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1 字21 字41 字61 字81 字101 成语1 成语21 成语41 成语61 成语81 成语101 词语1 词语101 词语201 词语301 词语401 词语501 词语601 单词1 单词21 单词41 单词61 单词81 单词101 诗词1 诗词101 诗词201 诗词301 诗词401 诗词501 诗词601 诗人1 诗人21 诗人41 诗人61 诗人81 诗人101 名句1 名句21 名句41 名句61 名句81 名句101 近反义词1 近反义词21 近反义词41 近反义词61 近反义词81 近反义词101 造句1 造句101 造句201 造句301 造句401 造句501 造句601 字笔顺1 字笔顺21 字笔顺41 字笔顺61 字笔顺81 字笔顺101 歇后语1 谜语1 谜语11 谜语21 文言文1 文言文2 文言文3 百家姓1 百家姓2 百家姓3
古诗大全
当前位置:首页古诗大全 读史

读史

zhū gēng xiāng wáng
chén píng suǒ
qiān jīn shòu 寿 jiàng hóu
liú zōng zhī yǒu tuō
诗人介绍
苏辙

苏辙

收录作品:1000首

苏辙(1039—1112年),字子由,汉族,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嘉祐二年(1057)与其兄苏轼同登进士科。神宗朝,为制置三司条例司属官。因反对王安石变法,出为河南推官。哲宗时,召为秘书省校书郎。元祐元年为右司谏,历官御史中丞、尚书右丞、门下侍郎因事忤哲宗及元丰诸臣,出知汝州,贬筠州、再谪雷州安置,移循州。徽宗立,徙永州、岳州复太中大夫,又降居许州,致仕。自号颍滨遗老。卒,谥文定。唐宋八大家之一,与父洵、兄轼齐名,合称三苏。
查看更多 >>
古诗简介
读史赏析
读史翻译
古诗简介
说明】这首诗对汉初吕后专权事件作了评论。诗中热情歌颂了周勃粉碎吕氏集团的历史功绩。【解释】①诸吕--汉高祖(刘邦)皇后吕雉的亲属。更相王--一个个封为王。吕雉在刘邦死后。执

政十六年。为了巩固她的统治,杀害了刘邦的几个儿子和功臣,封她的亲属吕台为吕王、吕产为梁王、

吕禄为赵王、吕通为燕王,另封了六个亲属为列侯,追赠她父亲为吕宣王、哥哥为悼武王。②陈平--刘邦

的重要谋臣,协助刘邦夺取天下,建立汉朝,封曲逆侯,历任惠帝、吕后、文帝的丞相。气索--恐惧、害

怕。这句说:在诸吕更相封王时,陈平为什么害怕呢?③寿--作动词,祝福,致敬。绛侯--刘邦的大将

周勃,封绛侯。他为人朴实,忠心耿耿,屡建奇功。吕后死,他和陈平等合计诛杀了吕产、吕禄等人,迎

立汉文帝,任右丞相,④刘宗--刘氏宗室,指西汉刘氏王朝,托--寄托、希望。这两句说:应当用千金向

周勃表示敬意,因为他诛了诸吕,汉朝江山才算有了希望。

读史赏析

这首诗是王安石针对当时俗儒歪曲历史事实,把糟粕当精华的情况而写的,诗的前四句说一个人的功名是经过一番艰难才得到的,但却不知谁能如实记载他们的事迹。后四句说有人把古人流传下来的糟粕当作精华,而真正美好的东西是很难流传下来的。这首诗写得深沉、抑郁,抒发了诗人的忧愁和怨愤,容量甚大,耐人寻味。

诗的开头四句说自古以来一个人的功名是经过一番艰难才得到的,但却不知谁能如实记载他们的事迹。历史从来都是难以说清的,即便是在当时也是非难辨,在遥远的后世就更是如此了。

后四句说有人把古人流传下来的糟粕当作精华,而真正美好的东西是很难流传下来的。即便是最出色的画师,也无法描绘出人的精神。因而史书不过是故纸堆而已,并不能真正表达出历代高贤的品格。王安石不只是替古人感慨,也是为自己担忧,他已经预感到那些守旧势力不可能轻易放过自己,后世强加于他的污水肯定不会少。他提醒人们,不要轻易相信所谓的“正史”对他的评价。应当透过层层迷雾追寻历史的真相。

“糟粕所传非粹美,丹青难写是精神”是被后人推崇引用的名句,常用来说明在文艺创作上刻画人物时,外表好写而内心世界和本质精神却不易写的道理;或者说明要反映事物的本质是不容易的。

读史翻译

译文
自古以来一个人要历尽苦辛才名就功成,可如实记载下他们的事迹要靠哪一个人?
往往是由于当时的情况不清而以讹传讹,加上后世的流俗更搅乱了事实以假乱真。
低俗的东西即使怎样流传也不会是精华,要知道绘画最难的是画出人的气质精神。
点点记录怎能写尽古代贤哲的品格学问,俗儒们只会死抱着史书里的糟粕当宝贝。

注释
行藏:行止,指事迹。
黮(dàn)暗:昏暗,不清楚。
犹承误:还以误传误,以讹传讹。
末俗:后世的习俗。
粹美:指精华。
丹青:中国古代绘画的材料,这里指绘画艺术。
区区:形容很少,指一点点历史记载。
尘:尘土,这里指糟粕。

苏辙其他诗词
宋代诗词
推荐诗词
相关诗人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