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1 字21 字41 字61 字81 字101 成语1 成语21 成语41 成语61 成语81 成语101 词语1 词语101 词语201 词语301 词语401 词语501 词语601 单词1 单词21 单词41 单词61 单词81 单词101 诗词1 诗词101 诗词201 诗词301 诗词401 诗词501 诗词601 诗人1 诗人21 诗人41 诗人61 诗人81 诗人101 名句1 名句21 名句41 名句61 名句81 名句101 近反义词1 近反义词21 近反义词41 近反义词61 近反义词81 近反义词101 造句1 造句101 造句201 造句301 造句401 造句501 造句601 字笔顺1 字笔顺21 字笔顺41 字笔顺61 字笔顺81 字笔顺101 歇后语1 谜语1 谜语11 谜语21 文言文1 文言文2 文言文3 百家姓1 百家姓2 百家姓3
汉语词典
词语
当前位置:首页汉语词典 元府
yuán fǔ

【拼音】:yuán fǔ

【注音】:ㄩㄢˊㄈㄨˇ

【结构】:元(上下结构)府(半包围结构)

字义分解
元府的解释
词语解释
中医学名词,即汗毛孔。元府[yuánfǔ]⒈中医学名词,即汗毛孔。
引证解释
⒈中医学名词,即汗毛孔。引《医宗金鉴·张仲景<伤寒论·太阳病上>》“桂枝加附子汤方”集解引柯琴曰:“要之,发汗之剂,用桂枝不当,则阳陷於里者多;用麻黄不当,则阳亡於外者多。因桂枝汤有芍药而无麻黄,故虽汗大出而元府尚能自闭,多不致亡阳於外耳。”
网络解释
元府中医学名词,即汗毛孔。《医宗金鉴·张仲景》“桂枝加附子汤方”集解引柯琴曰:“要之,发汗之剂,用桂枝不当,则阳陷於里者多;用麻黄不当,则阳亡於外者多。因桂枝汤有芍药而无麻黄,故虽汗大出而元府尚能自闭,多不致亡阳於外耳。”
综合释义
中医学名词,即汗毛孔。《医宗金鉴·张仲景<伤寒论·太阳病上>》“桂枝加附子汤方”集解引柯琴曰:“要之,发汗之剂,用桂枝不当,则阳陷於里者多;用麻黄不当,则阳亡於外者多。因桂枝汤有芍药而无麻黄,故虽汗大出而元府尚能自闭,多不致亡阳於外耳。”
汉语大词典
中医学名词,即汗毛孔。《医宗金鉴·张仲景〈伤寒论·太阳病上〉》“桂枝加附子汤方”集解引柯琴曰:“要之,发汗之剂,用桂枝不当,则阳陷于里者多;用麻黄不当,则阳亡于外者多。因桂枝汤有芍药而无麻黄,故虽汗大出而元府尚能自闭,多不致亡阳于外耳。”
其他释义
1.中医学名词,即汗毛孔。
元府造句
1.如资州的“聚书楼”与“博雅堂”,建康府的“紬书阁”,庆元府的“重楼”,扬州的“藏书楼”等等。
2.宋军中路军自辽宁路咸平府出发,一路向北,先后攻克残元蒙军驻守的开元府等地,军抵会宁城下。
3.济南是历史文化名城,老街巷林立,古民居众多,这本是丰富的旅游资源,却遭遇“谢绝参观”的尴尬,状元府甚至将文物保护单位的牌子移到院内。
4.这位钱建的谋主,本不过寒门一子弟,昔日也在兴元府里做过刀笔吏,只是触怒了上官而被迫出走,投到了钱建的手下。
5.目前,已建成5万平方米的缙云广场,正在修建文化大盘状元府第和朝阳小学新校,建设北碚最繁华的嘉陵风情步行街和四星级温泉度假酒店,构筑花团锦簇幽雅舒适的高尚社区,为风景如画的北碚锦上添花。
6.宋军中路军自辽宁路咸平府出发,一路向北,先后攻克残元蒙军驻守的开元府(吉林农安)等地,军抵会宁城下。
7.这位钱建的谋主,本不过寒门一子弟,昔日也在兴元府里做过刀笔吏,只是触怒了上官而被迫出走,投到了钱建的手下。[查字典www.chazidian.com造句元府造句]
8.这位钱建的谋主,本不过寒门一子弟,昔日也在兴元府里做过刀笔吏,只是触怒了上官而被迫出走,投到了钱建的手下。[https://www.chazidian.com/zj-159816/查字典元府造句]
元府相关知识
相关成语
相关词语
相关诗词
相关诗词

相关推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