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1 字21 字41 字61 字81 字101 成语1 成语21 成语41 成语61 成语81 成语101 词语1 词语101 词语201 词语301 词语401 词语501 词语601 单词1 单词21 单词41 单词61 单词81 单词101 诗词1 诗词101 诗词201 诗词301 诗词401 诗词501 诗词601 诗人1 诗人21 诗人41 诗人61 诗人81 诗人101 名句1 名句21 名句41 名句61 名句81 名句101 近反义词1 近反义词21 近反义词41 近反义词61 近反义词81 近反义词101 造句1 造句101 造句201 造句301 造句401 造句501 造句601 字笔顺1 字笔顺21 字笔顺41 字笔顺61 字笔顺81 字笔顺101 歇后语1 谜语1 谜语11 谜语21 文言文1 文言文2 文言文3 百家姓1 百家姓2 百家姓3
汉语词典
词语
当前位置:首页汉语词典 盗窃
dào qiè

【拼音】:dào qiè

【注音】:ㄉㄠˋㄑ一ㄝˋ

【词性】:动词。

【结构】:盗(上下结构)窃(上下结构)

【简体】:盗窃

【繁体】:盜竊

字义分解
盗窃的解释
词语解释
盗窃dàoqiè。(1)用不合法的手段秘密地取得。盗窃[dàoqiè]⒈用不合法的手段秘密地取得。例盗窃珠宝。英steal;
基础解释
(动)用不合法的手段秘密地取得。一般指比较重要或贵重的东西:~情报。[近]偷盗。
引证解释
⒈亦作“盗窃”。⒉劫掠,偷窃。后专指偷窃。引《荀子·君子》:“天下晓然皆知夫盗窃之人不可以为富也。”《史记·卫将军骠骑列传》:“﹝匈奴﹞以盗窃为务。”宋苏轼《论黑肱以滥来奔》:“﹝鲁﹞招聚小国叛亡之臣,与之为盗窃之事。”明方孝孺《深虑论四》:“世之为法者莫不欲禁暴乱,贪滑、诡伪、盗窃之人,而此数者常布满海内之狱,不为少止,岂为刑罚之不重哉!”徐迟《祁连山下》六:“他很快发现,例如在第二八五洞中,有被盗窃的痕迹。”⒊盗用。引唐元稹《<白氏长庆集>序》:“其甚者有至於盗窃名姓,苟求是售,杂乱间厕,无可奈何。”宋叶适《上光宗皇帝札子》:“唐自天寳之后,大乱相乘,盗窃名字、跨据藩镇者接踵,加以世有内患,日就衰削。”浩然《艳阳天》第一二三章:“明明写的是乡党委会,这算你个人反映情况?说一句不客气的话儿,这是盗窃集体名义!”⒋非法占有。引宋洪迈《容斋随笔·五胡乱华》:“刘聪乘晋之衰,盗窃中土,身死而嗣灭。”明刘基《咏史》诗:“姦雄盗窃幸倾危,只道冥冥便可欺,想得民心思汉日,正当杨子《剧秦》时。”清鲁一同《正统论》:“帝则曰帝,王则曰王,高光崛起,李赵徬徨,魏晋盗窃,秦隋彊梁。”⒌剽窃。引《百喻经·认人为兄喻》:“犹彼外道,闻佛善语,盗窃而用,以为己有。”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文章》:“傅毅党附权门,班固盗窃父史。”唐韩愈《进学解》:“乘马从徒,安坐而食,踵常途之促促,窥陈编以盗窃。”清顾炎武《日知录·窃书》:“其盗窃所成之书,必不如元本。”⒍谦词。犹忝列。引汉蔡邕《让尚书乞在闲冗表》:“三月之中,充歷三臺,光荣昭显,非臣愚蔽不才所当盗窃,非臣碎首糜躯所能补报。”南朝梁江淹《报袁叔明书》:“僕非有轻车驃骑之略,交河云险之功,幸以盗窃文史之末,因循卜祝之间,故俛首求衣、敛眉寄食耳。”
