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1 字21 字41 字61 字81 字101 成语1 成语21 成语41 成语61 成语81 成语101 词语1 词语101 词语201 词语301 词语401 词语501 词语601 单词1 单词21 单词41 单词61 单词81 单词101 诗词1 诗词101 诗词201 诗词301 诗词401 诗词501 诗词601 诗人1 诗人21 诗人41 诗人61 诗人81 诗人101 名句1 名句21 名句41 名句61 名句81 名句101 近反义词1 近反义词21 近反义词41 近反义词61 近反义词81 近反义词101 造句1 造句101 造句201 造句301 造句401 造句501 造句601 字笔顺1 字笔顺21 字笔顺41 字笔顺61 字笔顺81 字笔顺101 歇后语1 谜语1 谜语11 谜语21 文言文1 文言文2 文言文3 百家姓1 百家姓2 百家姓3
古诗大全
当前位置:首页古诗大全 马湘
诗人介绍
马湘

马湘   mǎ xiāng

马湘,字自然,浙江杭州盐官人(海宁)。唐代云游道士。出生在小官吏的家庭,祖辈当过文书师爷之类的小吏。唯有他从小喜欢经史,钻研文学、医术。后来子承父业,也当过一个县官下面跑腿的小官。最后因机缘巧合从道。
本    名
马湘
所处时代
唐代
出生地
广东新宁
去世时间
1973年
主要作品
《又诗二首》《题龙兴观壁》《登杭州秦望山》《又诗一首》
信    仰
三民主义
诗人诗词
简介
史书评说
平生趣闻
医术
文学造诣
作品全集
生平
简介

有传说:一天县老太爷命马湘把一件重要的文书送到西川去;马自然因为时间紧,路途又十分遥远而忧心仲仲。碍于官命,才勉强上路。谁知往县北才走了十来里路就遇上了一个道士,那个道士指点他走进一口石井里(后来那口井被人称之为“石井仙”),转眼间就到了目的地。他把文书送达并取了回文,回到盐官,整个过程只用了一个时辰。那个道士告诉他,他是前朝著名道士魏伯阳的徒弟;从此,马湘就追随这个道士正式入道,一生云游四方,炼丹修道,在很多的名山大川如杭州、瑞安、湖州、嘉兴都留下了他的足迹。马湘是一个另类的道士,据说他嗜好喝酒,而且酒量超群。《全唐诗》里有十分有趣的描述,说“饮酒石余,醉卧以拳入口”。古代人量具称石斗升,一石为十斗,一斗为十升,一升约含现在一公升,一公升水约等于一公斤,这当然是夸张的说法,不过这也证明他的酒量的确惊人。马湘尽管酗酒,但也没妨碍他云游四方,修道练丹。马湘素喜游历各地名山大川,并且到处题字留诗。现在的温州瑞安西岘山上还留有马自然的练丹台和有关马自然的其它遗迹。安徽的潜山县境内的天柱山,也还存留有马自然遗迹的黑虎洞,流传马自然教化恶虎的传说。在杭州秦望山,不仅留下了它的足迹,还留下了他的诗句《登杭州秦望山》,其中的“风动水光吞远峤,雨添岚气没高林”,成为古代诗人写景的经典之句,历代都有很高的评价。此外,马自然还精通医术,每到一地他总是千方百计设法替老百姓解除病痛。他的医术高超,很多病人会送来财物,以表谢意。但他总是极力推让,不取分文。但对一些老财人家不客气,他会量财取物,并把这些财物分发给需要救济的穷人。马湘一生乐善好施、行医仗义、普济贫苦,且又有诗篇、专著传世。可惜后世不祥。

