九嵏山。其中陇山又称陇坂、陇坻,在今陕西陇县西北,为六盘山的南段,南北走向约一百公里,绵亘于陕西、甘肃二省边境,山势陡峭,山路曲折难行,是渭河平原与陇西高原的分水岭。古称陇山其坂九回,上者七日乃过,上有清水四注而下。站在艰危苦寒的陇山顶上,回望富丽繁华的长安卷和千里平原沃野,眼见陇水一股向东流下,一股向西流下,那种感受真是无可名状的凄凉和悲壮。古代四方行旅西登陇坂,往往徘徊瞻顾,悲思涌起。历代流传歌咏秦陇的诗篇不下数百上千首,其中尤以北朝乐府民歌的三首《陇头歌辞》最为有名。

第一、三两首均以“陇头流水”起兴,与下文内容的联系是在陇头之水“流离”而下——无定所、不由自主方面。

佚名其他诗词
宋代诗词
推荐诗词
相关诗人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