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1 字21 字41 字61 字81 字101 成语1 成语21 成语41 成语61 成语81 成语101 词语1 词语101 词语201 词语301 词语401 词语501 词语601 单词1 单词21 单词41 单词61 单词81 单词101 诗词1 诗词101 诗词201 诗词301 诗词401 诗词501 诗词601 诗人1 诗人21 诗人41 诗人61 诗人81 诗人101 名句1 名句21 名句41 名句61 名句81 名句101 近反义词1 近反义词21 近反义词41 近反义词61 近反义词81 近反义词101 造句1 造句101 造句201 造句301 造句401 造句501 造句601 字笔顺1 字笔顺21 字笔顺41 字笔顺61 字笔顺81 字笔顺101 歇后语1 谜语1 谜语11 谜语21 文言文1 文言文2 文言文3 百家姓1 百家姓2 百家姓3
古诗大全
当前位置:首页古诗大全 孔武仲
诗人介绍
孔武仲

孔武仲   kǒng wǔ zhòng

(1041—1097)宋临江新淦人,字常父。孔文仲弟。仁宗嘉祐八年进士。哲宗元祐初,历秘书省正字、集贤校理、国子司业。四年,为著作郎,论科举之弊,诋王安石《三经新义》,请复诗赋取士,又欲罢大义而益以诸经策。拜中书舍人,直学士院。八年,擢给事中,迁礼部侍郎,以宝文阁待制知洪州。坐元祐党夺职,居池州卒。与兄孔文仲、弟孔平仲以文声起江西,时号三孔。有《诗书论语说》、《金华讲义》、《芍药谱》、《内外制》、《杂文》、《宗伯集》(编入《清江三孔集》)。
本    名
孔武仲
所处时代
宋代
出生地
今峡江县罗田镇西江村
去世时间
1097年
主要作品
《玉渊亭龙潭》《车家行》《陈翰林游天池约相会于栖贤久之不至》《陈用之学士挽词二首》《陈用之学士挽词二首》等
信    仰
儒家
诗人诗词
人物生平
史书记载
人物生平

孔武仲(1042~1097),字常父,今峡江县罗田镇西江村人。,孔文仲之弟,孔平仲之兄,人称“临江三孔”。与苏轼兄弟同时。黄庭坚(今江西修水县人)说:“二苏联璧,三孔分鼎”。约生于宋仁宗庆历初,约卒于哲宗绍圣末,年五十七岁。幼力,举进士甲科,调谷城主簿。元佑间,历官国子司业论科举之弊,底王氏学,请复诗赋;又欲能大义而益以诸经策。累还礼部侍郎,以宝文阁待制知洪州。坐元佑党夺职,居池州,卒。武仲著有诗说、书说、论语说、金华请义、内外制、什文,共百余卷,《宋史本传》传于世。

史书记载

武仲字常父。幼力学,举进士,中甲科。调谷城主簿,选教授齐州,为国子直讲。丧二亲,毁瘠特甚,右肱为不举。元佑初,历秘书省正字、校书,集贤校理,著作郎,国子司业。尝论科举之弊,诋王氏学,请复诗赋取士。又欲罢大义,而益以诸经策,御试仍用三题。进起居郎兼侍讲迩英殿,除起居舍人,数月,拜中书舍人,直学士院。
  初,罢侍从转对,专责以论思。武仲言:“苟不持之以法,则言与不言,将各从其意。愿轮二人次对。”时议祠北郊,久不决。武仲建用纯阴之月亲祠,如神州地祗。擢给事中,迁礼部侍郎,以宝文阁待制知洪州。请:“从臣为州者,杖以下公坐止劾官属,俟狱成,听大理约法,庶几刑不逮贵近,又全朝廷体貌之意。”遂着为令。
  徙宣州,坐元佑党夺职,居池州。卒,年五十七。元符末,追复之。所着《诗书论语说》、《金华讲义》、《内外制》、《杂文》共百余卷。

相关诗人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