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1 字21 字41 字61 字81 字101 成语1 成语21 成语41 成语61 成语81 成语101 词语1 词语101 词语201 词语301 词语401 词语501 词语601 单词1 单词21 单词41 单词61 单词81 单词101 诗词1 诗词101 诗词201 诗词301 诗词401 诗词501 诗词601 诗人1 诗人21 诗人41 诗人61 诗人81 诗人101 名句1 名句21 名句41 名句61 名句81 名句101 近反义词1 近反义词21 近反义词41 近反义词61 近反义词81 近反义词101 造句1 造句101 造句201 造句301 造句401 造句501 造句601 字笔顺1 字笔顺21 字笔顺41 字笔顺61 字笔顺81 字笔顺101 歇后语1 谜语1 谜语11 谜语21 文言文1 文言文2 文言文3 百家姓1 百家姓2 百家姓3
古诗大全
当前位置:首页古诗大全 双渐
诗人介绍
双渐

双渐   shuāng jiàn

宋无为人。仁宗庆历间进士。博学能文。知本军,徙知汉阳,为政和易,有古循吏风。
本    名
双渐
所处时代
宋代
主要作品
《人月圆》《厅壁山水》《豫章逢故人歌》《人月圆·碧纱低映秦娥面》
诗人诗词
文学故事人物
历史人物名称
文学故事人物

双渐,文学故事人物。据《醉翁谈录》载:双渐本为闾江县吏,因与知县女苏小卿相爱,乃离县而至远郡,苦志读书,欲待学成为官后向苏家求婚。经过两年,小卿父母亡故,流落于扬州为娼。双渐至扬州寻访,得以遇见,而小卿已为当地官员薛司理所眷,双渐与之秘密往来。既而双渐离开扬州,往任临川知县,而苏小卿亦即已嫁于一个五十多岁的男子。一夜,双渐泊舟豫章城下,适值小卿与其夫泊舟于此,双渐与小卿以诗相唱和,伺机同逃,遂得结为夫妇。元曲中写双渐、苏小卿事者颇多,并谓小卿所嫁的那个男子名冯魁,是很有钱的茶商,双渐得知小卿此事后,特地乘船前往追赶,因得相遇于豫章。散曲如宋方壶《醉花阴》套数《走苏卿》、王氏《粉蝶儿》套数《寄情人》,剧曲如王实甫《苏小卿月夜贩茶船》等,皆写其事。苏小卿与双渐的爱情故事,产生于北宋,并且在民间极为流行。它从口头到书面,传承千年而不衰,足以说明国人历来对美好爱情的追求与憧憬。记载这个故事的说唱版,今见于《水浒传》第51回白秀英说唱的《豫章城双渐赶苏卿》,将其编为传奇说唱或编为戏剧的历代都有,可见其影响之深远。其本事最早见于《青泥莲花记》卷七:“苏小卿,庐州娼也,与书生双渐交昵,情好甚笃。渐出外,久之,不还。小卿守志待之,不与他狎。其母私与江右茶商冯魁定计,卖与之。小卿在茶船,月夜弹琵琶甚怨。过金山寺题诗于壁以示渐云:‘忆昔当年折凤皇,至今消息两茫茫。盖棺不作黄金妇,入地当寻折桂郎。彭泽晓烟迷宿梦,潇湘夜雨断愁肠。新诗写记金山寺,高挂云帆入豫章。’渐后成名,经官论之,复还为夫妇。”从这个故事梗概来看,它的故事情节比较完整,整体框架也很吸引人。好事多磨是这则故事的特点:一对有情人——苏小卿与双渐,却被苏小卿之母设计拆散。但是,经过一波三折,双渐终于功成名就,与苏小卿结为夫妇。这种模式一经形成,就显示了它惊人的艺术魅力。历代作家争相摹写,于是,便诞生了许多不同版本的名篇:元代有马致远的《青衫泪》、王实甫的《苏小卿月夜贩茶船》、庚吉甫的《苏小卿诗酒丽春园》、杨景贤的《豫章城人月两团圆》等,明清传奇有马守正的《三生记》和李玉的《千里舟》,等等。一则爱情故事之所以代代相传,其原因是它符合国人传统的审美情趣。王季思先生曾说:“戏曲要演给不同社会阶层的人同看,不管前面怎样涕泪纵横,仍要求以皆大欢喜的团圆终场。有人说,中国没有真正的悲剧,是根据这一点说的……”这段话是对“苏双爱情故事”大团圆模式的肯定。因为国人历来追求温柔敦厚之情,追求和谐之美,这则故事得以相传千年而不衰亦得益于此。

历史人物名称

双渐,南宋时期名人,曾跟从朱熹(紫阳先生)学习,庆历年间举进士而仕官,官汉阳知府。博学能文,为政平和,对百姓很宽松和气,深受吏民爱戴,称他有古代循吏(奉职守法的官吏)之风。

相关诗人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