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非金属元素;符号S;原子序数16。浅黄色结晶体;用来制造硫酸、火药、火柴、硫化橡胶、杀虫剂等;也用来治疗皮肤病。通称硫磺。
名词
硫磺。一种非金属的、多价的、无味无嗅不溶于水的元素 ——元素符号S
硫【午集下】【石部】 康熙筆画:12画,部外筆画:7画
《廣韻》《集韻》𠀤力求切,音留。石硫黃,藥名。《正字通》淮南子,夏至硫黃澤,蓋陽入地,遇隂而成者,舶硫似蜜,黃中有金紅處,擊開如水晶有光,今靑硫不佳。本作流,因其似石,故唐韻从石。亦作畱。俗又作磂。磂字从畱。
【硫】的解释(来源:辞典修订版)
基本字义
硫
读音:
liú
怎么读:
- 名词 (sulphur,S)化学元素。原子序16。非金属元素之一。为浅黄色的结晶体,不传热、电,易燃,能直接与大多数的金属化合。工业上用来制硫酸、火药、火柴、硫化橡胶、杀虫剂等,医学上也用来治疗皮肤病。俗称为「硫黄」。
【硫】的解释(来源:辞典简编版)
基本字义
硫
读音:
liú
怎么读:
- 化学元素。符号为S。非金属元素。为浅黄色的结晶体,不传热、电,易燃,能直接与大多数金属化合。为制硫酸、火药、火柴、硫化橡胶、杀虫剂等工业原料,医学上也用来治疗皮肤病。 △硫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