网络解释
盗窃盗窃,是汉语词汇,汉语拼音为dàoqiè,是指以违法占有为目的,采用规避他人管控的方式,转移而侵占他人财物管控权的行为,如:宋苏轼《论黑肱以滥来奔》:“﹝鲁﹞招聚小国叛亡之臣,与之为盗窃之事。”
综合释义
亦作“盗窃”。劫掠,偷窃。后专指偷窃。《荀子·君子》:“天下晓然皆知夫盗窃之人不可以为富也。”《史记·卫将军骠骑列传》:“﹝匈奴﹞以盗窃为务。”宋苏轼《论黑肱以滥来奔》:“﹝鲁﹞招聚小国叛亡之臣,与之为盗窃之事。”明方孝孺《深虑论四》:“世之为法者莫不欲禁暴乱,贪滑、诡伪、盗窃之人,而此数者常布满海内之狱,不为少止,岂为刑罚之不重哉!”徐迟《祁连山下》六:“他很快发现,例如在第二八五洞中,有被盗窃的痕迹。”盗用。唐元稹《<白氏长庆集>序》:“其甚者有至於盗窃名姓,苟求是售,杂乱间厕,无可奈何。”宋叶适《上光宗皇帝札子》:“唐自天寳之后,大乱相乘,盗窃名字、跨据藩镇者接踵,加以世有内患,日就衰削。”浩然《艳阳天》第一二三章:“明明写的是乡党委会,这算你个人反映情况?说一句不客气的话儿,这是盗窃集体名义!”非法占有。宋洪迈《容斋随笔·五胡乱华》:“刘聪乘晋之衰,盗窃中土,身死而嗣灭。”明刘基《咏史》诗:“姦雄盗窃幸倾危,只道冥冥便可欺,想得民心思汉日,正当杨子《剧秦》时。”清鲁一同《正统论》:“帝则曰帝,王则曰王,高光崛起,李赵徬徨,魏晋盗窃,秦隋彊梁。”剽窃。《百喻经·认人为兄喻》:“犹彼外道,闻佛善语,盗窃而用,以为己有。”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文章》:“傅毅党附权门,班固盗窃父史。”唐韩愈《进学解》:“乘马从徒,安坐而食,踵常途之促促,窥陈编以盗窃。”清顾炎武《日知录·窃书》:“其盗窃所成之书,必不如元本。”谦词。犹忝列。汉蔡邕《让尚书乞在闲冗表》:“三月之中,充歷三臺,光荣昭显,非臣愚蔽不才所当盗窃,非臣碎首糜躯所能补报。”南朝梁江淹《报袁叔明书》:“僕非有轻车驃骑之略,交河云险之功,幸以盗窃文史之末,因循卜祝之间,故俛首求衣、敛眉寄食耳。”
网友释义
盗窃,是指以违法占有为目的,采用规避他人管控的方式,转移而侵占他人财物管控权的行为。
汉语大词典
亦作“盗窃”。(1).劫掠,偷窃。后专指偷窃。《荀子·君子》:“天下晓然皆知夫盗窃之人不可以为富也。”《史记·卫将军骠骑列传》:“﹝匈奴﹞以盗窃为务。”宋苏轼《论黑肱以滥来奔》:“﹝鲁﹞招聚小国叛亡之臣,与之为盗窃之事。”明方孝孺《深虑论四》:“世之为法者莫不欲禁暴乱,贪滑、诡伪、盗窃之人,而此数者常布满海内之狱,不为少止,岂为刑罚之不重哉!”徐迟《祁连山下》六:“他很快发现,例如在第二八五洞中,有被盗窃的痕迹。”(2).盗用。唐元稹《〈白氏长庆集〉序》:“其甚者有至于盗窃名姓,苟求是售,杂乱间厕,无可奈何。”宋叶适《上光宗皇帝札子》:“唐自天宝之后,大乱相乘,盗窃名字、跨据藩镇者接踵,加以世有内患,日就衰削。”