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1 字21 字41 字61 字81 字101 成语1 成语21 成语41 成语61 成语81 成语101 词语1 词语101 词语201 词语301 词语401 词语501 词语601 单词1 单词21 单词41 单词61 单词81 单词101 诗词1 诗词101 诗词201 诗词301 诗词401 诗词501 诗词601 诗人1 诗人21 诗人41 诗人61 诗人81 诗人101 名句1 名句21 名句41 名句61 名句81 名句101 近反义词1 近反义词21 近反义词41 近反义词61 近反义词81 近反义词101 造句1 造句101 造句201 造句301 造句401 造句501 造句601 字笔顺1 字笔顺21 字笔顺41 字笔顺61 字笔顺81 字笔顺101 歇后语1 谜语1 谜语11 谜语21 文言文1 文言文2 文言文3 百家姓1 百家姓2 百家姓3
新华字典
字典
当前位置:首页新华字典
méng

笔画:21

部首:

注音:ㄇㄥˊ

部外笔画:13

字型分析:上下结构

繁简对应:

五笔:FCBH

统一码UNICODE:973F

仓颉:MBNHU

郑码:FVRL

四角:10264

解释
字典
解字
辞典
百科
解释

天色昏暗:~雾。

字典

霿【戌集中】【雨部】 康熙筆画:22画,部外筆画:14画

《唐韻》莫弄切《集韻》《韻會》《正韻》蒙弄切,𠀤幪去聲。《說文》天氣下,地不應,曰霿。霿,晦也。从雨瞀聲。《集韻》或作霧。

《集韻》莫鳳切,音夢。義同。

《集韻》莫宋切。與雺同。

《集韻》《韻會》《正韻》𠀤莫𠋫切,音茂。《集韻》瞉霿,鄙吝也。《前漢·五行志》霿恆風若。《註》師古曰:霿,莫豆反。應劭曰:瞉霿,鄙吝則風不順之也。

《五行志》貌言視聽,以心爲主。四者皆失,則區霿無識,故其咎霿也。《集韻》或作愗𠊮𢝽𠍢。

《玉篇》武賦切,音附。地氣發,天不應也。亦作霧。

《廣韻》《正韻》莫紅切《集韻》謨蓬切,𠀤音蒙。《廣韻》本作雺霚。詳雺字註。

解字

说文解字

霿【卷十一】【雨部】

天气下,地不應,曰霿。霿,晦也。从雨瞀聲。莫弄切

说文解字注

(霿)天氣下、地不應曰霿。釋天曰。天氣下、地不應曰霿。今本作曰雺。或作曰霧。皆非也。霿、釋名作蒙。開元占經作濛。釋名曰。蒙、日光不明蒙蒙然也。開元占經引郗萌曰。在天爲濛。在人爲霧。日月不見爲濛。前後人不相見爲霧。按霚與霿之別、以郗所言爲確。許以霿系天气。以霚系地气。亦分別井然。大氐霚下霿上。霚溼霿乾。霚讀如務。霿讀如蒙。霚之或體作霧。霿之或體作蒙。不可亂也。而爾雅自陸氏不能諟正。譌舛不可讀。如玉篇云霚、天氣下地不應也。霿、地氣發天不應也。葢本爾雅而與說文互易。則又在陸氏前矣。其他經史雺霿霧三字往往淆譌。要當以許書爲正。○開元占經引月令仲冬行夏令。氛濛冥冥。今月令作氛霧。霧乃霿之誤也。○衞包尙書曰。蒙、恒風若。漢五行志作霿。尙書大傳作瞀。劉向曰。瞀、眊。眊、亂也。按此霿字引申叚借之義也。本音茂。轉音蒙。易傳。蒙者、蒙也。亦霿之叚借。霿、晦也。晦本訓月盡。引申爲日月不見之偁。釋天曰。霿謂之晦。許言此者、欲人知霿與霚異也。从雨。瞀聲。莫弄切。亦平聲。瞀亦敄聲而入九部者、合音也。

辞典
【霿】的解释(来源:辞典修订版)
基本字义

读音:
méng
怎么读:

  • 名词 雾气。《说文解字.雨部》:「天气下地不应曰:『霿』。」唐.柳宗元〈唐铙歌鼓吹曲.奔鲸 沛〉:「手援天矛,截修鳞,披攘蒙霿,开海门。」
  • 形容词 天色昏暗不清。《说文解字.雨部》:「霿,晦也。」  【组词】:「原野昏霿」。
百科
霿,有天色昏暗的意思。例如:霿雾。
霿的笔顺图解

二十一

1

横

2

点

3

横撇

横撇

4

竖

5

点

6

点

7

点

8

点

9

横撇

横撇

10

点

11

横撇

横撇

12

竖钩

竖钩

13

撇

14

撇

15

横撇

横撇

16

捺

17

竖

18

横折

横折

19

横

20

横

21

横

霿的笔顺分布演示图
霿的诗词 更多>>
霿的诗句 更多>>

相关推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