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1 字21 字41 字61 字81 字101 成语1 成语21 成语41 成语61 成语81 成语101 词语1 词语101 词语201 词语301 词语401 词语501 词语601 单词1 单词21 单词41 单词61 单词81 单词101 诗词1 诗词101 诗词201 诗词301 诗词401 诗词501 诗词601 诗人1 诗人21 诗人41 诗人61 诗人81 诗人101 名句1 名句21 名句41 名句61 名句81 名句101 近反义词1 近反义词21 近反义词41 近反义词61 近反义词81 近反义词101 造句1 造句101 造句201 造句301 造句401 造句501 造句601 字笔顺1 字笔顺21 字笔顺41 字笔顺61 字笔顺81 字笔顺101 歇后语1 谜语1 谜语11 谜语21 文言文1 文言文2 文言文3 百家姓1 百家姓2 百家姓3
古诗大全
当前位置:首页古诗大全 郑梦周
诗人介绍
郑梦周

郑梦周   zhèng mèng zhōu

郑梦周(1337年-1392年),草名梦兰,9岁改名梦龙,字达可,号圃隐,谥号文史,朝鲜高丽王朝末期时政治家、外交家、哲学家、文学家,被誉为朝鲜理学之祖。庆尚北道永川人。梦周祖上皆是武官,幼年发奋学文,自学成才,高丽恭愍王王祺九年(1360年)中举,十六年(1367年)受李穑赏识,出任学官,负责讲解朱子集注。后因父亲去世,辞官守孝三年,回朝后任大司成,负责同中国明朝重建朝贡关系。
本    名
郑梦周
所处时代
宋代
出生地
庆尚北道永川
去世时间
1392年
主要作品
《渔父》《闻雁·行旅忽闻雁》《使日本·使节偏惊物候新》《偶题·赤叶明村径》《舟中·湖水澄澄一镜明》等
主要成就
高丽理学之中兴祖
信    仰
儒学
诗人诗词
人物生平
社会评价
家族
人物生平

1374年,恭愍王被杀,权臣李仁任立其养子辛禑为王,杀明朝使臣,重新投靠北元。梦周反对不成,北放逐出京城,一度出使日本。辛禑九年(1383年),明朝大军压境,高丽被迫派遣梦周前往南京朝见明太祖朱元璋。郑梦周圆满完成任务,再次重建了高丽和明朝的关系。1388年,辛禑派李成桂出兵辽东,李成桂遂发动兵变(威化岛回军),废之,立其子辛昌为王。次年,李成桂又废黜辛昌,立王祺后裔王瑶,即恭让王。郑梦周在此期间出任守门下侍郎,辅佐宰相李穑,史载其“不动声色,张设咸当,时称王佐之才”。1392年,恭让王自感李成桂实力日大,为求自保,与郑梦周商议密谋反对李成桂。李成桂遂派人将其暗杀于开城的善竹桥,枭首于市,抄没其家。李芳远继位后,又因梦周忠义,重新追封其为“大匡辅国崇禄大夫领议政府事、修文殿大提学兼艺文春秋馆事、益阳府院君”,入祀孔庙。郑梦周曾分别于1372、1384、1385-1386、1387年四次奉派出使中国,在中国沿海一带游历并留有大量诗篇。