史书评说

关于外貌:史书记有八个字“貌丑、齄鼻、秃鬓、大口”。就是说相貌非常丑陋。齄鼻:就是我们所说的酒糟鼻;秃鬓:两鬓早早就没了头发,古代道士不像和尚,入戒就必须剃掉头发,而是任其自然,终生不剃,头发长了,头顶打个髻,任其髯须飘飘,正所谓,仙风道骨。秃鬓是道不似道,僧不像僧,是很难看的一个相貌。大口:嘴巴很大,嘴角几乎达到耳根。关于行止:《全唐诗》记载:“饮酒石余,醉卧以拳入口。”关于医术:北宋 蔡居厚《诗史》的有关马自然的记载中有这样的描述“道士马自然有异术,饮酒至一石不醉,人有疾,以杂草木揉碎呵与人食,无不瘥。”《太平广记》:马湘字自然,杭州盐官人也。世为县小吏,而湘独好经史,攻文学,治道术。遍游天下,后归江南,而尝醉于湖州,坠霅溪,经日方出,衣不沾湿,坐于水上而言曰:“适为项羽相召饮酒,欲大醉,方返。”溪滨观者如堵。酒气犹冲人,状若风狂。路人多随看之。又时复以拳入鼻,及出拳,鼻如故。又指溪水令逆流食顷,指柳树令随溪水来去,指桥令断复续。后游常州,会唐宰相马植谪官,量移常州刺史。素闻湘名,乃邀相见,延礼甚异之。植问曰:“幸与道兄同姓,欲为兄弟,冀师道术可乎?”湘曰:“相公何望?”植曰:“扶风。”湘曰:“相公扶风,马湘则风马牛。但且相知,无徵同姓。”亦言与植风马牛不相及也。植留之郡斋,益敬之。或饮食次,植请见小术。乃于席上,以瓷器盛土种瓜,须臾引蔓,生花结实。取食众宾,皆称香美,异于常瓜。又于遍身及袜上摸钱,所出钱不知多少,掷之皆青铜钱,撒投井中,呼之一一飞出。人有收取,顷之复失。又植言此城中鼠极多。湘书一符,令人帖于南壁下,以箸击盘长啸。鼠成群而来,走就符下俯伏。湘乃呼鼠,有一大者近阶前。湘曰:“汝毛虫微物,天与粒食,何得穿墙穴屋,昼夜扰于相公;且以慈悯为心,未能尽杀,汝宜便相率离此。”大鼠乃回,群鼠皆前,若叩搕谢罪。遂作队莫知其数,出城门去。自后城内更绝鼠。后南游越州,经洞岩禅院。僧三百方斋,而湘与婺州永康县牧马岩道士王知微及弟子王延叟同行。僧见湘单侨箕踞而食,略无揖者。但资以饭,湘不食。促知微、延叟急食而去。僧斋未毕,乃出门。又促速行。到诸暨县南店中,约去禅院七十余里。深夜,闻寻道士声。主人遽应,此有三人。外面极喜,请于主人,愿见道士。及入,乃二僧但礼拜哀鸣云:“禅僧不识道者,昨失迎奉,致贻谴责,三百僧到今下床不得。某二僧主事不坐,所以得来。固乞舍之。”湘唯睡而不对。知微、延叟但笑之。僧愈哀乞。湘乃曰:“此后无以轻慢为意。回去入门,坐僧当能下床。”僧回果如其言。湘翌日又南行。时方春,见一家好菘菜,求之不能得。仍闻恶言。命延叟取纸笔。知微遂言:“求菜见阻,诚无讼理;况在道门,讵宜施之。”湘笑曰:“我非讼者也,作小戏耳。”于是延叟授纸笔。湘画一白鹭,以水噀之,飞入菜畦中啄菜。其主赶起,又飞下再三。湘又画一猧子,走赶捉白鹭,共践其菜。一时碎尽止。其主见道士嘻笑,曾求菜致此。虑复为他术,遂来哀乞。湘曰:“非求菜也,故相戏耳。”于是呼鹭及犬,皆飞走投入湘怀中。视菜如故,悉无所损。又南游霍桐山,入长溪县界,夜投旅舍宿。舍少而行旅已多。主人戏言“无宿处,道士能壁上睡,即相容。”已逼日暮,知微、延叟切于止宿。湘曰:“尔但于俗旅中睡,而湘跃身梁上。”以一脚挂梁倒睡。适主人夜起,烛火照见。大惊异。湘曰:“梁上犹能,壁上何难?”俄而入壁,久之不出。主人拜谢。移知微、延叟入家内净处安宿。及旦,主人留连。忽失所在。知微、延叟前行数里,寻求已在路傍。自霍桐回永康县东天宝观驻泊。观有大枯松,湘指之曰:“此松已三千余年,即化为石。”自后松果化为石。忽大风雷震,石倒山侧,作数截。会阳发自广州节度责授婺州,发性尚奇异,乃徙两截就郡斋,两截致之龙兴寺九松院。各高六七尺,径三尺余,其石松皮鳞皴,今犹存焉。或人有疾告者。湘无药,但以竹柱杖打痛处;腹内及身上百病,以竹杖指之,口吹杖头如雷鸣,便愈。有患腰脚驼曲,柱杖而来者,亦以竹柱杖打之,令放柱杖,应手便伸展。时有以财帛与湘者,推让不受;固与之,复散与贫人。所游行处,或宫观岩洞,多题诗句。其登杭州秦望山诗曰:“太乙初分何处寻,空留历数变人心。九天日月移朝暮,万里山川换古今。风动水光吞远峤,雨添岚气没高林。秦皇谩作驱山计,沧海茫茫转更深。”复归故乡省兄。适兄出,嫂侄喜叔归。湘告曰:“我与兄共此宅。归来要明此地,我唯爱东园耳。”嫂异之曰:“小叔久离家。归来兄犹未相面,何言分地。骨肉之情,必不忍如此。”驻留三日,嫂侄讶不食,但饮酒而已。待兄不归,及夜遽卒。明日兄归,问其故。妻子具以实对’兄感恸,乃曰:“弟学道多年,非归要分宅,是归托化于我,以绝思望耳。”乃棺敛。其夕棺訇然有声,一家惊异,乃窀穸于园中。时大中十年也。明年,东川奏剑州梓桐县道士马自然,白日上升。湘于东川谓人曰:“我盐官人也。”敕浙西道杭州覆视之,发冢视棺,乃一竹枝而已。

