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1 字21 字41 字61 字81 字101 成语1 成语21 成语41 成语61 成语81 成语101 词语1 词语101 词语201 词语301 词语401 词语501 词语601 单词1 单词21 单词41 单词61 单词81 单词101 诗词1 诗词101 诗词201 诗词301 诗词401 诗词501 诗词601 诗人1 诗人21 诗人41 诗人61 诗人81 诗人101 名句1 名句21 名句41 名句61 名句81 名句101 近反义词1 近反义词21 近反义词41 近反义词61 近反义词81 近反义词101 造句1 造句101 造句201 造句301 造句401 造句501 造句601 字笔顺1 字笔顺21 字笔顺41 字笔顺61 字笔顺81 字笔顺101 歇后语1 谜语1 谜语11 谜语21 文言文1 文言文2 文言文3 百家姓1 百家姓2 百家姓3
新华字典
字典
当前位置:首页新华字典
我来写
kuāng

笔画:6

部首:

结构:半包围结构

注音:ㄎㄨㄤ

笔顺编号:111215

姓名学:姓,常用字,多用男性

字意五行:

部外笔画:4

字型分析:半包围结构

繁简对应:

吉凶寓意:

五笔:AGD

统一码UNICODE:5321

仓颉:SMG

郑码:HCVV

四角:71711

英语翻译:correct, restore, revise

解释
详细
字典
解字
辞典
百科
解释

(1)(动)〈书〉纠正:~正|~谬。

(2)(动)〈书〉帮助;救:~助。

(3)(动)〈方〉估计:~计|~算。

(4)(动)料

(5)(动)(多见于早期白话):不~。

(6)(动)(Kuānɡ)姓。

详细

名词

(1) (形声。从匚(fāng),表示与筐器有关,王声。本义:盛东西的方形竹器)

(2) “筐”的古字。容器名

匡,饭器,也。——《说文》

既齐既稷,既匡既勑。——《诗·小雅·楚茨》

蚕则绩而蟹有匡。——《礼记·檀弓》

(3) “框”的古字。边框;围子;框框

行人夜宿墙匡月。——韦庄《秦妇吟》

(4) 又如:匡子(框子)

(5) “眶”的古字。眼眶

刺匡上陷骨中脉,为漏为盲。——《素问》

(6) 春秋时齐国简册名

《管子》有《大匡》、《中匡》、《小匡》三篇

(7) 螃蟹的背壳

海岛有蟹,其匡宛具一人面。——《拜经楼诗话》

(8) 古地名

(9) 春秋时卫地,在今河南省长垣县西南

(10) 春秋时郑地。在今河南省扶沟县

(11) 山名,即江西省的庐山

动词

(1) 纠正,匡正

善则赏之,过则匡之。——《左传·襄公十四年》

一匡天下。——《史记·货殖列传》

今范中行氏之臣,不能匡相其君。——《国语·晋语九》

(2) 又如:匡言(匡正的言论);匡弼(匡正辅助);匡救(匡正挽救);匡翼(匡正辅助);匡邪(纠正邪恶)

(3) 拯救

匡乏困,救灾患。——《左传·成公十八年》

(4) 又如:匡危(拯救危难);匡立(拯救国家,建立大业);匡攘(拯救国家,驱逐敌人);匡困(救助贫困);匡时(挽救艰危的时局);匡难(匡救国家的灾难)

(5) 帮助;辅助,辅佐

上匡天子。——《三国志》

(6) 又如:匡济之才(辅助、保全江山社稷的才能);匡辅(帮助;辅佐);匡君救国(扶助君王,辅佐国政);匡尧(辅佐明君)

(7) 弯曲

则轮虽敝不匡。——《周礼·考工记》

(8) 亏损

日困而还,月盈而匡。——《国语》

(9) 料定;料想

你就匡我养不住,生起外心来了。——《二刻拍案惊奇》

(10) 通“恇”。恐惧

年虽大杀,众不匡惧。——《礼记·礼器》。郑玄注:“匡,犹恐也。”

形容词

(1) 方正;端正

匡坐至夜分。——李白《赠何七判官昌浩》

(2) 又如:匡坐(正坐,端坐);匡士(正直的读书人);匡床(文正宽大的床;安适的床);匡勑(正直谨慎)

