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1 字21 字41 字61 字81 字101 成语1 成语21 成语41 成语61 成语81 成语101 词语1 词语101 词语201 词语301 词语401 词语501 词语601 单词1 单词21 单词41 单词61 单词81 单词101 诗词1 诗词101 诗词201 诗词301 诗词401 诗词501 诗词601 诗人1 诗人21 诗人41 诗人61 诗人81 诗人101 名句1 名句21 名句41 名句61 名句81 名句101 近反义词1 近反义词21 近反义词41 近反义词61 近反义词81 近反义词101 造句1 造句101 造句201 造句301 造句401 造句501 造句601 字笔顺1 字笔顺21 字笔顺41 字笔顺61 字笔顺81 字笔顺101 歇后语1 谜语1 谜语11 谜语21 文言文1 文言文2 文言文3 百家姓1 百家姓2 百家姓3
字典
当前位置:首页新华字典

(1)(动)〈书〉聚。

(2)(动)〈书〉取出:~多益寡(取有余;补不足)。

动词

(1) 聚集 。如:裒刻(搜括,聚敛);裒览(收集和阅览);裒整(聚集整顿);裒积(聚敛积贮);裒录(收集辑录);裒多益寡(多接受别人意见,弥补自己的不足);裒汇(汇集;辑集);裒啸(形容人群呼噪杂乱)

(2) 减去 。如:裒益(减少和增加);裒多增寡(裒多益寡);裒多益寡(减多余以补不足)

(3) 通“俘”。虏获

裒荆之旅。——《诗·商颂》

裒【申集下】【衣部】 康熙筆画:13画,部外筆画:7画

《唐韻》薄侯切《集韻》《正韻》蒲侯切,𠀤音抔。《爾雅·釋詁》聚也。《詩·小雅》原隰裒矣,兄弟求矣。

《周頌》敷天之下,裒時之對。

《爾雅·釋詁》多也。

《玉篇》減也。《易·謙卦》君子以裒多益寡。

《集韻》房尤切,音浮。義同。

博毛切。同襃。詳襃字註。或作裦。

说文解字

襃【卷八】【衣部】

衣博裾。从衣,𠊻省聲。𠊻,古文𠈃。博毛切

说文解字注

(襃)衣博裾。博裾謂大其袌囊也。漢書。褒衣大袑。謂大其衣絝之上也。引伸之爲凡大之偁。爲褒美。从衣。𠊻省聲。博毛切。古音在三部。𣜩作褒、作裒。𠊻古文𠈃。

【裒】的解释(来源:辞典修订版)
基本字义

读音:
póu
怎么读:

  • 动词 聚集。《诗经.小雅.常棣》:「原隰裒矣,兄弟求矣。」汉.毛亨.传:「裒,聚也。」《续资治通监.卷八六.宋纪八十六.哲宗元符三年》:「尽裒所编类文书,纳之禁中。」
  • 动词 减去。参见「裒多益寡」条。
  • 动词 俘虏。《诗经.商颂.殷武》:「深入其阻,裒荆之旅。」汉.郑玄.笺:「克其军率而俘虏其士众。」
  • 形容词 众多。《诗经.周颂.般》:「敷天之下,裒时之对,时周之命。」汉.郑玄.笺:「裒,众也。」
裒是一个中文汉字,念做póu。有两种含义,1.聚集,~集。~辑。~敛。2.减少,~多益寡(减有余以补不足)。一读bāo,用作人名时。王裒(bāo)(?—311)字伟元,城阳营陵(今山东昌乐)人。东汉大司农郎中令王脩之孙,司马王仪之子。西晋学者,因父为司马昭所杀,不臣西晋,三徵七辟皆不就,隐居教授,善书。

"裒"的拼音和解释

拼音:póu

总画数:12

部首:衣

查看详情,了解更多

裒字导航

相关推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