平生趣闻

外貌由于马自然相貌丑陋,在求舍的过程中,常遭到白眼,马自然对此深恶痛绝,对那些太过分者,他还会略施小技,予以薄惩。最后,马自然总是怀着宽仁的心情,不让事件留下后遗症,只是让当事者受到一番教训便算了,给人以悔过自新的机会。有一年春天,马自然和当时永康牧马岩道士和弟子到南方云游,看到一园的青菜,长得又大又嫩,正到就餐时节,他去跟园主讨要,人家不仅没给他,还说了一些不好听的话。马自然有些生气,让弟子王延安拿来纸笔,画了一只白鹭,用水一喷白鹭就活了,飞到菜畦地里去啄菜,菜园主人忙过来追赶白鹭,但白鹭比人飞得高飞得快,你赶这头它飞那头,或者,你赶它,它飞走,你不赶了,它又飞回来照样啄菜,好好的一园菜被啄得七零八落。菜园主在手忙脚乱,狼狈万分之时,看到有几个道士在旁边嘻笑,知道是它们搞的鬼,便哀求它们收回法术。马自然满口答应画了一条狗前去捉拿白鹭,但是,白鹭飞东,狗追东,白鹭飞西,狗追西,原来是白鹭啄菜,变成白鹭和狗一起糟蹋白菜,满园里的菜,一会儿便糟蹋殆尽,菜园里一片狼籍。菜园主这才认出这几个道士是刚才前来讨菜过的道士,担心他们还有其它法术前来捣鬼,便过来苦苦哀求。马自然笑道:“并不是想拿你的白菜,和你开个玩笑罢了”,说完了招回了狗和白鹭,菜园里的白菜也恢复了原状。马自然拍拍屁股走了,菜园主还呆在那里,大概他这辈子再也不敢去招惹那些道士了。醉酒马自然不仅好酒而且常喝醉。俗话说,酒能乱性,酒醉就会做出一些一般情况下不会做的事。马自然也一样,酒喝醉了倒头便睡,还习惯性的把拳头塞进嘴里,前面介绍马自然外貌时说他“口大”,想不出来能大到这种程度吧!马自然的醉态,在《续仙传》里有更绝的描述。有一次,在湖洲喝醉了酒,掉到了霅溪里,足足浸了一天,出来时酒仍没醒,酒气冲天地坐在水面上和围观的人大侃说:“刚才是楚霸王请我去喝酒,直到我喝得差不多要醉了才让我出来”。他披头散发,酒气冲冲的样子,简直与疯子无异,围观的人山人海,马自然看到这么多人更来劲了,先是把拳头塞进鼻子里,一下子又拔出来。鼻孔一下变得很大,一会儿恢复原状。一会儿又用手指着溪让溪水倒流,过了一顿饭的功夫,才改为顺流。他还指着岸边的一棵大柳树,让它随着溪水走来走去。这还不算,他还竟然指着溪上的小桥,让桥忽然倒塌,然后再用法术将其接上,想来霅溪两岸围观者的阵阵惊呼,使大醉中的马自然得到很大的满足。对于自己的酗酒,他曾非常自豪的赋诗一首。“昔日曾随魏伯阳,无端醉卧紫金床,东君谓我多情赖,罚向人间作酒狂。”就是说,你们也不要指责我了,我来到人间,本身就是东君把我罚到人间来做酒徒的。据说他还把这首诗题刻在瑞安西岘山上炼丹台旁的石崖上。

