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1 字21 字41 字61 字81 字101 成语1 成语21 成语41 成语61 成语81 成语101 词语1 词语101 词语201 词语301 词语401 词语501 词语601 单词1 单词21 单词41 单词61 单词81 单词101 诗词1 诗词101 诗词201 诗词301 诗词401 诗词501 诗词601 诗人1 诗人21 诗人41 诗人61 诗人81 诗人101 名句1 名句21 名句41 名句61 名句81 名句101 近反义词1 近反义词21 近反义词41 近反义词61 近反义词81 近反义词101 造句1 造句101 造句201 造句301 造句401 造句501 造句601 字笔顺1 字笔顺21 字笔顺41 字笔顺61 字笔顺81 字笔顺101 歇后语1 谜语1 谜语11 谜语21 文言文1 文言文2 文言文3 百家姓1 百家姓2 百家姓3
古诗大全
当前位置:首页古诗大全 罗仲舒
诗人介绍
罗仲舒

罗仲舒   luó zhòng shū

罗仲舒(一一五六~一二二九),字宗之,学者称罗江先生,慈溪(今浙江慈溪东南)人。孝宗淳熙十二年(一一八五)魁上舍,除安庆教授。十四年进士,调常德教授。宁宗嘉定二年(一二○九),监行在场门。五年,知宜兴县。十年,除国子录,累迁著作郎。十六年,提举福建常平。理宗宝庆元年(一二二五),提点江东刑狱。召为国子司业,以直显谟阁学士致仕。绍定二年卒,年七十四。有《罗江集》,已佚。事见清光绪《慈溪县志》卷二五何大圭所撰行状。今录诗十首。
本    名
罗仲舒
别    称
罗江先生
字    号
字宗之
所处时代
宋代
出生地
浙江慈溪
出生时间
1156年
去世时间
1229年
主要作品
《芦苇江八咏·祠堂议礼》《芦苇江八咏·东桥柳色》《芦苇江八咏·后江钓月》《芦苇江八咏·芦山樵唱》《芦苇江八咏·前野耕云》等
诗人诗词
生平简介
代表诗作
生平简介

罗仲舒,少年时性情恬淡,读书数过便成诵,初以辞赋应选举,后与楼钥探讨理学。孝宗淳熙十二年(1185)魁上舍,除安庆教授。十四年进士,调常德教授。宁宗嘉定二年(1209),监行在场门。五年,知宜兴县。十年,除国子录,累迁著作郎。十六年,提举福建常平茶盐,适逢水灾,编筏抢救溺水者数以万计,并且发粟赈之。宝庆元年(1225)改提点江东。因贪官污吏垄断盐利,舟运不通,民缺盐数月。仲舒将首事者 而流之,遂恢复如初。召为国子司业,仲舒请求退休,不准,加金紫光禄大夫。当时皇族请托横行,营私滋甚,仲舒上疏论罢之。他清廉自守,以国势安危、贤才进退、生民利病为己忧,敢于秉公直言,不愿容默隐忍以避权贵。其刚风义烈,震动朝野,很多人虽不乐意,最终还是敬而畏之。后以病重恳请退休。皇帝命以本官特授慈溪县男,食邑三百户,主管绍兴府千秋鸿禧观致仕。著有《罗江集》,已佚。事见清光绪《慈溪县志》卷二五何大圭所撰行状。

代表诗作

【芦苇江八咏】祠堂议礼春秋思报本,忠孝原有祠。仪物修孔时,击鼓吹豳诗。东桥柳色河桥数株柳,偏受东风多。柔条慎扔折,生意全天和。后江钓月先将补衮线,绾作钓鳌丝。投向苍江月,经纶小试之。芦山樵唱秋山草木落,樵夫日相寻。幽歌出容谷,金石有馀音。前野耕云春雨鸣布谷,士膏三月足。举趾事兴耕,竟亩水云绿。西浦潮痕潮涨复朝退,盈缩痕常存。渡口孤舟横,济川应有人。义塾书灯夜深展书读,伊吾声比屋。掩映杖头光,穿破西园竹。竹木梵钟晨昏礼法供,击鼓齐七众。堪笑木兰僧,饭了空声送。【失题】世情落落疏,林树森森密。乘兴一登临,峭然风景别。飞云去不停,狂涧流无歇。巢许是何人,万古豪称杰。【与张枢密】孤愤全凭尺素书,一官牢落竟何如。兵威似火难言熄,世事犹棋祗报输。鱼弃青蒲归浅渚,鸟忘白粒堕枯株。札人纵有忧天志,忍见鸱夷赐子胥。

相关诗人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