社会评价

韩国永川县政府网站有一篇文章,介绍了郑梦周在山东省日照市涛雒镇上的活动。韩国永川市政府网站于2006年转载文章:我的远祖与圃隐先生姚稷据祖上传说,我的先祖来自韩国永川市,新罗时期(唐朝)被贩卖到中国的东部沿海(日照县)作奴隶,后来在日照县的新罗村居住了许多世代。在唐宋期间,日照因为有盐场和盐官,成为琅琊一带富庶繁华之地,那里的新罗村人口也最多。明洪武年间,圃隐梦周先生出使中国到日照县。那时我的远祖任新罗村村长,圃隐先生及其随行人员就住在新罗村里。由于长期汉韩混居,那时山东沿海这样比较典型的新罗村已不多见。新罗村情况不是太详细,只是说在日照县南面的一个大盐埠和码头附近。离码头不远处有一座小山,曾经是远古中国人祭祀太阳神的地方,新罗村就坐落在其中一条山谷之中,人们以晒盐捕鱼和务农为生。据说圃隐先生曾为新罗村办了三件大事。第一,出资在新罗村对面新罗寺附近建设新罗书院,成为新罗村有史以来第一所学校;第二,到新罗村东侧小山顶上约800年树龄的白果树下赋诗,以“日照县”为名,诗文曰:“海上孤城草树荒,最先迎日上扶桑。我来东望仍搔首,波浪遥望接故乡”。抒发了新罗人怀念故乡的情怀。白果树为第一代新罗移民所植,是人们出海时的坐标,也是人们眺望大海遥望故乡的地方。后人将诗文刻碑置于白果树下以示纪念;第三,从新罗村带了几个年轻人回到韩国,我的远祖也有幸成为回到故乡省亲的第一人。如今我在古稀之年有幸从海外回到日照来探访先祖曾经居住过的地方。但是新罗村、新罗寺、新罗书院都不在人们的记忆之中,白果树也不见了踪影。经过反复考察,终于找到了那个盐埠和码头。这个盐埠和码头在日照县旧址南约20公里,叫涛雒镇,在明清时期因贩盐而成为一个繁华码头和重镇。镇南面有座小山叫凤凰山,山上的确曾经有一棵古老的白果树,此山不大,但是俯视大海,白果树的确是人们出海当坐标用的。但是白果树的树龄以及来历人们就无从说起了。遗憾的是,凤凰山因采石而满目苍夷,山上的白果树在文革期间被砍掉了,那块刻有圃隐先生诗文的石碑也无人知晓。在凤凰山的西侧有山叫做大寨山,山顶平台上似乎有石头垒的寨墙的遗迹,淹没在杂草丛中,十分荒凉,给人以有人居住过的样子。据村民讲,山下的山谷叫望仙涧,是秦始皇到这里祭祀太阳神和求仙祭祖时赐名。望仙涧中有一佛教寺庙,叫石鳯寺,因凤凰山而命名。如今石鳯寺已经不在,只有一部分石头墙基埋在泥土里,大量的破砖碎瓦散落在草丛中。根据砖瓦的年代判断,有的砖瓦可能在宋明之间,有的较为滞后,属于清朝产物。据村民说,石鳯寺曾经发生过一件怪异的故事。当地人有一在石鳯寺赶庙会的习俗。据说清朝时期有一年,庙会上演戏的演员用木刀砍下一个人头,从此石鳯寺就败落了。这个石鳯寺是否就是原来的新罗寺呢,值得考证。山谷的谷顶上有一块圆形巨石叫太阳神石,是远古先民祭祀的宝石,文革期间被红卫兵破四旧打掉了一块,残石仍然可见。韩国永川市政府网站还同时转载了署名“汉城之花”的记载:我的老家来自韩国永川市,我在山大学习。据老家老人介绍,明洪武年间郑梦周在游历山东沿海一带时,访问过天台山山下新罗村和新罗寺,除了留下诗作日照县之外,还有另外两首,现一并介绍如下: 《日照县》海上孤城草树荒,最先迎日上扶桑。我来东望仍搔首,波浪遥望接故乡。《日照天台山》天台飘渺渤海间,不纳凡人只见仙。幸得神女施法力,从此琅琊多一山。《天台山安期祠》饥餐紫霞渴饮露,无思无为神自渡。朝采仙药暮炼丹,不吐不纳登仙去。这一切都似乎说明,这里应该是我的先祖居住过的地方,亲切之感油然而生。但是望着这面目全非的模样,我心中又充满了悲伤。使我不禁想起美国的一部叫做“根”的电影,那电影叙述的是美国黑人追寻先祖踪迹的历程。而我的先祖有谁来追溯呢,他们的尸骨或许就埋在这里的泥土里呢。唯有写下这份永恒的记忆,使我的子孙记得,尽管中韩两国的血液在我们身上流淌,但是脚下的这片热土是我们的新罗祖先曾经居住生活过的地方,这里有他们的痛苦,他们的欢乐,他们的爱情,他们的梦想,经常来看看,永远不要遗忘。

家族

父 郑云瓘;母 卞韩国大夫人 永川李氏妻 庆州李氏子 郑宗诚、郑宗本妾 无名庶子 郑宗和第32代子孙 郑弼教(韩国神话组合成员)、郑津教(郑弼教的亲弟弟)

相关诗人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