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1 字21 字41 字61 字81 字101 成语1 成语21 成语41 成语61 成语81 成语101 词语1 词语101 词语201 词语301 词语401 词语501 词语601 单词1 单词21 单词41 单词61 单词81 单词101 诗词1 诗词101 诗词201 诗词301 诗词401 诗词501 诗词601 诗人1 诗人21 诗人41 诗人61 诗人81 诗人101 名句1 名句21 名句41 名句61 名句81 名句101 近反义词1 近反义词21 近反义词41 近反义词61 近反义词81 近反义词101 造句1 造句101 造句201 造句301 造句401 造句501 造句601 字笔顺1 字笔顺21 字笔顺41 字笔顺61 字笔顺81 字笔顺101 歇后语1 谜语1 谜语11 谜语21 文言文1 文言文2 文言文3 百家姓1 百家姓2 百家姓3
汉语词典
词语
当前位置:首页汉语词典 通款
tōng kuǎn

【拼音】:tōng kuǎn

【注音】:ㄊㄨㄥㄎㄨㄢˇ

【结构】:通(半包围结构)款(左右结构)

【简体】:通款

【繁体】:通款

字义分解
通款的解释
词语解释
亦作'通欵'。谓与敌方通和言好。谓互相表达友好之情。
基础解释
亦作/'通欵/',见/'通款/'。谓与敌方通和言好。谓互相表达友好之情。
引证解释
⒈亦作“通欵”。⒉谓与敌方通和言好。引《晋书·阳裕载记》:“愿两追前失,通款如初,使国家有太山之安,苍生蒙息肩之惠。”《二刻拍案惊奇》卷六:“士诚原没有统一之志,只此局面已自满足,也要休兵。因遂通款元朝。”清冯桂芬《南韶镇总兵桐城程忠烈公小传》:“咸丰十一年四月,曾公国荃围安庆,公密通欵,曾公许之。”郭沫若《孔雀胆》附录《孔雀胆的故事》:“明太祖以为他们的父亲段宝,曾经通款,不忍废绝他的后代。”⒊谓互相表达友好之情。引清大汕《海外纪事》卷二:“相对难通欵,人都无姓名。”
网络解释
通款【词目】通款
综合释义
亦作“通欵”。谓与敌方通和言好。《晋书·阳裕载记》:“愿两追前失,通款如初,使国家有太山之安,苍生蒙息肩之惠。”《二刻拍案惊奇》卷六:“士诚原没有统一之志,只此局面已自满足,也要休兵。因遂通款元朝。”清冯桂芬《南韶镇总兵桐城程忠烈公小传》:“咸丰十一年四月,曾公国荃围安庆,公密通欵,曾公许之。”郭沫若《孔雀胆》附录《孔雀胆的故事》:“明太祖以为他们的父亲段宝,曾经通款,不忍废绝他的后代。”谓互相表达友好之情。清大汕《海外纪事》卷二:“相对难通欵,人都无姓名。”通款[tōngkuǎn]向敌人表示真诚,有通好、甚至降服的意思。《北史.卷三零.卢柔传》:「举三荆之地,通款梁国,可以庇身,功名去矣,策之下者。」互通款曲,向对方表示心意。《醒世恒言.卷二八.吴衙内邻舟赴约》:「又见他仪容俊雅,心怀契慕,无繇通款。」
汉语大词典
亦作“通款”。(1).谓与敌方通和言好。《晋书·阳裕载记》:“愿两追前失,通款如初,使国家有太山之安,苍生蒙息肩之惠。”《二刻拍案惊奇》卷六:“士诚原没有统一之志,只此局面已自满足,也要休兵。因遂通款元朝。”清冯桂芬《南韶镇总兵桐城程忠烈公小传》:“咸丰十一年四月,曾公国荃围安庆,公密通款,曾公许之。”郭沫若《孔雀胆》附录《孔雀胆的故事》:“明太祖以为他们的父亲段宝,曾经通款,不忍废绝他的后代。”(2).谓互相表达友好之情。清大汕《海外纪事》卷二:“相对难通款,人都无姓名。”
国语辞典
向敌人表示真诚,有通好、甚至降服的意思。
辞典修订版
向敌人表示真诚,有通好、甚至降服的意思。《北史.卷三零.卢柔传》:「举三荆之地,通款梁国,可以庇身,功名去矣,策之下者。」互通款曲,向对方表示心意。《醒世恒言.卷二八.吴衙内邻舟赴约》:「又见他仪容俊雅,心怀契慕,无繇通款。」
其他释义
1.亦作'通欵'。2.谓与敌方通和言好。3.谓互相表达友好之情。
通款造句
1.心中猜想这两人必是已经暗通款曲,还真个是男才女貌,相配的紧,若是可能,自己倒要撮合他们一番呢。
2.崇祯自己不便见方以智,李自成正防着自己跟明朝臣子暗通款曲呢!那就让王承恩和他的替身好自交流吧。
3.身为杨府的少主人,你在走路的时候应该衣冠齐整,矗立如松,目不斜视,行动如风,怎么可以左顾右盼,同那青楼女子眉来眼去暗通款曲,行那轻佻浮滑之举呢?
4.大多数老公说,他们的老婆总是在讲手机,让他们对老婆的品格心生疑虑,因为他们怀疑老婆是在跟前男友暗通款曲。
5.城中失了王禅,越加惶惧,倒剌沙竟暗中遣使,通款齐王,约定次日出降。
6.于是联络大将郑汉璋、张神剑准备叛变,并和秦宗权、秦彦暗通款曲要求接应。
7.王财发微微推了推邓姗妮,虽然两人早就暗通款曲,但明面上还是要注意的。
8.要知道整个暴风城里,最想自己死的就是安家,他与安家的数次暗通款曲,都差点害死自己。
9.收了高阳的钱在皖南地区的皖军座在墙上看戏,和齐燮元暗通款曲俩不相帮。
10.我军中程学启等攻城昼夜不息,伪纳王郜云官等,因副将郑国魁通款于学启,遂刺死绍洸,开齐门请降。
通款相关知识
相关成语
相关词语
相关诗词

相关推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