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1 字21 字41 字61 字81 字101 成语1 成语21 成语41 成语61 成语81 成语101 词语1 词语101 词语201 词语301 词语401 词语501 词语601 单词1 单词21 单词41 单词61 单词81 单词101 诗词1 诗词101 诗词201 诗词301 诗词401 诗词501 诗词601 诗人1 诗人21 诗人41 诗人61 诗人81 诗人101 名句1 名句21 名句41 名句61 名句81 名句101 近反义词1 近反义词21 近反义词41 近反义词61 近反义词81 近反义词101 造句1 造句101 造句201 造句301 造句401 造句501 造句601 字笔顺1 字笔顺21 字笔顺41 字笔顺61 字笔顺81 字笔顺101 歇后语1 谜语1 谜语11 谜语21 文言文1 文言文2 文言文3 百家姓1 百家姓2 百家姓3
汉语词典
词语
当前位置:首页汉语词典 法尘
fǎ chén

【拼音】:fǎ chén

【注音】:ㄈㄚˇㄔㄣˊ

【结构】:法(左右结构)尘(上下结构)

【繁体】:法塵

字义分解
法尘的解释
词语解释
佛教语。六尘之一。意根所对之境,能产生意识。法尘[fǎchén]⒈佛教语。六尘之一。意根所对之境,能产生意识。
引证解释
⒈佛教语。六尘之一。意根所对之境,能产生意识。引《楞严经》卷一:“纵灭一切见闻觉知,内守幽閒,犹为法尘分别影事。”《法苑珠林》卷八八:“意识独缘之境名曰法尘。”宋苏轼《水陆法像赞·一切常住达摩耶众》:“以意为根,是谓法尘。”宋洪迈《容斋五笔·八种经典》:“空法尘,依佛智,莫过於《般若波罗密多心经》。”
网络解释
法尘法尘,六尘之一。法尘是意根所缘的境界,意根对前五根所缘的境界,分辨好丑,而起善恶诸法,是名法尘。
综合释义
佛教语。六尘之一。意根所对之境,能产生意识。《楞严经》卷一:“纵灭一切见闻觉知,内守幽閒,犹为法尘分别影事。”《法苑珠林》卷八八:“意识独缘之境名曰法尘。”宋苏轼《水陆法像赞·一切常住达摩耶众》:“以意为根,是谓法尘。”宋洪迈《容斋五笔·八种经典》:“空法尘,依佛智,莫过於《般若波罗密多心经》。”法尘[fǎchén]
汉语大词典
佛教语。六尘之一。意根所对之境,能产生意识。《楞严经》卷一:“纵灭一切见闻觉知,内守幽閒,犹为法尘分别影事。”《法苑珠林》卷八八:“意识独缘之境名曰法尘。”宋苏轼《水陆法像赞·一切常住达摩耶众》:“以意为根,是谓法尘。”宋洪迈《容斋五笔·八种经典》:“空法尘,依佛智,莫过于《般若波罗密多心经》。”
其他释义
1.佛教语。六尘之一。意根所对之境,能产生意识。
法尘造句
1.若于佛法升平常想,于自己升殊胜想,则幻法中见非法,尘劳中别见虚妄。
2.当然还顺便打听了法尘,知道他是个修道界的废物,他觉着自己不会输给一个废物,何况看昨天月儿仙子的样子分明就是属意自己的。
3.香尘,4、味尘,5、触尘,6、法尘;六识:1、眼识,耳识,3、鼻识,4、舌识,5、身识,6、意识。(www.chazidian.com/zj-63275/造句网)
4.声尘,香尘,4、味尘,5、触尘,6、法尘;六识:1、眼识,2、耳识,鼻识,4、舌识,5、身识,6、意识。
5.香尘,4、味尘,5、触尘,6、法尘;六识:1、眼识,耳识,3、鼻识,4、舌识,5、身识,6、意识。(查字典www.chazidian.com/zj-63275/造句网)
法尘相关知识
相关成语
相关词语
相关诗词

相关推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