医术

马湘的医术精绝自是不用说,但是也有后世记载:说有病人求医,马自然一般不用药,用的是现代人说的气功疗法。他有一根影形不离的竹拐杖,患者求医他就用它击打病者的患处。如果病在腹内,他把竹杖指在患处用嘴吹杖的另一头,拐杖发出雷鸣般的响声,随着拐杖声的消失,病人患处的疼痛现象也就没有了。有一些患腰腿盘曲的病人,连走路都困难,拄着拐杖来求医,他也是不停用自己的竹杖击打,片刻,便能让患者丢掉拐杖,原来盘曲的腰腿自然伸展开来,身体也就完好如初了。

文学造诣

马湘不光道术、医术超凡,他还是一个潇洒的诗人。《全唐诗》里,收录了他的五首小诗,在《马自然金丹口诀》中也附有五首小诗,除有一首是重复之外,共留有他的九首小诗。他的诗都不长,但他非常善于写景,而且还能在随意挥洒文字之间,揉合进他所信奉的道教理论,这些都含有很深的哲理,给世人留下不少耐人寻味的警句。如“何用烧丹学驻颜,闹非城市静非山,时人若觅长生药,对景无心是大还”,他对于人们追求的长寿健康,有着自己独到的见解,除了上面的要“对景无心”外,还要多笑少愁,他认为“含笑谩教情面厚,多愁还使鬓毛斑”。在《马自然金丹口诀》后附录的五首小诗,说的都是修心养性的入门方法,语言通俗平实,包含的内容却耐人寻味,其中第一首说:“大海东头红日轮,青山几度碾为尘,百年三万六千日,一日死生多少人。”对那些追求长生不老痴迷不悟的人进行的委婉的劝说。读着这种貌似平淡的小诗,却有让人在背后猛拍一掌,使人幡然醒悟的感觉。

