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1 字21 字41 字61 字81 字101 成语1 成语21 成语41 成语61 成语81 成语101 词语1 词语101 词语201 词语301 词语401 词语501 词语601 单词1 单词21 单词41 单词61 单词81 单词101 诗词1 诗词101 诗词201 诗词301 诗词401 诗词501 诗词601 诗人1 诗人21 诗人41 诗人61 诗人81 诗人101 名句1 名句21 名句41 名句61 名句81 名句101 近反义词1 近反义词21 近反义词41 近反义词61 近反义词81 近反义词101 造句1 造句101 造句201 造句301 造句401 造句501 造句601 字笔顺1 字笔顺21 字笔顺41 字笔顺61 字笔顺81 字笔顺101 歇后语1 谜语1 谜语11 谜语21 文言文1 文言文2 文言文3 百家姓1 百家姓2 百家姓3
汉语词典
词语
当前位置:首页汉语词典 埃博拉病毒
āi bó lā bìng dú

【拼音】:āi bó lā bìng dú

【繁体】:埃博拉病毒

【拼音】:āi bó lā bìng dú

字义分解
埃博拉病毒的解释
词语解释
埃博拉病毒(Ebola virus)一种流行性出血热病毒。通常只寄生于野生动物体内,通过体液传染,致病的潜伏期为三周左右。埃博拉(Ebola)为扎伊尔一条河的河名。就目前所知,埃博拉病毒只分布于非洲扎伊尔一带,它所引起的疾病曾于1976年、1979年、1995年在扎伊尔及其周边地区流行。患者出现高热和全身内脏小血管、毛细血管出血,随后很快发生肾功能衰竭,多数病人立即休克或昏迷,死亡率高达90%以上。
网友释义
埃博拉病毒(Ebolavirus)又译作伊波拉病毒。是一种十分罕见的病毒,于1976年在苏丹南部和刚果(金)(旧称扎伊尔)的埃博拉河地区发现。是一种能引起人类和其他灵长类动物产生埃博拉出血热的烈性传染病病毒,其引起的埃博拉出血热(EBHF)是当今世界上最致命的病毒性出血热,感染者症状与同为纤维病毒科的马尔堡病毒极为相似,包括恶心、呕吐、腹泻、肤色改变、全身酸痛、体内出血、体外出血、发烧等。死亡率在50%至90%不等,致死原因主要为中风、心肌梗塞、低血容量休克或多发性器官衰竭。生物安全等级为4级,病毒潜伏期可达2至21天,但通常只有5天至10天。埃博拉是世界上最高级别的病毒之一,比艾滋病病毒还...
其他解释
埃博拉病毒(Ebola virus)一种流行性出血热病毒。通常只寄生于野生动物体内,通过体液传染,致病的潜伏期为三周左右。埃博拉(Ebola)为扎伊尔一条河的河名。就目前所知,埃博拉病毒只分布于非洲扎伊尔一带,它所引起的疾病曾于1976年、1979年、1995年在扎伊尔及其周边地区流行。患者出现高热和全身内脏小血管、毛细血管出血,随后很快发生肾功能衰竭,多数病人立即休克或昏迷,死亡率高达90%以上。
埃博拉病毒相关知识
相关成语
相关词语
相关单词
相关歇后语

相关推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