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1 字21 字41 字61 字81 字101 成语1 成语21 成语41 成语61 成语81 成语101 词语1 词语101 词语201 词语301 词语401 词语501 词语601 单词1 单词21 单词41 单词61 单词81 单词101 诗词1 诗词101 诗词201 诗词301 诗词401 诗词501 诗词601 诗人1 诗人21 诗人41 诗人61 诗人81 诗人101 名句1 名句21 名句41 名句61 名句81 名句101 近反义词1 近反义词21 近反义词41 近反义词61 近反义词81 近反义词101 造句1 造句101 造句201 造句301 造句401 造句501 造句601 字笔顺1 字笔顺21 字笔顺41 字笔顺61 字笔顺81 字笔顺101 歇后语1 谜语1 谜语11 谜语21 文言文1 文言文2 文言文3 百家姓1 百家姓2 百家姓3
汉语词典
词语
当前位置:首页汉语词典 非罪
fēi zuì

【拼音】:fēi zuì

【注音】:ㄈㄟㄗㄨㄟˋ

【结构】:非(独体结构)罪(上下结构)

字义分解
非罪的解释
词语解释
1.强加之罪﹔无罪。非罪[fēizuì]⒈强加之罪;无罪。
基础解释
强加之罪﹔无罪。
引证解释
⒈强加之罪;无罪。引《管子·明法》:“是以忠臣死於非罪,而邪臣起於非功。”《后汉书·袁绍传》:“操因睚眦,被以非罪,篣楚并兼,五毒俱至。”唐李华《寄赵七侍御》诗:“纬卿陷非罪,折我昆吾锋。”《太平广记》卷一六八引五代范资《玉堂闲话·发冢盗》:“虽自知非罪,而受箠楚不禁,遂令骨肉伪造此赃,希其一死。”
网络解释
非罪不获罪。
综合释义
强加之罪;无罪。《管子·明法》:“是以忠臣死於非罪,而邪臣起於非功。”《后汉书·袁绍传》:“操因睚眦,被以非罪,篣楚并兼,五毒俱至。”唐李华《寄赵七侍御》诗:“纬卿陷非罪,折我昆吾锋。”《太平广记》卷一六八引五代范资《玉堂闲话·发冢盗》:“虽自知非罪,而受箠楚不禁,遂令骨肉伪造此赃,希其一死。”
汉语大词典
强加之罪;无罪。《管子·明法》:“是以忠臣死于非罪,而邪臣起于非功。”《后汉书·袁绍传》:“操因睚眦,被以非罪,篣楚并兼,五毒俱至。”唐李华《寄赵七侍御》诗:“纬卿陷非罪,折我昆吾锋。”《太平广记》卷一六八引五代范资《玉堂闲话·发冢盗》:“虽自知非罪,而受箠楚不禁,遂令骨肉伪造此赃,希其一死。”
非罪造句
1.在这个时代,人命贱如狗,无论出身贫贱富贵,似乎都是死路一条,富者获死于非罪,贫者瘐毙于徙途,即或幸免者,也难逃蹂躏践踏的虎狼之军,洛阳更是首当其冲。
2.限定罪与非罪的“情节严重”这一概括性构成要件,这三个方面都会与罪刑法定准绳中的明白性发作抵触。
3.而初犯可能应当是指行为人实施危害行为之后,当行为的社会危害程度处于罪与非罪的边缘时,以行为人的危险性来确定行为是否构成犯罪的可能。
4.判断罪与非罪是刑事审判中最重要、最基本的环节。
5.学者们也在罪与非罪的问题上展开了激烈的讨论,本文主要分析了去年在武汉审理的一起非法经营案,从犯罪的特征、具体的犯罪构成的角度对这一案例谈一下自己的看法。
6.这似乎有一点矛盾,明知不好,还要灾梨祸枣,岂非罪过?然而,想想也就释然,再怎么差,也是呕心沥血的作品。
7.由于有关身份犯刑法理论本身的分歧以及司法实践中耿证困难等原因,对于受贿中各种家属参与行为的罪与非罪一直存在争议。
8.如何准确把握犯罪行为的社会危害性是正确区分罪与非罪、罪轻与罪重的重要环节,是实现“罪刑均衡”的前提。
9.罪过是行为人负刑事责任的主观基础,在犯罪构成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是区别罪与非罪、此罪与彼罪的界限。
10.欢乐一定要证明它是非罪恶的,然后再计算它并不过量。
非罪相关知识
相关成语
相关词语
相关诗词

相关推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