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1 字21 字41 字61 字81 字101 成语1 成语21 成语41 成语61 成语81 成语101 词语1 词语101 词语201 词语301 词语401 词语501 词语601 单词1 单词21 单词41 单词61 单词81 单词101 诗词1 诗词101 诗词201 诗词301 诗词401 诗词501 诗词601 诗人1 诗人21 诗人41 诗人61 诗人81 诗人101 名句1 名句21 名句41 名句61 名句81 名句101 近反义词1 近反义词21 近反义词41 近反义词61 近反义词81 近反义词101 造句1 造句101 造句201 造句301 造句401 造句501 造句601 字笔顺1 字笔顺21 字笔顺41 字笔顺61 字笔顺81 字笔顺101 歇后语1 谜语1 谜语11 谜语21 文言文1 文言文2 文言文3 百家姓1 百家姓2 百家姓3
古诗大全
当前位置:首页古诗大全 潘良贵
诗人介绍
潘良贵

潘良贵   pān liáng guì

潘良贵(约1086—1142),字子贱(原名京,字义荣),号默成居士,婺州金华(今属浙江)人。北宋政和五年(1115)进士,授秘书郎。徽宗政和五年(一一一五)登上舍第,为太学博士,累迁提举淮南东路常平。钦宗靖康元年(一一二六)召对,论何桌等人不可用,黜监信州汭口排岸,高宗建炎元年(一一二七),召为左(一作右)司谏,因请诛叛命者,忤时相,去职奉祠。绍兴二年(一一三二),起为左司员外郎,与宰相吕颐浩语不合,出知严州,未几又奉祠。五年,起权中书舍人。八年,再奉祠。九年,起知明州,一年后离职奉祠。二十年,坐与李光通书,贬三官,卒(《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一六),年五十七。
本    名
潘良贵
所处时代
宋代
出生地
金华城区
去世时间
1142
主要作品
《满庭芳》《法清晚步分韵得夕字》《和季成弟中秋不见月》《和三二兄西庄书怀》《和三二兄西庄书怀》等
诗人诗词
简介
代表作
轶事典故
简介

宰相蔡京父子屡欲与之结交,被其拒绝。南宋靖康元年(1126),钦宗问谁可为相,良贵言何?、唐恪等4人不可用。遂被当权者视为狂妄,黜监信州汭口排岸。高宗即位,召为左司谏,即建议高宗巡幸淮扬,选皇室贤者为山东、河北长官,以此壮国体、养兵威,以图恢复大宋江山。后历任提点荆湖南路刑狱、秘书少监、中书舍人等;又曾出知明州、严州。以徽猷阁待制提举亳州明道宫。归家,十年不出。良贵居官刚正不阿。王黼、张邦昌均欲招为女婿,章惇谋以孙女嫁其,许奁资300万钱,皆予以拒绝。后娶范仲淹后裔一孤女为妻。晚年贫甚。秦桧差人暗示其去求一郡令,亦予拒绝。病卒,无以为葬,高宗赐钱50万。时婺州有“三潘”,即“富潘”、“贵潘”,而良贵号称“清潘”。有杂著15卷,朱熹为之序。清康熙年间,其裔孙掇拾散佚的著作编成《默成文集》8卷刊行。潘良贵(一〇九四~一一五〇),字子贱(原名京,字义荣),号默成居士,婺州金华(今属浙江)人。徽宗政和五年(一一一五)登上舍第,为太学博士,累迁提举淮南东路常平。钦宗靖康元年(一一二六)召对,论何桌等人不可用,黜监信州汭口排岸,高宗建炎元年(一一二七),召为左(一作右)司谏,因请诛叛命者,忤时相,去职奉祠。绍兴二年(一一三二),起为左司员外郎,与宰相吕颐浩语不合,出知严州,未几又奉祠。五年,起权中书舍人。八年,再奉祠。九年,起知明州,一年后离职奉祠。二十年,坐与李光通书,贬三官,卒(《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一六),年五十七。有《默成居士集》十五卷,已佚。清康熙初由其裔孙辑成《默成文集》八卷。《宋史》卷三七六、《宋元学案》卷二五有传。潘良贵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为底本。校以《敬乡录》卷二(简称敬乡)所引诗。与新辑集外诗合编为一卷。

代表作

卷168.【满庭芳】(中秋)书名:《全宋词》 作者:潘良贵夹水松篁,一天风露,觉来身在扁舟。桂花当午,云卷素光流。起傍篷窗危坐,飘然竟、欲到瀛洲。人世乐,那知此夜,空际列琼楼。 休休。闲最好,十年归梦,两眼乡愁。谩赢得、萧萧华发盈头。往事不须追谏,从今去、拂袖何求。一尊酒,持杯顾影,起舞自相酬。默成文集卷四

轶事典故

宰相蔡京父子屡欲与之结交,被其拒绝。南宋靖康元年(1126),钦宗问谁可为相,良贵言何?、唐恪等4人不可用。遂被当权者视为狂妄,黜监信州汭口排岸。高宗即位,召为左司谏,即建议高宗巡幸淮扬,选皇室贤者为山东、河北长官,以此壮国体、养兵威,以图恢复大宋江山。后历任提点荆湖南路刑狱、秘书少监、中书舍人等;又曾出知明州、严州。以徽猷阁待制提举亳州明道宫。归家,十年不出。良贵居官刚正不阿。王黼、张邦昌均欲招为女婿,章惇谋以孙女嫁其,许奁资300万钱,皆予以拒绝。后娶范仲淹后裔一孤女为妻。晚年贫甚。秦桧差人暗示其去求一郡令,亦予拒绝。病卒,无以为葬,高宗赐钱50万。时婺州有“三潘”,即“富潘”、“贵潘”,而良贵号称“清潘”。有杂著15卷,朱熹为之序。清康熙年间,其裔孙掇拾散佚的著作编成《默成文集》8卷刊行。

相关诗人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