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1 字21 字41 字61 字81 字101 成语1 成语21 成语41 成语61 成语81 成语101 词语1 词语101 词语201 词语301 词语401 词语501 词语601 单词1 单词21 单词41 单词61 单词81 单词101 诗词1 诗词101 诗词201 诗词301 诗词401 诗词501 诗词601 诗人1 诗人21 诗人41 诗人61 诗人81 诗人101 名句1 名句21 名句41 名句61 名句81 名句101 近反义词1 近反义词21 近反义词41 近反义词61 近反义词81 近反义词101 造句1 造句101 造句201 造句301 造句401 造句501 造句601 字笔顺1 字笔顺21 字笔顺41 字笔顺61 字笔顺81 字笔顺101 歇后语1 谜语1 谜语11 谜语21 文言文1 文言文2 文言文3 百家姓1 百家姓2 百家姓3
新华字典
字典
当前位置:首页新华字典
chéng

笔画:11

部首:

注音:ㄔㄥˊ

部外笔画:7

字型分析:左右结构

繁简对应:

五笔:GKGG

统一码UNICODE:73F5

仓颉:MGRHG

郑码:CJC

四角:16114

解释
字典
解字
辞典
百科
解释

美玉。

字典

珵【午集上】【玉部】 康熙筆画:12画,部外筆画:7画

《廣韻》直貞切《集韻》《韻會》馳貞切,𠀤音呈。《玉篇》美玉也。埋六寸,光自輝。《廣韻》玉名。《集韻》佩玉也。珩謂之珵。一曰玉大六寸。《相玉書》大六寸,光自照。《屈原·離騷》覽察草木其猶未得兮,豈珵美之能當。《註》珵,美玉也。音呈。一曰佩珩也。

《集韻》他頂切。與珽同。大圭長二尺。《禮·玉藻》天子搢珽。《釋文》珽,他頂反。本又作珵。

解字

说文解字

珽【卷一】【玉部】

大圭。長三尺,抒上,終葵首。从玉廷聲。他鼎切

说文解字注

(珽)大圭。長三尺。抒上。終葵首。見玉人。注曰。王所搢大圭也。或謂之珽。終葵、椎也。爲椎於其杼上。明無所屈也。杼、殺也。按玉藻謂之珽。注云。此亦笏也。珽之言挺然無所屈也。典瑞曰王晉大圭以朝日、魯語曰天子大采朝日、管子曰天子執玉笏以朝日皆謂此。司馬相如賦有晁采。晁古朝字。朝采卽朝日之大采也。長三尺。博三寸。葢自其中已上殺之。其殺六分而去一。至其首則仍博三寸而方之。鄭云。方如椎頭是也。珽王逸引相玉書作珵。抒今周禮作杼。玉藻注同。杼是也。从王。廷聲。他鼎切。十一部。

辞典
【珵】的解释(来源:辞典修订版)
基本字义

读音:
chéng
怎么读:

  • 名词 美玉。《玉篇.玉部》:「珵,美玉也。」《楚辞.屈原.离骚》:「览察草木其犹未得兮,岂珵美之能当?」汉.王逸.注:「珵,美玉也。」
  • 名词 佩玉。《集韵.平声.清韵》:「珵,佩玉也。」
百科
珵(chéng)是形声。字从玉,从呈,呈亦声。“呈”为“程”省,意为“运送皇粮到王都去”。“玉”指玉佩。“玉”和“呈”联合起来表示“皇粮督运官的专用玉佩(身份标志、授权标志)”。
珵的笔顺图解

十一

1

横

2

横

3

竖

4

提

5

竖

6

横折

横折

7

横

8

横

9

横

10

竖

11

横

珵的笔顺分布演示图
珵的诗词 更多>>
珵的诗句 更多>>

相关推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