(3) 安适 。如:匡咏(安适吟咏)

字典

匡【子集下】【匚部】 康熙筆画:6画,部外筆画:4画

《唐韻》去王切《集韻》《韻會》《正韻》曲王切,𠀤音劻。《說文》飯器也,筥也。一曰正也。《論語》一匡天下。《前漢·揚雄傳》匡雅頌。

《玉篇》方正也。《爾雅·釋詁》匡,方也。《詩·小雅》旣匡旣敕。

救也。《書·盤庚》不能胥匡以生。《孝經·事君章》匡救其惡。

斜枉也。《周禮·冬官考工記》輪雖敝,不匡。

《廣韻》輔助也。《前漢·宣帝紀》以匡朕之不逮。

地名。《韻會》𨻰留有匡城。

姓。《風俗通》匡,魯邑也。句須爲之宰,其後氏焉。漢有匡衡。

與恇同。恐也。《禮·禮器》年雖大,殺衆不匡懼。

與眶同。目匡也。《史記·淮南王安傳》涕滿匡而橫流。

烏光切,音汪。與尩通。廢疾也。《荀子·正論篇》傴巫跂匡大。跂原字从攴作。

解字

说文解字

匡【卷十二】【匚部】

飲器,筥也。从匚㞷聲。筐,𠥆或从竹。去王切

说文解字注

(匡)飯器。句。小徐有也字。筥也。謂卽筥也。竹部曰。筥、䈰也。䈰一曰飯器。容五升。䈰有三義。而筥匡取此一義耳。匡不專於盛飯。故詩采卷耳以頃匡、求桑以懿匡。匡之引申叚借爲匡正。小雅。王于出征。以匡王國。傳曰。匡、正也。葢正其不正爲匡。凡小不平曰匡剌。革其匡剌亦曰匡也。詩有頃匡。謂匡之半淺半深不平者。故謂之頃。所謂匡剌也。匡剌見攷工記注。从匚。㞷聲。去王切。十部。

辞典
【匡】的解释(来源:辞典修订版)
基本字义

读音:
kuāng
怎么读:

  • 动词 改正、扶正。  【组词】:「匡正」、「匡谬」。《左传.襄公十四年》:「过则匡之。」《史记.卷六二.管晏传》:「九合诸侯,一匡天下,管仲之谋也。」
  • 动词 救济。  【组词】:「匡救」。《左传.成公十八年》:「匡乏困,救灾患。」《管子.五辅》:「养长老,……吊祸丧,此谓匡其急。」
  • 动词 辅佐、帮助。《汉书.卷八.宣帝纪》:「有能箴朕过失,及贤良方正直言极谏之士,以匡朕之不逮,毋讳有司。」《三国志.卷八.魏书.张鲁传》:「上匡天子,则为桓文。」
  • 动词 料想。《醒世恒言.卷三.卖油郎独占花魁》:「你是个做经纪本分人儿,那匡你会温存,能软款,知心知意。」《二刻拍案惊奇.卷一零》:「方氏大怒道:『你就匡我养不出,生起外心来了!』」
  • 名词 眼眶。通「眶」。《史记.卷一一八.淮南王传》:「于是气怨结而不扬,涕满匡而横流。」
  • 名词 姓。如汉代有匡衡,清代有匡辅之。
【匡】的解释(来源:辞典简编版)
基本字义

读音:
kuāng
怎么读:

  • 改正、扶正。  【组词】:匡正、匡谬
  • 救济。  【组词】:匡救
  • 姓。
百科
匡是形声字,匚(fāng)为形,王为声匡(kuāng)又读“qiang、wāng”,有纠正、帮助和估算的意思。同时,还有姓氏即姓匡的,如东汉名人匡孝波等即是。此外,也有字头前带匡字的地名,如在安徽大别山区还有匡家庄。
匡的笔顺图解

1

横

2

横

3

横

4

竖

5

横

6

竖折

竖折
匡的笔顺分布演示图
匡字组词 更多>>
匡字成语 更多>>
匡字造句
匡的单词 更多>>
匡的诗词 更多>>
匡的诗句 更多>>

相关推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