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1 字21 字41 字61 字81 字101 成语1 成语21 成语41 成语61 成语81 成语101 词语1 词语101 词语201 词语301 词语401 词语501 词语601 单词1 单词21 单词41 单词61 单词81 单词101 诗词1 诗词101 诗词201 诗词301 诗词401 诗词501 诗词601 诗人1 诗人21 诗人41 诗人61 诗人81 诗人101 名句1 名句21 名句41 名句61 名句81 名句101 近反义词1 近反义词21 近反义词41 近反义词61 近反义词81 近反义词101 造句1 造句101 造句201 造句301 造句401 造句501 造句601 字笔顺1 字笔顺21 字笔顺41 字笔顺61 字笔顺81 字笔顺101 歇后语1 谜语1 谜语11 谜语21 文言文1 文言文2 文言文3 百家姓1 百家姓2 百家姓3
成语大全
成语
当前位置:首页成语大全 本固邦宁
běn gù bāng níng

【拼音】: běn gù bāng níng

【常用程度】:  常用成语

【字数】:  四字成语

【繁体】:  本固邦寍

【注音】:  ㄅㄣˇ ㄍㄨˋ ㄅㄤ ㄋ一ㄥˊ

【简拼】:  BGBN

【结构】:  联合式成语

【年代】:  古代成语

【感情色彩】:  中性成语

字义分解
成语解释
成语解释
指人民安居乐业则国家太平。 《书 五子之歌》:“民惟邦本,本固邦宁。”孔传:“言人君当固民以安国。” 本固邦宁作宾语、定语;用于劝谏。 自古道,立国基,民为邦本;衣食足,知荣辱,本固邦宁。京剧《串龙珠》
成语接龙
成语造句更多 >>
1、回顾历史,我们发现与“官本位”并行不悖的是“民本思想”,如《尚书》中的“民惟邦本,本固邦宁”,孟子的“民为重,社稷次之,君为轻”等。
2、中国自古有“岁稔年丰”、“强本节用”的传统,农业从来就是立国之本,所谓本固邦宁,也因此,“不稼不穑”多遭诟病。
3、在这些思想的基础上才概括成“民惟邦本,本固邦宁”的经典表述。
4、张维为中国人有“民惟邦本,本固邦宁”的古训,这种民本主义观念是中国人数千年治国理政的核心价值,也是一个可以操作的思路和经验。
5、早在杰斐逊或林肯诞生的几千年前,就有一位中国圣贤写道:"民可近,不可下。民惟邦本,本固邦宁。"。
6、民可近,不可下。民惟邦本,本固邦宁
7、“民惟邦本,本固邦宁”“民心似秤,民意如山”“得民心者得天下,逆民心者失天下”,这是一条亘古不变的历史定律。 
8、民为邦本,本固邦宁,伤民则天下危矣!
9、“民为邦本,本固邦宁”“民为贵,君为轻”“水可载舟,亦可覆舟”,这些思想无不说明了人民群众的极端重要性。
10、关于民为邦本,本固邦宁的思想。
成语故事

夏朝时期,禹的孙子太康即位,他荒淫无度,百姓为之悲哀,他到洛水南面去打猎,穷国君主羿趁机篡夺了夏国的政权。太康的弟弟做《五子之歌》:“皇祖有训,民可近不可下。民惟邦本,本固邦宁。” 中康起兵恢复了夏国

本固邦宁相关知识
相关成语
相关词语
相关诗词

相关推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