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1 字21 字41 字61 字81 字101 成语1 成语21 成语41 成语61 成语81 成语101 词语1 词语101 词语201 词语301 词语401 词语501 词语601 单词1 单词21 单词41 单词61 单词81 单词101 诗词1 诗词101 诗词201 诗词301 诗词401 诗词501 诗词601 诗人1 诗人21 诗人41 诗人61 诗人81 诗人101 名句1 名句21 名句41 名句61 名句81 名句101 近反义词1 近反义词21 近反义词41 近反义词61 近反义词81 近反义词101 造句1 造句101 造句201 造句301 造句401 造句501 造句601 字笔顺1 字笔顺21 字笔顺41 字笔顺61 字笔顺81 字笔顺101 歇后语1 谜语1 谜语11 谜语21 文言文1 文言文2 文言文3 百家姓1 百家姓2 百家姓3
古诗大全
当前位置:首页古诗大全 履霜之渐,岂一朝一夕也哉!

信陵君救赵论

论者以窃符为信陵君之罪,余以为此未足以罪信陵也。

夫强秦之暴亟矣,今悉兵以临赵,

赵必亡。赵,

魏之障也。赵亡,

则魏且为之后。赵、魏,

又楚、燕、齐诸国之障也,赵、魏亡,

则楚、燕、齐诸国为之后。天下之势,

未有岌岌于此者也。故救赵者,

亦以救魏;救一国者,

亦以救六国也。窃魏之符以纾魏之患,

借一国之师以分六国之灾,夫奚不可者?

然则信陵果无罪乎?曰:

又不然也。余所诛者,

信陵君之心也。信陵一公子耳,

魏固有王也。赵不请救于王,

而谆谆焉请救于信陵,是赵知有信陵,

不知有王也。平原君以婚姻激信陵,

而信陵亦自以婚姻之故,欲急救赵,

是信陵知有婚姻,不知有王也。

其窃符也,非为魏也,

非为六国也,为赵焉耳。

非为赵也,为一平原君耳。

使祸不在赵,而在他国,

则虽撤魏之障,撤六国之障,

信陵亦必不救。使赵无平原,

而平原亦非信陵之姻戚,虽赵亡,

信陵亦必不救。则是赵王与社稷之轻重,

不能当一平原公子,而魏之兵甲所恃以固其社稷者,

只以供信陵君一姻戚之用。幸而战胜,

可也,不幸战不胜,

为虏于秦,是倾魏国数百年社稷以殉姻戚,

吾不知信陵何以谢魏王也。夫窃符之计,

盖出于侯生,而如姬成之也。

侯生教公子以窃符,如姬为公子窃符于王之卧内,

是二人亦知有信陵,不知有王也。

余以为信陵之自为计,曷若以唇齿之势激谏于王,

不听,则以其欲死秦师者而死于魏王之前,

王必悟矣。侯生为信陵计,

曷若见魏王而说之救赵,不听,

则以其欲死信陵君者而死于魏王之前,王亦必悟矣。

如姬有意于报信陵,曷若乘王之隙而日夜劝之救,

不听,则以其欲为公子死者而死于魏王之前,

王亦必悟矣。如此,

则信陵君不负魏,亦不负赵;

二人不负王,亦不负信陵君。

何为计不出此?信陵知有婚姻之赵,

不知有王。内则幸姬,

外则邻国,贱则夷门野人,

又皆知有公子,不知有王。

则是魏仅有一孤王耳。呜呼!

自世之衰,人皆习于背公死党之行而忘守节奉公之道,

有重相而无威君,有私仇而无义愤,

如秦人知有穰侯,不知有秦王,

虞卿知有布衣之交,不知有赵王,

盖君若赘旒久矣。由此言之,

信陵之罪,固不专系乎符之窃不窃也。

其为魏也,为六国也,

纵窃符犹可。其为赵也,

为一亲戚也,纵求符于王,

而公然得之,亦罪也。

虽然,魏王亦不得无罪也。

兵符藏于卧内,信陵亦安得窃之?

信陵不忌魏王,而径请之如姬,

其素窥魏王之疏也;如姬不忌魏王,

而敢于窃符,其素恃魏王之宠也。

木朽而蛀生之矣。古者人君持权于上,

而内外莫敢不肃。则信陵安得树私交于赵?

赵安得私请救于信陵?如姬安得衔信陵之恩?

信陵安得卖恩于如姬?履霜之渐,

岂一朝一夕也哉!由此言之,

不特众人不知有王,王亦自为赘旒也。

故信陵君可以为人臣植党之戒,魏王可以为人君失权之戒。

《春秋》书葬原仲、翚帅师。嗟夫!

圣人之为虑深矣!

诗人介绍
唐顺之

唐顺之唐顺之    táng shùn zhī

唐顺之(公元1507~1560)字应德,一字义修,号荆川。汉族,武进(今属江苏常州)人。明代儒学大师、军事家、散文家,抗倭英雄。正德二年十月初五出生在常州(武进)城内青果巷易书堂官宦之家。嘉靖八年(1529)会试第一,官翰林编修,后调兵部主事。当时倭寇屡犯沿海,唐顺之以兵部郎中督师浙江,曾亲率兵船于崇明破倭寇于海上。升右佥都御史,巡抚凤阳,1560年四月丙申(初一)日(4月25日)至通州(今南通)去世。崇祯时追谥襄文。学者称"荆川先生"。更多
唐顺之其他诗词
相关诗人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