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1 字21 字41 字61 字81 字101 成语1 成语21 成语41 成语61 成语81 成语101 词语1 词语101 词语201 词语301 词语401 词语501 词语601 单词1 单词21 单词41 单词61 单词81 单词101 诗词1 诗词101 诗词201 诗词301 诗词401 诗词501 诗词601 诗人1 诗人21 诗人41 诗人61 诗人81 诗人101 名句1 名句21 名句41 名句61 名句81 名句101 近反义词1 近反义词21 近反义词41 近反义词61 近反义词81 近反义词101 造句1 造句101 造句201 造句301 造句401 造句501 造句601 字笔顺1 字笔顺21 字笔顺41 字笔顺61 字笔顺81 字笔顺101 歇后语1 谜语1 谜语11 谜语21 文言文1 文言文2 文言文3 百家姓1 百家姓2 百家姓3
汉语词典
词语
当前位置:首页汉语词典 献计
xiàn jì

【拼音】:xiàn jì

【注音】:ㄒ一ㄢˋㄐ一ˋ

【词性】:动词。

【结构】:献(左右结构)计(左右结构)

【简体】:献计

【繁体】:獻計

字义分解
献计的解释
词语解释
进献计策。献计[xiànjì]⒈进献计策。
引证解释
⒈进献计策。引《史记·季布栾布列传》:“将军能听臣,臣敢献计;即不能,愿先自剄。”唐刘知几《史通·烦省》:“武帝乞浆於柏父,陈平献计於天山。”周而复《上海的早晨》第三部四七:“在冯永祥看来,与其说他献计,倒不如说他领导马慕韩前进。”
网络解释
献计献计,汉语词汇。
综合释义
进献计策。《史记·季布栾布列传》:“将军能听臣,臣敢献计;即不能,愿先自剄。”唐刘知几《史通·烦省》:“武帝乞浆於柏父,陈平献计於天山。”周而复《上海的早晨》第三部四七:“在冯永祥看来,与其说他献计,倒不如说他领导马慕韩前进。”献计[xiànjì]提供谋略。《三国演义.第一一回》:「却说献计之人,乃东海朐县人:姓糜,名竺,字子仲。」《红楼梦.第三回》:「冷子兴听得此言,便忙献计,令雨村央烦林如海,转向都中去央烦贾政。」也作「献策」。献计[xiànjì]提供谋略、计策。 【造句】由于陈平、张良献计,使刘邦弃和背约,击溃项羽,因而结束楚汉之争。
网友释义
献计,汉语词汇。拼音:xiànjì释义:进献计策。
汉语大词典
进献计策。《史记·季布栾布列传》:“将军能听臣,臣敢献计;即不能,愿先自刭。”唐刘知几《史通·烦省》:“武帝乞浆于柏父,陈平献计于天山。”周而复《上海的早晨》第三部四七:“在冯永祥看来,与其说他献计,倒不如说他领导马慕韩前进。”
国语辞典
提供谋略。《三国演义.第一一回》:「却说献计之人,乃东海朐县人:姓糜,名竺,字子仲。」《红楼梦.第三回》:「冷子兴听得此言,便忙献计,令雨村央烦林如海,转向都中去央烦贾政。」也作「献策」。献计[xiànjì]⒈提供谋略。也作「献策」。引《三国演义·第一一回》:「却说献计之人,乃东海朐县人:姓糜,名竺,字子仲。」《红楼梦·第三回》:「冷子兴听得此言,便忙献计,令雨村央烦林如海,转向都中去央烦贾政。」
辞典简编版
提供谋略、计策。 【造句】由于陈平、张良献计,使刘邦弃和背约,击溃项羽,因而结束楚汉之争。
其他释义
1.进献计策。
近反义词
近义词
献计造句
1.在讨论会上,厂领导鼓励我们出谋献计
2.我们的老校长虽然已经退休,但他仍积极地为教育改革献计献策,从不超然物外。
3.为了扭转工厂亏损的局面,领导广开言路,大家纷纷献计献策。
4.据说这个楼阁是陈的夫人娄妃最喜爱的地方,娄妃曾给陈友谅设计多层的艨艟战舰,多次献计打赢朱元璋,但是陈刚愎自用,甚至戏弄娄妃。
5.应向献计献策小组简要说明有关问题。
6.李献计是一位患有差时症的病人,每天坐在电脑前玩一款据说没有打通关过的游戏。
7.生命的多少用时间计算,生命的价值用贡献计算。
8.李献计是一位患有“差时症”的病人,一直以来,他被这种奇特病症所困扰,与整个世界格格不入,直到他遇见王倩。
9.然而徐庶对刘备说过不为曹操献计,还有因为母亲之死,他也就不愿摧眉折腰,泯灭自己的人性了。
10.大小公司都已意识到,设立员工专注于的献计献策并付诸实施是有需要、有价值的。
献计相关知识
相关成语
相关词语
相关诗词
相关单词

相关推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