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1 字21 字41 字61 字81 字101 成语1 成语21 成语41 成语61 成语81 成语101 词语1 词语101 词语201 词语301 词语401 词语501 词语601 单词1 单词21 单词41 单词61 单词81 单词101 诗词1 诗词101 诗词201 诗词301 诗词401 诗词501 诗词601 诗人1 诗人21 诗人41 诗人61 诗人81 诗人101 名句1 名句21 名句41 名句61 名句81 名句101 近反义词1 近反义词21 近反义词41 近反义词61 近反义词81 近反义词101 造句1 造句101 造句201 造句301 造句401 造句501 造句601 字笔顺1 字笔顺21 字笔顺41 字笔顺61 字笔顺81 字笔顺101 歇后语1 谜语1 谜语11 谜语21 文言文1 文言文2 文言文3 百家姓1 百家姓2 百家姓3
古诗大全
当前位置:首页古诗大全 又数年,游京师,见昌言长安,相与劳问,如平生欢。

送石昌言使北引

昌言举进士时,吾始数岁,

未学也。忆与群儿戏先府君侧,

昌言从旁取枣栗啖我;家居相近,

又以亲戚故,甚狎。

昌言举进士,日有名。

吾后渐长,亦稍知读书,

学句读、属对、声律,未成而废。

昌言闻吾废学,虽不言,

察其意,甚恨。

后十余年,昌言及第第四人,

守官四方,不相闻。

吾日益壮大,乃能感悔,

摧折复学。又数年,

游京师,见昌言长安,

相与劳问,如平生欢。

出文十数首,昌言甚喜称善。

吾晚学无师,虽日当文,

中甚自惭;及闻昌言说,

乃颇自喜。今十余年,

又来京师,而昌言官两制,

乃为天子出使万里外强悍不屈之虏庭,建大旆,

从骑数百,送车千乘,

出都门,意气慨然。

自思为儿时,见昌言先府君旁,

安知其至此?富贵不足怪,

吾于昌言独有感也!大丈夫生不为将,

得为使,折冲口舌之间足矣。

往年彭任从富公使还,为我言曰:既出境,

宿驿亭。闻介马数万骑驰过,

剑槊相摩,终夜有声,

从者怛然失色。及明,

视道上马迹,尚心掉不自禁。

”凡虏所以夸耀中国者,多此类。

中国之人不测也,故或至于震惧而失辞,

以为夷狄笑。呜呼!

何其不思之甚也!昔者奉春君使冒顿,

壮士健马皆匿不见,是以有平城之役。

今之匈奴,吾知其无能为也。

孟子曰:说大人则藐之。”况与夷狄!

请以为赠。

诗人介绍
苏洵

苏洵苏洵    sū xún

苏洵(1009年-1066年),字明允,汉族,眉州眉山(今属四川眉山人)。北宋文学家,与其子苏轼、苏辙合称“三苏”,均被列入“唐宋八大家”。苏洵长于散文,尤擅政论,议论明畅,笔势雄健,有《嘉祐集》传世。更多
苏洵其他诗词
相关诗人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