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1 字21 字41 字61 字81 字101 成语1 成语21 成语41 成语61 成语81 成语101 词语1 词语101 词语201 词语301 词语401 词语501 词语601 单词1 单词21 单词41 单词61 单词81 单词101 诗词1 诗词101 诗词201 诗词301 诗词401 诗词501 诗词601 诗人1 诗人21 诗人41 诗人61 诗人81 诗人101 名句1 名句21 名句41 名句61 名句81 名句101 近反义词1 近反义词21 近反义词41 近反义词61 近反义词81 近反义词101 造句1 造句101 造句201 造句301 造句401 造句501 造句601 字笔顺1 字笔顺21 字笔顺41 字笔顺61 字笔顺81 字笔顺101 歇后语1 谜语1 谜语11 谜语21 文言文1 文言文2 文言文3 百家姓1 百家姓2 百家姓3
汉语词典
词语
当前位置:首页汉语词典 宿夕
宿
sù xī

【拼音】:sù xī

【注音】:ㄙㄨˋㄒ一

【结构】:宿(上下结构)夕(独体结构)

【简体】:宿夕

【繁体】:宿夕

字义分解
宿夕的解释
词语解释
犹旦夕。比喻短时间内。宿夕[sùxī]⒈犹旦夕。比喻短时间内。
基础解释
犹旦夕。比喻短时间内。
引证解释
⒈犹旦夕。比喻短时间内。引《战国策·赵策三》:“内无孟賁之威,荆庆之断,外无弓弩之御,不出宿夕,人必危之矣。”《史记·吴王濞列传》:“吴王不肖,有宿夕之忧,不敢自外,使喻其驩心。”宋方凤《物异考·木异》:“灵帝时有两樗树,皆高四尺,其一株宿夕忽暴长丈餘。”
网络解释
宿夕《战国策·赵策三》:“内无孟贲之威,荆庆之断,外无弓弩之御,不出宿夕,人必危之矣。”《史记·吴王濞列传》:“吴王不肖,有宿夕之忧,不敢自外,使喻其驩心。”宋方凤《物异考·木异》:“灵帝时有两樗树,皆高四尺,其一株宿夕忽暴长丈馀。”
综合释义
犹旦夕。比喻短时间内。《战国策·赵策三》:“内无孟賁之威,荆庆之断,外无弓弩之御,不出宿夕,人必危之矣。”《史记·吴王濞列传》:“吴王不肖,有宿夕之忧,不敢自外,使喻其驩心。”宋方凤《物异考·木异》:“灵帝时有两樗树,皆高四尺,其一株宿夕忽暴长丈餘。”旦夕。形容时间极短。《史记.卷一零六.吴王濞传》:「吴王不肖,有宿夕之忧。」
网友释义
sùxīㄙㄨˋㄒㄧ宿夕犹旦夕。比喻短时间内。《战国策·赵策三》:“内无孟贲之威,荆庆之断,外无弓弩之御,不出宿夕,人必危之矣。”《史记·吴王濞列传》:“吴王不肖,有宿夕之忧,不敢自外,使喻其驩心。”宋方凤《物异考·木异》:“灵帝时有两樗树,皆高四尺,其一株宿夕忽暴长丈馀。”
汉语大词典
犹旦夕。比喻短时间内。《战国策·赵策三》:“内无孟贲之威,荆庆之断,外无弓弩之御,不出宿夕,人必危之矣。”《史记·吴王濞列传》:“吴王不肖,有宿夕之忧,不敢自外,使喻其驩心。”宋方凤《物异考·木异》:“灵帝时有两樗树,皆高四尺,其一株宿夕忽暴长丈馀。”
国语辞典
旦夕。形容时间极短。宿夕[sùxì]⒈旦夕。形容时间极短。引《史记·卷一〇六·吴王濞传》:「吴王不肖,有宿夕之忧。」
辞典修订版
旦夕。形容时间极短。《史记.卷一零六.吴王濞传》:「吴王不肖,有宿夕之忧。」
其他释义
1.犹旦夕。比喻短时间内。
宿夕造句
1.当爱情变成抓不住的水离开便成为其唯一的表情。勇敢的离开就像风筝那样飞向蓝得那么灼热的天。即便没有归宿,夕阳如血彼岸花开得妖艳当美景都重叠视线丢了焦点风景已远去,留下的只是沿途那些过去,再见遗忘。手心纠缠的曲线有生之年狭路相逢不过流年。
宿夕相关知识
相关成语
相关词语
相关诗词

相关推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