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1 字21 字41 字61 字81 字101 成语1 成语21 成语41 成语61 成语81 成语101 词语1 词语101 词语201 词语301 词语401 词语501 词语601 单词1 单词21 单词41 单词61 单词81 单词101 诗词1 诗词101 诗词201 诗词301 诗词401 诗词501 诗词601 诗人1 诗人21 诗人41 诗人61 诗人81 诗人101 名句1 名句21 名句41 名句61 名句81 名句101 近反义词1 近反义词21 近反义词41 近反义词61 近反义词81 近反义词101 造句1 造句101 造句201 造句301 造句401 造句501 造句601 字笔顺1 字笔顺21 字笔顺41 字笔顺61 字笔顺81 字笔顺101 歇后语1 谜语1 谜语11 谜语21 文言文1 文言文2 文言文3 百家姓1 百家姓2 百家姓3
汉语词典
词语
当前位置:首页汉语词典 父母之命,媒妁之言
fù mǔ

【拼音】:fù mǔ

【繁体】:父母之命,媒妁之言

【拼音】:fù mǔ zhī mìng méi shuò zhī yán

字义分解
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解释
词语解释
⒈ 媒妁:婚姻介绍者。旧指儿女婚姻须由父母作主,并经媒人介绍。⒈媒妁:婚姻介绍者。旧指儿女婚姻须由父母作主,并经媒人介绍。
网友释义
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俗语,指儿女婚姻须由父母作主,并经媒人介绍。出自汤显祖《还魂记·婚走》。
国语辞典
⒈ 儿女的婚姻须由父母作主,经媒人介绍。引:《孟子·滕文公下》:「不待父母之命,媒妁之言,钻穴隙相窥,逾墙相从,则父母国人皆贱之。」明·汤显祖《还魂记·第三六出》:「秀才,可记的古书云:『必待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父母之命,媒妁之言[fùmǔzhīmìngméishuòzhīyán]⒈儿女的婚姻须由父母作主,经媒人介绍。引《孟子·滕文公下》:「不待父母之命,媒妁之言,钻穴隙相窥,逾墙相从,则父母国人皆贱之。」明·汤显祖《还魂记·第三六出》:「秀才,可记的古书云:『必待父母之命,媒妁之言。』」
辞典修订版
儿女的婚姻须由父母作主,经媒人介绍。《孟子.滕文公下》:「不待父母之命,媒妁之言,钻穴隙相窥,踰墙相从,则父母国人皆贱之。」明.汤显祖《还魂记.第三六出》:「秀才,可记的古书云:『必待父母之命,媒妁之言。』」
成语词典版
修订本参考资料:儿女的婚姻须由父母作主,经媒人介绍。孟子.滕文公下:「不待父母之命,媒妁之言,钻穴隙相窥,踰墙相从,则父母国人皆贱之。」明.汤显祖.还魂记.第三十六出:「秀才,可记的古书云:『必待父母之命,媒妁之言。』」
其他释义
媒妁:婚姻介绍者。旧指儿女婚姻须由父母作主,并经媒人介绍。
父母之命,媒妁之言造句
1.二八年华,奉父母之命媒妁之言有了婚嫁。
2.这事还没有跟陈三郎说,不过男大当婚,女大当嫁,本为纲常伦理,有父母之命媒妁之言足矣。
3.现代的爱情,不再执着于门当户对,不再执着于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只要是感觉对了,就可以在一起,不再纠结无数。过去的种种,早已经被时光磨灭。
4.春秋时期“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出现于庶人婚姻,是基于消解原始对偶婚影响、巩固一夫一妻制婚姻家庭的特定背景,有其进步意义。
5.举例言之,假如你持宋儒的观点,就会认为,全社会没有了再醮的寡妇,所有的女孩子都躲在家里等待“父母之命、媒妁之言”。
6.‘不待父母之命、媒妁之言,钻穴隙相窥,逾墙相从,则父母、国人皆践之。
7.不待父母之命,媒妁之言,钻穴隙相窥,逾墙相从,则父母、国人皆贼之。
8.嗨哟,我说修文,出去上了一年的军校,你长本事了是不是?你结婚是你自己的事呀?这是我们沈家的大事,讲究的就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
9.席俊迈忍不住笑了出来说道:“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估计现在阿富带。
10.许多婚姻还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
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相关知识
相关成语
相关词语
相关诗词
相关歇后语

相关推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