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1 字21 字41 字61 字81 字101 成语1 成语21 成语41 成语61 成语81 成语101 词语1 词语101 词语201 词语301 词语401 词语501 词语601 单词1 单词21 单词41 单词61 单词81 单词101 诗词1 诗词101 诗词201 诗词301 诗词401 诗词501 诗词601 诗人1 诗人21 诗人41 诗人61 诗人81 诗人101 名句1 名句21 名句41 名句61 名句81 名句101 近反义词1 近反义词21 近反义词41 近反义词61 近反义词81 近反义词101 造句1 造句101 造句201 造句301 造句401 造句501 造句601 字笔顺1 字笔顺21 字笔顺41 字笔顺61 字笔顺81 字笔顺101 歇后语1 谜语1 谜语11 谜语21 文言文1 文言文2 文言文3 百家姓1 百家姓2 百家姓3
古诗大全
当前位置:首页古诗大全 修尝考其山川,按其图记,升高以望清流之关,欲求辉、凤就擒之所。

丰乐亭记

修既治滁之明年,夏,

始饮滁水而甘。问诸滁人,

得于州南百步之远。其上则丰山,

耸然而特立;下则幽谷,

窈然而深藏;中有清泉,

滃然而仰出。俯仰左右,

顾而乐之。于是疏泉凿石,

辟地以为亭,而与滁人往游其间。

滁于五代干戈之际,用武之地也。

昔太祖皇帝,尝以周师破李景兵十五万于清流山下,

生擒其皇甫辉、姚凤于滁东门之外,遂以平滁。

修尝考其山川,按其图记,

升高以望清流之关,欲求辉、凤就擒之所。

而故老皆无在也,盖天下之平久矣。

自唐失其政,海内分裂,

豪杰并起而争,所在为敌国者,

何可胜数?及宋受天命,

圣人出而四海一。向之凭恃险阻,

铲削消磨,百年之间,

漠然徒见山高而水清。欲问其事,

而遗老尽矣!今滁介江淮之间,

舟车商贾、四方宾客之所不至,民生不见外事,

而安于畎亩衣食,以乐生送死。

而孰知上之功德,休养生息,

涵煦于百年之深也。修之来此,

乐其地僻而事简,又爱其俗之安闲。

既得斯泉于山谷之间,乃日与滁人仰而望山,

俯而听泉。掇幽芳而荫乔木,

风霜冰雪,刻露清秀,

四时之景,无不可爱。

又幸其民乐其岁物之丰成,而喜与予游也。

因为本其山川,道其风俗之美,

使民知所以安此丰年之乐者,幸生无事之时也。

夫宣上恩德,以与民共乐,

刺史之事也。遂书以名其亭焉。

诗人介绍
欧阳修

欧阳修欧阳修    ōu yáng xiū

欧阳修(1007-1072),字永叔,号醉翁,晚号“六一居士”。汉族,吉州永丰(今江西省永丰县)人,因吉州原属庐陵郡,以“庐陵欧阳修”自居。谥号文忠,世称欧阳文忠公。北宋政治家、文学家、史学家,与韩愈、柳宗元、王安石、苏洵、苏轼、苏辙、曾巩合称“唐宋八大家”。后人又将其与韩愈、柳宗元和苏轼合称“千古文章四大家”。更多
欧阳修其他诗词
相关诗人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