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1 字21 字41 字61 字81 字101 成语1 成语21 成语41 成语61 成语81 成语101 词语1 词语101 词语201 词语301 词语401 词语501 词语601 单词1 单词21 单词41 单词61 单词81 单词101 诗词1 诗词101 诗词201 诗词301 诗词401 诗词501 诗词601 诗人1 诗人21 诗人41 诗人61 诗人81 诗人101 名句1 名句21 名句41 名句61 名句81 名句101 近反义词1 近反义词21 近反义词41 近反义词61 近反义词81 近反义词101 造句1 造句101 造句201 造句301 造句401 造句501 造句601 字笔顺1 字笔顺21 字笔顺41 字笔顺61 字笔顺81 字笔顺101 歇后语1 谜语1 谜语11 谜语21 文言文1 文言文2 文言文3 百家姓1 百家姓2 百家姓3
汉语词典
词语
当前位置:首页汉语词典 死事
sǐ shì

【拼音】:sǐ shì

【注音】:ㄙˇㄕˋ

【结构】:死(半包围结构)事(独体结构)

【简体】:死事

【繁体】:死事

字义分解
死事的解释
词语解释
死事sǐshì。(1)指为国事而死。(2)也指为国事而死的人。
基础解释
[giveone/'slifetoone/'scountry]∶指为国事而死饬死事∶也指为国事而死的人赏死事,恤孤寡。
引证解释
⒈死于国事。引《礼记·月令》:“﹝仲冬之月﹞飭死事。”孔颖达疏:“因杀气之盛以飭军士,使战者必有死志。”《新五代史·死事传序》:“故吾於死事之臣,有所取焉。”《明史·姜汉传》:“奭当嗣职,帝以汉死事,特进一官,为都指挥僉事。”清刘大櫆《颍州府通判吕君墓表》:“﹝吕黄钟﹞任山东兵备道,后以死事,事载《明史》。”⒉指死于国事者。引《管子·问》:“问死事之孤,其未有田宅者有乎?”宋陆游《老学庵笔记》卷八:“不知朝廷何以待伏节死事之家。”明陈子龙《兵垣奏议·直言祸乱之源疏》:“优卹死事之家,以作忠孝之怀。”⒊泛指殡殓等善后事宜。引《礼记·丧大记》:“唯哭先復,復而后行死事。”孔颖达疏:“復而后行死事者,復而犹望生。若復而不生,故得行於死事,谓正尸於牀及浴袭之属也。”宋梅尧臣《宁陵阻风寄都下》诗:“随宜具棺殮,厚贷压人头。死事定无益,生偿且无由。”
网络解释
死事(1).死于国事。《礼记·月令》:“﹝仲冬之月﹞饬死事。”孔颖达疏:“因杀气之盛以饬军士,使战者必有死志。”《新五代史·死事传序》:“故吾於死事之臣,有所取焉。”《明史·姜汉传》:“奭当嗣职,帝以汉死事,特进一官,为都指挥佥事。”清刘大櫆《颍州府通判吕君墓表》:“﹝吕黄钟﹞任山东兵备道,后以死事,事载《明史》。”
综合释义
死于国事。《礼记·月令》:“﹝仲冬之月﹞飭死事。”孔颖达疏:“因杀气之盛以飭军士,使战者必有死志。”《新五代史·死事传序》:“故吾於死事之臣,有所取焉。”《明史·姜汉传》:“奭当嗣职,帝以汉死事,特进一官,为都指挥僉事。”清刘大櫆《颍州府通判吕君墓表》:“﹝吕黄钟﹞任山东兵备道,后以死事,事载《明史》。”指死于国事者。《管子·问》:“问死事之孤,其未有田宅者有乎?”宋陆游《老学庵笔记》卷八:“不知朝廷何以待伏节死事之家。”