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1 字21 字41 字61 字81 字101 成语1 成语21 成语41 成语61 成语81 成语101 词语1 词语101 词语201 词语301 词语401 词语501 词语601 单词1 单词21 单词41 单词61 单词81 单词101 诗词1 诗词101 诗词201 诗词301 诗词401 诗词501 诗词601 诗人1 诗人21 诗人41 诗人61 诗人81 诗人101 名句1 名句21 名句41 名句61 名句81 名句101 近反义词1 近反义词21 近反义词41 近反义词61 近反义词81 近反义词101 造句1 造句101 造句201 造句301 造句401 造句501 造句601 字笔顺1 字笔顺21 字笔顺41 字笔顺61 字笔顺81 字笔顺101 歇后语1 谜语1 谜语11 谜语21 文言文1 文言文2 文言文3 百家姓1 百家姓2 百家姓3
古诗大全
当前位置:首页古诗大全 情诗

情诗

yóu wài
xiāo yáo yán zhù
lán huì yuán qīng
fán huá yīn 绿 zhǔ
jiā rén zài
shuí
cháo zhī fēng hán
xué chù shí yīn
céng yuǎn bié
ān zhī chóu
诗人介绍
张华

张华

收录作品:50首

张华(232年-300年),字茂先。范阳方城(今河北固安)人。西晋时期政治家、文学家、藏书家。西汉留侯张良的十六世孙,唐朝名相张九龄的十四世祖。张华工于诗赋,词藻华丽。编纂有中国第一部博物学著作《博物志》。《隋书·经籍志》有《张华集》十卷,已佚,明人张溥辑有《张茂先集》。张华雅爱书籍,精通目录学,曾与荀勖等人依照刘向《别录》整理典籍。《宣和书谱》载有其草书《得书帖》及行书《闻时帖》。
查看更多 >>
古诗简介
译文
注解
赏析
古诗简介
【注释】:

译文

游目四野外,逍遥独延伫。

孤零零地长久的站在空阔的四野,漫无目的的四处遐望。

兰蕙缘清渠,繁华荫绿渚。

芬芳的兰蕙沿着清清的水渠,美丽的花朵覆盖着碧绿的沙洲。

佳人不在兹,取此欲谁与?

纵然是良辰美景,又与谁共赏呢?

巢居知风寒,穴处识阴雨。

巢居在树上的鸟最清楚风寒之冷,住在洞穴中的虫子也最易感受阴雨之苦。

不曾远离别,安知慕俦侣?

不曾经历远别离的人,怎能知道这思念爱人的痛苦呢?

注解
逍遥:漫无目的。
清渠:清清的水渠。
绿:碧绿。
渚:沙洲。
知:清楚。
穴:洞穴。
安知:知道。
赏析

一二句"游目四野外,逍遥独延伫"开篇写游子在野外观览。他的"游目""逍遥",表面显得似乎很悠闲、自在,内含着潜意识的一种孤独寻觅之感。孤零零地长久的站在空阔的四野,漫无目的的四处遐望,一副迷茫之情,蕴含着无奈的愁情。

三四句"兰蕙缘清渠,繁华荫绿渚。"张望中他看到:芬芳的兰蕙沿着清清的水渠,美丽的花朵覆盖着碧绿的沙洲,这景色多美啊。由此景物使诗人想起过往岁月中,与妻子共赏春景,采兰蕙送妻子的情景。因而引发了诗人对妻子的思念之情。

五六句"佳人不在兹,取此欲谁与?"佳人不在这里,纵然是良辰美景,又与谁共赏呢?这芬芳高洁的兰草蕙花,又有谁可以佩戴呢?这里"取此欲谁与"的"此"是指兰蕙,说采取兰蕙送给谁。在古代以香花美草相赠,常是亲爱者表达情谊的一种极富象征意味的方式,这是诗人面对特定的景物引起的特定的情绪反应。这一种情况在诗歌作品也有大量表现

七八句"巢居知风寒,穴处识阴雨。"巢。居在树上的鸟最清楚风寒之冷,住在洞穴中的虫子也最易感受阴雨之苦。"巢居知风""穴处知雨"是俗语,意思是只有身临其境,切身体验才能够知道其中的滋味。

九十句"不曾远别离,安知慕俦侣?"不曾经历远别离的人,怎能知道这思念爱人的痛苦呢?这四句以物比心,由物及心哲理而诚挚地道出了他郁闷的心里话。这也是"离人"的共感。这段写的情真意切十分感人。所以沈德潜说它"油然入人"

这首诗由见景思情到切身感触,直白顺畅,清晰真切,有亲临其景如闻其人,历历在目的动人之感。

张华其他诗词
魏晋诗词
推荐诗词
相关诗人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