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1 字21 字41 字61 字81 字101 成语1 成语21 成语41 成语61 成语81 成语101 词语1 词语101 词语201 词语301 词语401 词语501 词语601 单词1 单词21 单词41 单词61 单词81 单词101 诗词1 诗词101 诗词201 诗词301 诗词401 诗词501 诗词601 诗人1 诗人21 诗人41 诗人61 诗人81 诗人101 名句1 名句21 名句41 名句61 名句81 名句101 近反义词1 近反义词21 近反义词41 近反义词61 近反义词81 近反义词101 造句1 造句101 造句201 造句301 造句401 造句501 造句601 字笔顺1 字笔顺21 字笔顺41 字笔顺61 字笔顺81 字笔顺101 歇后语1 谜语1 谜语11 谜语21 文言文1 文言文2 文言文3 百家姓1 百家姓2 百家姓3
汉语词典
词语
当前位置:首页汉语词典 录囚
lù qiú

【拼音】:lù qiú

【繁体】:錄囚

【拼音】:lù qiú

字义分解
录囚的解释
网友释义
录囚亦称虑囚。中国封建时代由皇帝或有关官吏讯察囚犯并决定可否原宥的制度。此制始于汉代。《汉书·何武传》记载,何武有“行部录囚徒。”颜师古日:“省录之,知其情状有冤滞与不也。”(《汉书·隽不疑传》注)《后汉书·寒朗传》载,东汉明帝“车驾自章洛阳狱录囚徒,理出千余人。”魏、晋、隋、唐、宋等各有录囚之制。《新唐书·刑法志》载:太宗于贞观六年,“亲录囚徒,阂死罪者三百九十人,纵之还家”。《宋史·刑法志》:“天子岁自录京师系囚,畿内则遣使”。录囚也是主管长官的职责,并有严格的期限。唐代由大理寺掌。还有监察御史巡行地方录囚。明清时皇帝一般不再亲自录囚。
辞典修订版
省察囚犯是否有冤情,而加以记录。《汉书.卷八六.何武传》:「及武为刺史,行部录囚徒,有所举以属郡。」
高级汉语词典
审讯登录囚犯的罪状
录囚相关知识
相关成语
相关词语
相关诗词

相关推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