作品全集

《马自然金丹口诀》玉液还丹人人有,有人会得身长久,逢人莫说百般能,不遇明师难下手。道人拜了千千个,只说行功并咽唾,按摩导引及休粮,朝朝每日空打坐。不知火候真消息,夜夜起来空费力,摇筋摆骨至三更,使得挥身汗如水。三十年来海上游,直至如今天地头,访师求道寻妙诀,也只一个真气修。又忧生,又忧死,我共他人都如此,六十四年都大休,五遇海蟾为弟子。向我耳边说一句,似饮醍醐与甘露,玄微妙诀无多言,只在眼前人不顾。内有金丹十六两,送在西南坤地上,谁知此物是还丹,只在泥丸宫里养。还丹还丹从此识,本在人身休外觅,衣服任著不嫌粗,饮食盛餐无所益。记说下手于中丑,大笑从君不合口,元来只是这些儿,往往教人天下走。莫非身外悟,息念合精神,元神若不散,至宝自长生。二亲须配玉炉烟,进化无差合自然,修土二同归—室。须凭云雨共三田。血是南边沙中水,水洋精散水底铅,此个大罗天上法,教他相知是神仙。大道玄玄遇者希,达人未肯说天机,恐君不信玄妙法,试看园中杜接梨。杜木为胎接就梨,一般根性换灵基,眼前放著三条路,人人都有上天梯。压沙求油是等闲,钻冰取火也不难,火里生莲全小事,正法慈尊得遇难。九转还丹第一功,得诀脱壳出凡笼,是人都道你收得,光生身体面如童。九转收得自家知,里明外暗合天机,上下如同金世界,混合阴阳径不迷。不戴簪冠不剃头,俗中隐道放白牛,庵口自有长生路,可上逍遥白玉楼。道释本是俗根由,强戴簪冠强剃头,人人出来妆外像,个个不向里搜求。铅汞鼎中居,烧成无价珠,都来两个字,了尽万般书。有红有白有缘对。众人不肯明分付,人人不认本根源,个个迷踪失来路。来时不肯去时迷,枉到人间走一回。放著人间去采宝,合本合利都抛了。识得一,万事毕,使得二,去处是;认得三,不索参;认得人,跳出尘。收得赤金方,采得菩提子,适得乾坤风,长寿无生死。九转还丹不计年,仙师出示世人传,对天曾发弘誓愿,跳出凡笼便是仙。《登杭州秦望山》太乙初分何处寻,空留历数变人心。九天日月移朝暮,万里山川换古今。风动水光吞远峤,雨添岚气没高林。秦皇谩作驱山计,沧海茫茫转更深。《题龙兴观壁》世有无穷事,生知遂百春。问程方外路,宜是上清人。《又诗一首》昔日曾随魏伯阳,无端醉卧紫金床。东君谓我多情赖,罚向人间作酒狂。《又诗二首》省悟前非一息间,更抛闲事弃尘寰。徒夸美酒如琼液,休恋娇娥似玉颜。含笑谩教情面厚,多愁还使鬓毛斑。云中幸有堪归路,无限青山是我山。何用烧丹学驻颜,闹非城市静非山。时人若觅长生药,对景无心是大还。《马自然金丹口诀》附诗金 石 诰一大海东头红日轮,青山几度碾为尘。百年三万六千日,一日死生多少人!二九转灵丹非五金,若无神授恐难寻。欲勿子母真仙诀,炼药先须学炼心。三何必烧丹学驻颜,闹非朝市静非山。时人欲觅长生药,对境无心是大还。四速养丹田速养身,好将阴德济斯民。此身不向今生合,更向何生度此身?五欲得长生调伏心,莫观往古与来今。但向静中神气合,何愁不到大仙林。

生平

有传说:一天县老太爷命马湘把一件重要的文书送到西川去;马自然因为时间紧,路途又十分遥远而忧心仲仲。碍于官命,才勉强上路。谁知往县北才走了十来里路就遇上了一个道士,那个道士指点他走进一口石井里(后来那口井被人称之为“石井仙”),转眼间就到了目的地。他把文书送达并取了回文,回到盐官,整个过程只用了一个时辰。那个道士告诉他,他是前朝著名道士魏伯阳的徒弟;从此,马湘就追随这个道士正式入道,一生云游四方,炼丹修道,在很多的名山大川如杭州、瑞安、湖州、嘉兴都留下了他的足迹。

马湘是一个另类的道士,据说他嗜好喝酒,而且酒量超群。《全唐诗》里有十分有趣的描述,说“饮酒石余,醉卧以拳入口”。古代人量具称石斗升,一石为十斗,一斗为十升,一升约含现在一公升,一公升水约等于一公斤,这当然是夸张的说法,不过这也证明他的酒量的确惊人。

马湘尽管酗酒,但也没妨碍他云游四方,修道练丹。马湘素喜游历各地名山大川,并且到处题字留诗。现在的温州瑞安西岘山上还留有马自然的练丹台和有关马自然的其它遗迹。安徽的潜山县境内的天柱山,也还存留有马自然遗迹的黑虎洞,流传马自然教化恶虎的传说。在杭州秦望山,不仅留下了它的足迹,还留下了他的诗句《登杭州秦望山》,其中的“风动水光吞远峤,雨添岚气没高林”,成为古代诗人写景的经典之句,历代都有很高的评价。

此外,马自然还精通医术,每到一地他总是千方百计设法替老百姓解除病痛。他的医术高超,很多病人会送来财物,以表谢意。但他总是极力推让,不取分文。但对一些老财人家不客气,他会量财取物,并把这些财物分发给需要救济的穷人。

马湘一生乐善好施、行医仗义、普济贫苦,且又有诗篇、专著传世。可惜后世不祥。

相关诗人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