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1 字21 字41 字61 字81 字101 成语1 成语21 成语41 成语61 成语81 成语101 词语1 词语101 词语201 词语301 词语401 词语501 词语601 单词1 单词21 单词41 单词61 单词81 单词101 诗词1 诗词101 诗词201 诗词301 诗词401 诗词501 诗词601 诗人1 诗人21 诗人41 诗人61 诗人81 诗人101 名句1 名句21 名句41 名句61 名句81 名句101 近反义词1 近反义词21 近反义词41 近反义词61 近反义词81 近反义词101 造句1 造句101 造句201 造句301 造句401 造句501 造句601 字笔顺1 字笔顺21 字笔顺41 字笔顺61 字笔顺81 字笔顺101 歇后语1 谜语1 谜语11 谜语21 文言文1 文言文2 文言文3 百家姓1 百家姓2 百家姓3
新华字典
字典
当前位置:首页新华字典
我来写

笔画:16

部首:

结构:左右结构

注音:ㄩˋ

笔顺编号:4334325431234134

字意五行:

部外笔画:12

字型分析:左右结构

繁简对应:

五笔:OTMD

统一码UNICODE:71E0

仓颉:FHBK

郑码:UOUG

四角:97884

英语翻译:warm; warmth

解释
详细
字典
解字
辞典
百科
解释

1.  暖,热:燠热(闷热)。寒燠失时。

详细

形容词

(1) (形声。从火,奥(yuè)声。本义:温暖)

(2) 同本义

燠,热在中也。——《说文》

燠, 煖也。——《尔雅》

曰燠。——《书·洪范》。传:“火气也。”

安且燠兮。——《诗·唐风·无衣》

问衣燠寒。——《礼记·内则》

鸟何燠之。——《楚辞·天问》

八,庶征:曰雨,曰暘,曰燠,曰寒,曰风,曰时。——《书·洪范》

(3) 又如:燠日(温暖的太阳);燠沐(温暖湿润)

(4) 热

若乃炎风之燠,夏日之长,寻头扑面,入袖穿裳。——《三宝太监西洋记通俗演义》

(5) 又如:燠疾(热症);燠暑(炎热);燠蒸(闷热如蒸);燠热(炎热;闷热)

字典

燠【巳集中】【火部】 康熙筆画:17画,部外筆画:13画

〔古文〕灹𤈰《廣韻》於六切《集韻》《韻會》《正韻》乙六切,𠀤音郁。《說文》熱在中也。《爾雅·釋言》燠煖也。《註》今江東通言燠。《書·洪範》曰燠曰寒。《前漢·王褒傳》不苦盛暑之鬱燠。

通作奧。《詩·唐風》不如子之衣,安且燠兮。《註》奧本又作燠。

《小雅》日月方奧。《禮·內則》問衣燠寒。《註》燠本又作奧。◎按漢書五行志李尋王莽傳,燠皆作奧。

與隩同。《書·堯典》厥民隩。《史記·堯本紀》作其民燠。《集韻》或作𣋉。

《唐韻》烏到切《集韻》《韻會》《正韻》於到切,𠀤音奧。義同。

《廣韻》燠釜以水添釜。

《集韻》威遇切,音嫗。燠休,痛念聲。或作噢。

《集韻》《類篇》𠀤於求切,音憂。義同。《左傳·昭三年》民人痛疾,而或燠休之。《註》燠休,痛念之聲。《疏》燠,厚也。休,美也。〇按釋文休,虛喩反。燠,徐音憂。

於到反。

乙六反。三音皆可讀。《集韻》或亦作奧。

《廣韻》《集韻》𠀤烏皓切,音襖。《廣韻》甚熱也。

解字

说文解字

燠【卷十】【火部】

熱在中也。从火奥聲。烏到切

说文解字注

(燠)𤍽在中也。洪範庶徵曰燠、曰寒。古多叚奥爲之。小雅。日月方奥。傳曰。奥、煖也。从火。奥聲。烏到切。古音在三部。亦於六切。奥者、宛也。熱在中。故以奥會意。此舉聲以見意也。

辞典
【燠】的解释(来源:辞典修订版)
基本字义

读音:
怎么读:

  • 形容词 暖和。《礼记.内则》:「下气怡声,问衣燠寒。」唐.白居易〈浔阳三题.湓浦竹〉诗:「浔阳十月天,天气仍温燠。」
其他字义

读音:
ào
怎么读:

  • 形容词 很热。  【组词】:「盛夏燠暑」。
【燠】的解释(来源:辞典简编版)
基本字义

读音:
怎么读:

  • 很热。  【组词】:盛夏燠暑
百科
燠:热。举例:寒燠均霜露改右高原左大海摘自《三字经》【译文】我国地处寒、温、热三带,主要部份在温带,冷暖均匀,冬霜夏露会随着季节的改换而变化。当你面向南方,那么右边是高原,左边是大海。
燠的笔顺图解

十六

1

点

2

撇

3

撇

4

点

5

撇

6

竖

7

横折

横折

8

点

9

撇

10

横

11

竖

12

撇

13

点

14

横

15

撇

16

捺

燠的诗词 更多>>
燠的诗句 更多>>

相关推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