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1 字21 字41 字61 字81 字101 成语1 成语21 成语41 成语61 成语81 成语101 词语1 词语101 词语201 词语301 词语401 词语501 词语601 单词1 单词21 单词41 单词61 单词81 单词101 诗词1 诗词101 诗词201 诗词301 诗词401 诗词501 诗词601 诗人1 诗人21 诗人41 诗人61 诗人81 诗人101 名句1 名句21 名句41 名句61 名句81 名句101 近反义词1 近反义词21 近反义词41 近反义词61 近反义词81 近反义词101 造句1 造句101 造句201 造句301 造句401 造句501 造句601 字笔顺1 字笔顺21 字笔顺41 字笔顺61 字笔顺81 字笔顺101 歇后语1 谜语1 谜语11 谜语21 文言文1 文言文2 文言文3 百家姓1 百家姓2 百家姓3
古诗大全
当前位置:首页古诗大全 杏帘在望

杏帘在望

xìng lián zhāo yǐn
zài wàng yǒu shān zhuāng
líng xìng é ér shuǐ
sāng yàn liáng
chūn jiǔ 绿
shí dào huā xiāng
shèng shì něi
gēng zhī máng
诗人介绍
曹雪芹

曹雪芹

收录作品:202首

曹雪芹(约1715年5月28日—约1763年2月12日),名霑,字梦阮,号雪芹,又号芹溪、芹圃,中国古典名著《红楼梦》的作者,祖籍存在争议(辽宁辽阳、河北丰润或辽宁铁岭),出生于江宁(今南京),曹雪芹出身清代内务府正白旗包衣世家,他是江宁织造曹寅之孙,曹顒之子(一说曹頫之子)。乾隆二十七年(1762年),幼子夭亡,他陷于过度的忧伤和悲痛,卧床不起。乾隆二十八年(1763年)除夕(2月12日),因贫病无医而逝。关于曹雪芹逝世的年份,另有乾隆二十九年除夕(1764年2月1日)、甲申(1764年)初春之说。
查看更多 >>
古诗简介
杏帘在望赏析
杏帘在望翻译
古诗简介
【注释】:

杏帘在望赏析

颔联“菱荇鹅儿水,桑榆燕子梁”句画出一幅生动的画面:鹅儿在长满菱荇的池中嬉戏游水,燕子从桑榆林中衔泥飞出,筑巢于屋梁之间。此联仅用名词构成诗句,而未用动词或形容词,这是中国古典诗歌的一种特殊句法。

第二联“菱荇鹅儿水,桑榆燕子梁”这做得好不好?你说这两句里面,哪个是主语?哪个是谓语?没有的。没有动词、没有用形容词,全是名词放在一起,“菱荇鹅儿水”,这个就是诗歌的特殊句法。你可以想像,鹅儿在那里戏水,水上面有菱荇,这些不要讲出来。就用“菱荇鹅儿水”,“桑榆燕子梁”也是这样,燕子在树里穿来穿去,把桑树、榆树的枝条来做自己的窝,回来做自己的燕窝,这些你自己去想像吧。它是这样的一种句法,这是特别地工整的句法。

“菱荇鹅儿水,桑榆燕子梁。”这句诗可以和“细雨鱼儿出,微风燕子斜。”媲美,和“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并论,是林黛玉的许多佳句之一。

杏帘在望翻译
注释
“杏帘”:从 明代 唐寅 《题杏林春燕》一诗中“红杏梢头挂酒旗”来。
“杏帘”二句:这一联分题目为两句,浑成一气,以下六句即从“客”的所见所感来写。帘,酒店作标志的旗帜。招,说帘飘如招手。
“菱(líng)荇(xìng)”二句:种着菱荇的湖面是鹅儿戏水的地方,桑树榆树的枝叶正是燕子筑巢用的屋梁。荇,荇菜,水生,嫩叶可食。此二句没有语法上通常构成谓语所需要的动词或形容词,全用名词组合,是“鸡声茅店月”句法。鹅儿成群戏水、燕子衔泥穿树等等,不须费辞,已在想像之中。
“一畦”二句:畦,田园中划分成块的种植地。书中说元春看了诗后“遂将‘浣葛山庄’改为‘稻香村’”。但“稻香村”之名,本前宝玉所拟,当时曾遭贾政“一声断喝”斥之为“胡说”;现在一经贵妃娘娘说好,“贾政等看了,都称颂不已”。绿,程高本作“熟”。
“盛世”二句:大观园中虽有点缀景色的田庄,而本无耕织之事。所以诗歌顺水推舟说,有田庄而无人耕织不必奇怪,现在不是太平盛世吗?既然没有饿肚皮的人,又何用忙忙碌碌地耕织呢?
白话译文
黄色的酒旗招引着客人前来酣饮,远远望去但见隐隐约约的山庄。
菱叶荇菜间嬉戏着天真的鹅儿,桑林榆树里穿梭着垒巢的飞燕。
一畦畦韭菜在春风中长得翠绿,一片片稻田散溢着花粉的清香。
开明盛世再也没有饥荒和冻馁,又何必为耕织整日里匆匆忙忙!
曹雪芹其他诗词
清代诗词
推荐诗词
相关诗人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