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1 字21 字41 字61 字81 字101 成语1 成语21 成语41 成语61 成语81 成语101 词语1 词语101 词语201 词语301 词语401 词语501 词语601 单词1 单词21 单词41 单词61 单词81 单词101 诗词1 诗词101 诗词201 诗词301 诗词401 诗词501 诗词601 诗人1 诗人21 诗人41 诗人61 诗人81 诗人101 名句1 名句21 名句41 名句61 名句81 名句101 近反义词1 近反义词21 近反义词41 近反义词61 近反义词81 近反义词101 造句1 造句101 造句201 造句301 造句401 造句501 造句601 字笔顺1 字笔顺21 字笔顺41 字笔顺61 字笔顺81 字笔顺101 歇后语1 谜语1 谜语11 谜语21 文言文1 文言文2 文言文3 百家姓1 百家姓2 百家姓3
古诗大全
当前位置:首页古诗大全 窦弘余
诗人介绍
窦弘余

窦弘余   dòu hóng yú

窦弘余(生卒年不详),扶风平陵(今陕西咸阳西)人,一作京兆金城人。窦常之子。武宗会昌元年(841)为黄州刺史。事迹参《窦氏联珠集·窦常传》、《剧谈录》卷下、《嘉定赤城志》卷八。存词一首,据《剧谈录》津逮本录入,校以四库本,并参校守山本《唐语林》、董本、清钞本《青琐高议》。
本    名
窦弘余
所处时代
唐代
出生地
扶风平陵
主要作品
《广谪仙怨》
诗人诗词
人物简介
广谪仙怨
诗人诗词
人物简介

窦弘余(生卒年不详),扶风平陵(今陕西咸阳西)人,一作京兆金城人。窦常之子。武宗会昌元年(841)为黄州刺史。宣宗大中五年(851)任台州刺史。事迹参《窦氏联珠集·窦常传》、《剧谈录》卷下、《嘉定赤城志》卷八。存词一首,据《剧谈录》津逮本录入,校以四库本,并参校守山本《唐语林》、董本、清钞本《青琐高议》。

广谪仙怨

玄宗天宝十五载正月,安禄山反,陷没洛阳,王师败绩,关门不守。车驾幸蜀,途次马嵬驿,六军不发,赐贵妃自尽,然后驾发。行次骆谷,上登高下马,谓力士曰:‘吾苍惶出狩长安,不辞宗庙。此山绝高,望见秦川。吾今遥辞陵庙。’因下马,望东再拜,呜咽流涕,左右皆泣。谓力士曰:‘吾取九龄之言,不到如此。’乃命中使,往韶州以太牢祭之(中书令张九龄每因奏对,未尝不谏诛禄山。上怒曰:‘卿岂以王夷甫识石勒,便杀禄山。’于是不敢谏矣)。因上马,遂索长笛,吹于曲。曲成,潸然流涕,伫立久之。时有司旋录成谱。及銮驾至成都,乃进此谱,请曲名。上不记之,视左右曰:‘何曲?’有司具以骆谷望长安、下马后索长笛吹出对。上良久曰:‘吾省矣。吾因思九龄,亦别有意,可名此曲为谪仙怨。’其旨属马嵬之事,厥后以乱离隔绝,有人自西川传得者,无由知,但呼为剑南神曲。其音怨切,诸曲莫比。大历中,江南人盛为此曲,随州刺史刘长卿左迁睦州司马,祖筵之内,吹之为曲,长卿遂撰其词,意颇自得。盖亦不知本事。词云(略)。余在童幼,亦闻长老话谪仙之事颇熟。而长卿之词,甚是才丽,与本事意兴不同。余既备知,聊因暇日,辄撰其词,复命乐工唱之,用广不知者。其词曰:胡尘犯阙冲关,金辂提携玉颜。云雨此时消散,君王何日归还。伤心朝恨暮恨,回首千山万山。独望天边初月,蛾眉犹在弯弯。(津逮本《剧谈录》卷下)

相关诗人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