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1 字21 字41 字61 字81 字101 成语1 成语21 成语41 成语61 成语81 成语101 词语1 词语101 词语201 词语301 词语401 词语501 词语601 单词1 单词21 单词41 单词61 单词81 单词101 诗词1 诗词101 诗词201 诗词301 诗词401 诗词501 诗词601 诗人1 诗人21 诗人41 诗人61 诗人81 诗人101 名句1 名句21 名句41 名句61 名句81 名句101 近反义词1 近反义词21 近反义词41 近反义词61 近反义词81 近反义词101 造句1 造句101 造句201 造句301 造句401 造句501 造句601 字笔顺1 字笔顺21 字笔顺41 字笔顺61 字笔顺81 字笔顺101 歇后语1 谜语1 谜语11 谜语21 文言文1 文言文2 文言文3 百家姓1 百家姓2 百家姓3
古诗大全
当前位置:首页古诗大全 林用中
诗人介绍
林用中

林用中   lín yòng zhōng

福州古田人,字择之,号东屏,一号草堂。始学于林光朝,后赴建安从朱熹学。熹尝称其通悟修谨,嗜学不倦,谓为畏友。终身不求仕进。有《草堂集》。
本    名
林用中
所处时代
宋代
主要作品
《登山有作次敬夫韵》《登祝融口占》《渡兴乐江望祝融》《方广版屋》《方广道中半岭少憩次敬夫韵》等
诗人诗词
人物生平
人物事迹
人物生平

朱熹重其“志操”,目为畏友,与蔡元定齐名。乾道三年(1167)随朱熹西游潭州,沿途讲学。会张栻于岳麓书院、城南书院,参与会讲《中庸》义理。同游南岳,有《南岳酬唱集》传世。淳熙六年(1179)朱熹出守南康,随行,讲学于白鹿洞书院。尤溪知县石塾尝延其掌学政,庆元二年(1196)特奏名,终不求仕进。著有《草堂集》。

人物事迹

乾道三年(1167年)八月,朱熹偕用中等门人赴潭州张栻处,讨论《礼记》、《中庸》,史称“岳麓会友”,为宋理学界大事。途中用中陪朱熹登南岳衡山,得诗149首,编成《南岳唱酬集》传世。淳熙三年(1176年)朱熹又带用中等门人应吕祖谦之邀,到江西铅山鹅湖与“心学”创始人陆九渊兄弟辩论道学。“鹅湖之会”是宋代理学史上的盛会。经二次随师论学,林用中的学术进入新的境界。“鹅湖之会”后,林用中返回古田,在其年轻时读书处欣木亭设馆授徒,倡导朱熹理学之风。绍熙末至庆元初年(约1193~1195年),林用中以授徒收入倾囊资助朱熹在建阳同文书院刻印著作《论孟精义》、《小学》、《童蒙须知》和朱熹与吕祖谦合著的《近思录》等。庆元二年(1196年),权臣韩侂胄诬朱熹理学为“伪学”,制造“庆元党案”。朱熹被迫遣散门人避祸。这时林用中等古田籍门人不怕牵连,力请朱熹到古田讲学。朱熹于庆元三年离开考亭,潜往古田,以杉洋蓝田书院为讲学之所,同时又兴建溪山书院等8个附属书院。林用中主讲溪山书院。庆元三月十二月,朱熹得知韩侂胄要加害于他,在杉洋不能久留,在用中等古田门人护送下,安抵宁德长溪。开禧间(1205~1207年)林用中逝世。生前著有《东屏集》、《草堂集》等,今已佚。

相关诗人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