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1 字21 字41 字61 字81 字101 成语1 成语21 成语41 成语61 成语81 成语101 词语1 词语101 词语201 词语301 词语401 词语501 词语601 单词1 单词21 单词41 单词61 单词81 单词101 诗词1 诗词101 诗词201 诗词301 诗词401 诗词501 诗词601 诗人1 诗人21 诗人41 诗人61 诗人81 诗人101 名句1 名句21 名句41 名句61 名句81 名句101 近反义词1 近反义词21 近反义词41 近反义词61 近反义词81 近反义词101 造句1 造句101 造句201 造句301 造句401 造句501 造句601 字笔顺1 字笔顺21 字笔顺41 字笔顺61 字笔顺81 字笔顺101 歇后语1 谜语1 谜语11 谜语21 文言文1 文言文2 文言文3 百家姓1 百家姓2 百家姓3
古诗大全
当前位置:首页古诗大全 吴讷
诗人介绍
吴讷

吴讷   wú nè

(1331—1357)徽州休宁人,字克敏。学兵法,习骑射。顺帝至正末,荐授建德路判官,兼义兵万户,守徽州。朱元璋兵至,退屯浙西札溪,战败,自刎死。
本    名
吴讷
字    号
字敏德号思庵
所处时代
元代
民族族群
汉族
出生地
常熟双溪(今吴市)
出生时间
1372年
去世时间
1457年
主要作品
《战昱岭关》《东归·跃马东归古歙州》《破红巾·君不见蕲黄儿》《宿承天观用杨廉夫韵》《李将军歌·太仓积粟皆红腐》等
诗人诗词
人物简介
相关文献
人物简介

明成祖召对称旨,命为宫廷顾问。洪熙元年,任监察御史。宣德年间,先后出按浙江、贵州;按贵州时恩威并行,边民畏服。后任南京左副都御史,曾揭发光禄丞董正盗窃官物。右通政使李畛奉命到苏松地区巡事,吴讷见其行事不谨,婉言规劝、道忌恨,被诬入狱。释放后,于英宗四年(1406年),告老返里。居室简陋,巡抚周忱拟帮助翻建,被谢绝。平时生活淡泊,常布衣食蔬。殁后,朝廷赠谥“文恪”。著有《小学集解》、《文章辨体》《思庵集》等。

相关文献

明史

吴讷,字敏德,常熟人。父遵,任沅陵簿,坐事系京师。讷上书乞身代。事未白而父殁,讷感奋力学。永乐中,以医荐至京。仁宗监国,闻其名,命教功臣子弟。成祖召对称旨,俾日侍禁廷,备顾问。洪熙元年,侍讲学士沈度荐讷经明行修,授监察御史。敬慎廉直,不务矫饰。宣德初,出按浙江,以振风纪植纲常为务。时军犯逃者,往往令家人妄诉,逮系至千人。讷请严禁,即冤不得越告。从之。继按贵州,恩威并行,蛮人畏服。将代还,部民诣阙乞留。不许。五年七月,进南京右佥都御史,寻进左副都御史。正统初,光禄丞董正等盗官物,讷发之,谪戍四十四人。右通政李畛者,奉使苏、松,行事多不谨。讷微诫之,畛不悦,诬讷稽延诏书等事。讷疏辩。互为台省所劾,俱逮下狱,既而释之。英宗初御经筵,录所辑《小学集解》上之。四年三月,以老致仕,以朱与言代。讷博览,议论有根柢。于性理之奥,多有发明,所著书皆可垂于后。归家,布衣蔬食,环堵萧然。周忱抚江南,欲新其居,不可。家居十六年而卒,年八十六。谥文恪,乡人祀之言偃祠。

尧山堂外纪

吴讷,初为太医院医士,用杨文贞荐,历官都御史,谥文恪。吴中有夜航船,群坐多人,纷纷偶语,讷尝谈及浅学后进曰:“此《韵府群玉》秀才,好趁航船耳。”盖言此辈破碎摘裂,只足供谈笑也。吴思庵为御史时,巡历贵州回,三司遣人卖馈黄金百两,追至夔州,思庵欲不受,就题其封上曰:“萧萧行李向东违,要过前途最险滩。若有贼私并土物,任教沉在碧波间。”南京大理少卿长兴杨公复,在京甚贫,家畜一豕,日命童子玄武湖壖采萍藻为食,吴思庵时握都察院章,以其密迩厅事拒之。杨戏作小诗送云:“太平堤下后湖边,不是君家祖上田。数点浮萍容不得,如何肚里好撑船!”(《尧山堂外纪》卷八十二“吴讷”)
相关诗人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