浩然《艳阳天》第一二三章:“明明写的是乡党委会,这算你个人反映情况?说一句不客气的话儿,这是盗窃集体名义!”(3).非法占有。宋洪迈《容斋随笔·五胡乱华》:“刘聪乘晋之衰,盗窃中土,身死而嗣灭。”明刘基《咏史》诗:“奸雄盗窃幸倾危,只道冥冥便可欺,想得民心思汉日,正当杨子《剧秦》时。”清鲁一同《正统论》:“帝则曰帝,王则曰王,高光崛起,李赵徬徨,魏晋盗窃,秦隋彊梁。”(4).剽窃。《百喻经·认人为兄喻》:“犹彼外道,闻佛善语,盗窃而用,以为己有。”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文章》:“傅毅党附权门,班固盗窃父史。”唐韩愈《进学解》:“乘马从徒,安坐而食,踵常途之促促,窥陈编以盗窃。”清顾炎武《日知录·窃书》:“其盗窃所成之书,必不如元本。”(5).谦词。犹忝列。汉蔡邕《让尚书乞在闲冗表》:“三月之中,充历三台,光荣昭显,非臣愚蔽不才所当盗窃,非臣碎首糜躯所能补报。”南朝梁江淹《报袁叔明书》:“仆非有轻车骠骑之略,交河云险之功,幸以盗窃文史之末,因循卜祝之间,故俛首求衣、敛眉寄食耳。”
国语辞典
窃取偷拿。盗窃[dàoqiè]⒈窃取偷拿。引《大宋宣和遗事·贞集》:「污辱六宫,捕系宗室,盗窃禁中之物。」
辞典修订版
窃取偷拿。《大宋宣和遗事.贞集》:「污辱六宫,捕系宗室,盗窃禁中之物。」
辞典简编版
窃取偷拿。 【造句】盗窃国宝,必惩重罪。
其他释义
偷:盗窃国家文物。
近反义词
近义词
反义词
盗窃造句
1.警察强迫四个孩子让他们必须承认至少有一个孩子参与过盗窃电动车,否则不是捱打就是不让出去。
2.如果你们中间有滴酒不沾的男人,忠于妻室的丈夫,手脚干净的干部,那也不能说明任何问题。是懒惰、笨拙和胆怯,妨碍了你们去贪污盗窃;你们不贪杯是舍不得花钱;你们没有情人是因为你们毫无想象力。万比洛夫。
3.公司保安与职工合谋,一个月内三次盗窃本企业汽车零部件后销赃,最终难逃法网。
4.三名男子疯狂盗窃摩托车后仓皇逃窜,哪知在逃跑过程中发生车祸,三人因形迹可疑被公安民警抓获归案。
5.捉贼要赃,这是处理刑事案件中盗窃案的重要一点。亦作“捉贼捉赃”。
6.鉴于两名同案犯尚未落网,犯罪嫌疑人张东东系流窜作案,入室盗窃,且数额巨大,为依法打击犯罪,保障人民群众财产安全,珠晖区人民检察院依法批准逮捕。
7.老翁担心丑事外扬打算息事宁人,但老翁家人坚持提告,林女到案后辩称,信用卡是老翁同意给她使用,但台警方仍依盗窃罪嫌侦办。
8.现在假设这里发生了一起盗窃案,警察接到消息后迅速赶到案发现场,他们要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搜寻指纹,如果窃贼留下了指纹,警方就可以循着这条线索,迅速将其缉拿归案。 
9.昨日,因盗窃被梁平警方刑拘的犯罪嫌疑人尹某对此懊恼不已。
10.然李慕,不学无术,诗词不通,八股不专,成天呼朋引伴,眠花宿柳;加之盗窃成性,好不改,渐渐的程云明心灰意冷,对李慕更加疏远冷落。
盗窃相关知识
相关成语
相关词语
相关诗词
相关诗词
相关单词

相关推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