明陈子龙《兵垣奏议·直言祸乱之源疏》:“优卹死事之家,以作忠孝之怀。”泛指殡殓等善后事宜。《礼记·丧大记》:“唯哭先復,復而后行死事。”孔颖达疏:“復而后行死事者,復而犹望生。若復而不生,故得行於死事,谓正尸於牀及浴袭之属也。”宋梅尧臣《宁陵阻风寄都下》诗:“随宜具棺殮,厚贷压人头。死事定无益,生偿且无由。”死事[sǐshì]为国事而死者。《礼记.月令》:「立冬之日,天子亲率三公九卿大夫,以迎冬于北郊,还反赏死事,恤孤寡。」宋.陆游《老学庵笔记.卷八》:「今贷与之生足矣,乃加横恩如此,不知朝廷何以待伏节死事之家。」人死后殡殓丧葬等事。《礼记.丧大记》:「唯哭先复,复而后行死事。」
汉语大词典
(1).死于国事。《礼记·月令》:“﹝仲冬之月﹞饬死事。”孔颖达疏:“因杀气之盛以饬军士,使战者必有死志。”《新五代史·死事传序》:“故吾于死事之臣,有所取焉。”《明史·姜汉传》:“奭当嗣职,帝以汉死事,特进一官,为都指挥佥事。”清刘大櫆《颍州府通判吕君墓表》:“﹝吕黄钟﹞任山东兵备道,后以死事,事载《明史》。”(2).指死于国事者。《管子·问》:“问死事之孤,其未有田宅者有乎?”宋陆游《老学庵笔记》卷八:“不知朝廷何以待伏节死事之家。”明陈子龙《兵垣奏议·直言祸乱之源疏》:“优恤死事之家,以作忠孝之怀。”(3).泛指殡殓等善后事宜。《礼记·丧大记》:“唯哭先复,复而后行死事。”孔颖达疏:“复而后行死事者,复而犹望生。若复而不生,故得行于死事,谓正尸于床及浴袭之属也。”宋梅尧臣《宁陵阻风寄都下》诗:“随宜具棺殓,厚贷压人头。死事定无益,生偿且无由。”
国语辞典
为国事而死者。
辞典修订版
为国事而死者。《礼记.月令》:「立冬之日,天子亲率三公九卿大夫,以迎冬于北郊,还反赏死事,恤孤寡。」宋.陆游《老学庵笔记.卷八》:「今贷与之生足矣,乃加横恩如此,不知朝廷何以待伏节死事之家。」人死后殡殓丧葬等事。《礼记.丧大记》:「唯哭先复,复而后行死事。」
其他释义
1.死于国事。2.指死于国事者。3.泛指殡殓等善后事宜。
死事造句
1.这一举事,虽死事惨烈,但“碧血横飞,浩气四塞,草木为之含悲,风云因而变色,全国久蛰之人心,乃大兴奋。
2.不过,研究人员新近公开近几年间发生在巴西的两起大食蚁兽伤人致死事件,引发公众对于这种贫齿目哺乳动物栖息地丧失、人类与之接触风险增加的关切。
3.一些人在慷慨陈词,称汤姆的死事实上对大家来说是一种解脱和一个很好的教训。
4.天启七奉敕建,为辽将死事陈策,在教场尾。
5.国民政府为此通电全国,称“宝山之战,姚子青全营与孤城并命,志气之壮,死事之烈,尤足以动天地而泣鬼神。
6.爹爹教导过我,女子饿死事小,失节事大……
7.中国几千年来形成“饿死事小,失节事大”、“一女不事二夫”的社会风气,且影响至今。
8.你们也吃啊,我可是饿了一天了,穿越事小,饿死事大啊。
9.饿死事大!有便宜不占,白不占,占了也白占!张荣笙连忙接过翠翠手里的小碗,一骨脑灌了下去。
10.笑死是小,饿死事大,还是先回去吃饭再说吧!心里这样想着……不知道什么时候,我已经把他的家当家了,甚至我连那个家在哪都不知道,见都未曾见过一眼。
死事相关知识
相关成语
相关词语
相关诗词
相关诗词
相关歇后语

相关推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