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1 字21 字41 字61 字81 字101 成语1 成语21 成语41 成语61 成语81 成语101 词语1 词语101 词语201 词语301 词语401 词语501 词语601 单词1 单词21 单词41 单词61 单词81 单词101 诗词1 诗词101 诗词201 诗词301 诗词401 诗词501 诗词601 诗人1 诗人21 诗人41 诗人61 诗人81 诗人101 名句1 名句21 名句41 名句61 名句81 名句101 近反义词1 近反义词21 近反义词41 近反义词61 近反义词81 近反义词101 造句1 造句101 造句201 造句301 造句401 造句501 造句601 字笔顺1 字笔顺21 字笔顺41 字笔顺61 字笔顺81 字笔顺101 歇后语1 谜语1 谜语11 谜语21 文言文1 文言文2 文言文3 百家姓1 百家姓2 百家姓3
汉语词典
词语
当前位置:首页汉语词典 家给人足
jiā jǐ rén zú

【拼音】:jiā jǐ rén zú

【简体】:家给人足

【繁体】:家給人足

字义分解
家给人足的解释
词语解释
⒈ 家家丰衣足食。英:homeshaveadequatesuppliesandpeopleliveincontentment;allliveinplenty;bewell-to-do;withampleofsupport;witheachfamilyforandeverypersonwell-fedandwell-elothed;家给人足[jiājǐrénzú]⒈家家丰衣足食。英homeshaveadequatesuppliesandpeopleliveincontentment;allliveinplenty;bewell-to-do;withampleofsupport;witheachfamilyforandeverypersonwell-fedandwell-elothed;
基础解释
家家户户丰衣足食。
引证解释
⒈ 家家富足,人人饱暖。引:《史记·商君列传》:“﹝初令﹞行之十年,秦民大説,道不拾遗,山无盗贼,家给人足。”汉桓宽《盐铁论·错币》:“故人主积其食,守其用,制其有餘,调其不足,禁溢羡,厄利涂,然后百姓可家给人足也。”宋苏轼《司马温公神道碑》:“知天意与上合,庶几復见至治之成,家给人足,刑措不用,如咸平、景德间也。”清唐甄《潜书·恤孤》:“以人譬苗,以雨譬政,若使四海之民,家给人足,衣食饱暖……亦奚待於育婴堂哉?”孙中山《同盟会宣言》:“肇造社会的国家,俾家给人足,四海之内,无一夫不获其所。”⒈家家富足,人人饱暖。引《史记·商君列传》:“﹝初令﹞行之十年,秦民大説,道不拾遗,山无盗贼,家给人足。”汉桓宽《盐铁论·错币》:“故人主积其食,守其用,制其有餘,调其不足,禁溢羡,厄利涂,然后百姓可家给人足也。”宋苏轼《司马温公神道碑》:“知天意与上合,庶几復见至治之成,家给人足,刑措不用,如咸平、景德间也。”清唐甄《潜书·恤孤》:“以人譬苗,以雨譬政,若使四海之民,家给人足,衣食饱暖……亦奚待於育婴堂哉?”孙中山《同盟会宣言》:“肇造社会的国家,俾家给人足,四海之内,无一夫不获其所。”
综合释义
家家衣食充裕,人人生活富足。五谷丰登,~,一连十余年都是丰收年岁。◎清·西周生《醒世姻缘》第九十回
汉语大词典
家家富足,人人饱暖。《史记·商君列传》:“﹝初令﹞行之十年,秦民大说,道不拾遗,山无盗贼,家给人足。”汉桓宽《盐铁论·错币》:“故人主积其食,守其用,制其有馀,调其不足,禁溢羡,厄利涂,然后百姓可家给人足也。”宋苏轼《司马温公神道碑》:“知天意与上合,庶几复见至治之成,家给人足,刑措不用,如咸平、景德间也。”清唐甄《潜书·恤孤》:“以人譬苗,以雨譬政,若使四海之民,家给人足,衣食饱暖……亦奚待于育婴堂哉?”孙中山《同盟会宣言》:“肇造社会的国家,俾家给人足,四海之内,无一夫不获其所。”
国语辞典
⒈ 家家丰衣足食,人人生活富足。也作「户给人足」、「家给民足」、「人给家足」。引:《史记·卷六八·商君传》:「道不拾遗,山无盗贼,家给人足。」《晋书·卷六六·陶侃传》:「是以百姓勤于农殖,家给人足。」反民不聊生家给人足[jiājǐrénzú]⒈家家丰衣足食,人人生活富足。也作「户给人足」、「家给民足」、「人给家足」。引《史记·卷六八·商君传》:「道不拾遗,山无盗贼,家给人足。」《晋书·卷六六·陶侃传》:「是以百姓勤于农殖,家给人足。」反民不聊生成语解释家给人足
辞典修订版
家家丰衣足食,人人生活富足。《史记.卷六八.商君传》:「道不拾遗,山无盗贼,家给人足。」《晋书.卷六六.陶侃传》:「是以百姓勤于农殖,家给人足。」也作「户给人足」、「家给民足」、「人给家足」。
成语词典版
修订本参考资料:家家丰衣足食,人人生活富足。史记˙卷六十八˙商君传:道不拾遗,山无盗贼,家给人足。晋书˙卷六十六˙陶侃传:是以百姓勤于农殖,家给人足。亦作户给人足?家给民足?人给家足。
其他释义
家家衣食充裕,人人生活富足。
出处
《淮南子·本经训》:“衣食有余;家给人足”。
近反义词
家给人足造句
1.近年来,农村基本上达到了家给人足
2.顺天府的百姓经历过数年的战乱,今年终于盼来了家给人足的好年景,大家何尝不希望来年还是丰年,更盼望年年都是丰年。
3.富裕起来的农村呈现出一派家给人足的兴旺景象。
4.又与百姓约法三章,薄赋税,卑宫室,留心政事,优礼敬老,崇尚儒学,缓和了胡汉之间的矛盾,人民安居乐业,关西家给人足
5.如今咱村里,户户家给人足,家家安居乐业。
6.时和年丰,家给人足,从各方面给闽人带来了福祉。
7.承平之世,家给人足,趾高气扬,泱泱乎表海之雄风。
8.恭谨节俭,以济斯民,数十载而不变,家给人足,无不殷富,诗书所美,难以过也。
9.文景继统,不改高祖之政,务在养民,恭谨节俭,以济斯民,数十载而不变,家给人足,无不殷富,诗书所美,难以过也。
10.古来圣君贤相讲富强之道者,率皆重农抑商,不务尽山泽之利,盖所称为极治者,亦曰上下相安,家给人足,足以备预不虞而已。
家给人足相关知识
相关成语
相关词语
相关诗词

相关推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