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1 字21 字41 字61 字81 字101 成语1 成语21 成语41 成语61 成语81 成语101 词语1 词语101 词语201 词语301 词语401 词语501 词语601 单词1 单词21 单词41 单词61 单词81 单词101 诗词1 诗词101 诗词201 诗词301 诗词401 诗词501 诗词601 诗人1 诗人21 诗人41 诗人61 诗人81 诗人101 名句1 名句21 名句41 名句61 名句81 名句101 近反义词1 近反义词21 近反义词41 近反义词61 近反义词81 近反义词101 造句1 造句101 造句201 造句301 造句401 造句501 造句601 字笔顺1 字笔顺21 字笔顺41 字笔顺61 字笔顺81 字笔顺101 歇后语1 谜语1 谜语11 谜语21 文言文1 文言文2 文言文3 百家姓1 百家姓2 百家姓3
汉语词典
词语
当前位置:首页汉语词典 辽宁大鼓
liáo níng dà gǔ

【拼音】:liáo níng dà gǔ

【注音】:ㄌ一ㄠˊㄋ一ㄥˊㄉㄚˋㄍㄨˇ

【繁体】:遼寧大鼓

字义分解
辽宁大鼓的解释
词语解释
也称东北大鼓。旧称奉天大鼓。曲艺的一种。流行于东北各地。约有一百多年历史。在发展过程中吸收了京韵大鼓﹑乐亭大鼓﹑唐山大鼓的曲调。由一人击鼓板演唱,二三人伴奏,乐器有三弦﹑四胡等。在流行过程中,形成多种流派:奉天调流行于沈阳﹑辽阳;南城调流行于营口﹑海城;西城调流行于北镇﹑黑山;还有东城调﹑北城调。传统曲目有《忆真妃》﹑《响马传》﹑《蝴蝶杯》﹑《宝玉探病》﹑《孟姜女寻夫》等。辽宁大鼓[liáoníngdàgǔ]⒈也称东北大鼓。旧称奉天大鼓。曲艺的一种。流行于东北各地。约有一百多年历史。在发展过程中吸收了京韵大鼓、乐亭大鼓、唐山大鼓的曲调。由一人击鼓板演唱,二三人伴奏,乐器有三弦、四胡等。在流行过程中,形成多种流派:奉天调流行于沈阳、辽阳;南城调流行于营口、海城;西城调流行于北镇、黑山;还有东城调、北城调。传统曲目有《忆真妃》、《响马传》、《蝴蝶杯》、《宝玉探病》、《孟姜女寻夫》等。
基础解释
也称东北大鼓。旧称奉天大鼓。
引证解释
⒈也称东北大鼓。旧称奉天大鼓。曲艺的一种。流行于东北各地。约有一百多年历史。在发展过程中吸收了京韵大鼓、乐亭大鼓、唐山大鼓的曲调。由一人击鼓板演唱,二三人伴奏,乐器有三弦、四胡等。在流行过程中,形成多种流派:奉天调流行于沉阳、辽阳;南城调流行于营口、海城;西城调流行于北镇、黑山;还有东城调、北城调。传统曲目有《忆真妃》、《响马传》、《蝴蝶杯》、《宝玉探病》、《孟姜女寻夫》等。
网络解释
辽宁大鼓辽宁大鼓也叫东北大鼓.是一种传统戏曲剧种。主要流行于中国东北即辽宁、吉林、黑龙江三省的曲艺鼓书暨鼓曲形式,因一度盛行于沈阳,而沈阳于清末曾设奉天府,故曾有'奉天大鼓'之称。民国十八年奉天省改称辽宁省后,又曾称作'辽宁大鼓'。辽宁大鼓约形成于清代中期,最初的表演形式是演唱者一人操小三弦自行伴奏说唱,并在腿上绑缚'节子板'击节,也叫'弦子书'。后发展成一人自击书鼓和简板演,另有人操大三弦等专司伴奏,说唱表演采用东北方音。
综合释义
也称东北大鼓。旧称奉天大鼓。曲艺的一种。流行于东北各地。约有一百多年历史。在发展过程中吸收了京韵大鼓﹑乐亭大鼓﹑唐山大鼓的曲调。由一人击鼓板演唱,二三人伴奏,乐器有三弦﹑四胡等。在流行过程中,形成多种流派奉天调流行于沈阳﹑辽阳;南城调流行于营口﹑海城;西城调流行于北镇﹑黑山;还有东城调﹑北城调。传统曲目有《忆真妃》﹑《响马传》﹑《蝴蝶杯》﹑《宝玉探病》﹑《孟姜女寻夫》等。
汉语大词典
也称东北大鼓。旧称奉天大鼓。曲艺的一种。流行于东北各地。约有一百多年历史。在发展过程中吸收了京韵大鼓、乐亭大鼓、唐山大鼓的曲调。由一人击鼓板演唱,二三人伴奏,乐器有三弦、四胡等。在流行过程中,形成多种流派:奉天调流行于沈阳、辽阳;南城调流行于营口、海城;西城调流行于北镇、黑山;还有东城调、北城调。传统曲目有《忆真妃》、《响马传》、《蝴蝶杯》、《宝玉探病》、《孟姜女寻夫》等。
其他释义
1.也称东北大鼓。旧称奉天大鼓。曲艺的一种。流行于东北各地。约有一百多年历史。在发展过程中吸收了京韵大鼓﹑乐亭大鼓﹑唐山大鼓的曲调。由一人击鼓板演唱,二三人伴奏,乐器有三弦﹑四胡等。在流行过程中,形成多种流派:奉天调流行于沈阳﹑辽阳;南城调流行于营口﹑海城;西城调流行于北镇﹑黑山;还有东城调﹑北城调。传统曲目有《忆真妃》﹑《响马传》﹑《蝴蝶杯》﹑《宝玉探病》﹑《孟姜女寻夫》等。
辽宁大鼓相关知识
相关成语
相关词语
相关歇后语

相关推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