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词
蚜虫。害虫名。通称腻虫 一种害虫,生在豆类、棉花、菜类、稻、麦等的幼苗上,吸食嫩芽的汁液,能分泌一种甜液,古名竹虫,今称木虱,通称“蚜虫”
蚜【申集中】【虫部】 康熙筆画:10画,部外筆画:4画
《玉篇》火牙切。蟲名。
又《字彙補》碾也。《黃山谷·跛奚移文》紅螺蚜光,挼藍杵草。
【蚜】的解释(来源:辞典简编版)
基本字义
蚜
读音:
yá
怎么读:
- 动物名。节肢动物门昆虫纲同翅目。身体呈卵圆状,体长在半公分以下,头部小而触角发达,成虫多无翅。通常群体栖息于植物根、茎、叶上,以管状的口器吸取汁液维生,能使植物枯萎,被视为害虫。蚜虫会分泌蜜汁以养幼虫,蚂蚁亦喜食此蜜汁,故有外敌袭击蚜虫时,蚂蚁会保护蚜虫,赶走外敌,此即为蚜虫与蚂蚁的共生现象。蚜虫因和蚂蚁有共生现象,所以常被称作「蚂蚁的乳牛」。 △蚜虫
汉语拼音:yá英文:aplantlou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