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1 字21 字41 字61 字81 字101 成语1 成语21 成语41 成语61 成语81 成语101 词语1 词语101 词语201 词语301 词语401 词语501 词语601 单词1 单词21 单词41 单词61 单词81 单词101 诗词1 诗词101 诗词201 诗词301 诗词401 诗词501 诗词601 诗人1 诗人21 诗人41 诗人61 诗人81 诗人101 名句1 名句21 名句41 名句61 名句81 名句101 近反义词1 近反义词21 近反义词41 近反义词61 近反义词81 近反义词101 造句1 造句101 造句201 造句301 造句401 造句501 造句601 字笔顺1 字笔顺21 字笔顺41 字笔顺61 字笔顺81 字笔顺101 歇后语1 谜语1 谜语11 谜语21 文言文1 文言文2 文言文3 百家姓1 百家姓2 百家姓3
汉语词典
词语
当前位置:首页汉语词典 恍恍忽忽
huǎng huǎng hū hū

【拼音】:huǎng huǎng hū hū

【简体】:恍恍忽忽

【繁体】:恍恍忽忽

字义分解
恍恍忽忽的解释
词语解释
⒈ 见“恍恍惚惚”。恍恍忽忽[huǎnghuǎnghūhū]⒈见“恍恍惚惚”。
基础解释
茫然迷离,模糊不清的样子。
引证解释
⒈见“恍恍惚惚”。
综合释义
见“恍恍惚惚”。茫然迷离,模糊不清的样子。《儒林外史.第五回》:「方才这一番话,恐怕老妹丈胸中也没有这样道理,还要恍恍忽忽,疑惑不清,枉为男子。」《红楼梦.第五回》:「宝玉恍恍忽忽,不觉弃了卷册,又随了警幻来至后面。」
汉语大词典
见“恍恍惚惚”。《汉语大词典》:恍恍惚惚  拼音:huǎnghuǎnghūhū亦作“恍恍忽忽”。(1).心神不定貌。《古尊宿语录·明觉禅师语录》:“放开精精冥冥,把定恍恍惚惚。”崔璇《在区委会里》:“他一天到晚恍恍惚惚的,拿不定个准主意。”(2).模糊不清貌。《京本通俗小说·拗相公》:“荆公眼中垂泪道:适才昏愦之时,恍恍忽忽到一个去处,如大官府之状。”《红楼梦》第五回:“那宝玉才合上眼,便恍恍惚惚的睡去。”太平天国洪仁玕《英杰归真》:“久而神思焦劳,恍恍忽忽,如有所见闻者,遂疑为有所式凭也。”曹禺《雷雨》第一幕:“我恍恍惚惚地看见两个穿着黑衣裳的鬼,并排地坐着。”
国语辞典
⒈ 茫然迷离,模糊不清的样子。引:《儒林外史·第五回》:「方才这一番话,恐怕老妹丈胸中也没有这样道理,还要恍恍忽忽,疑惑不清,枉为男子。」《红楼梦·第五回》:「宝玉恍恍忽忽,不觉弃了卷册,又随了警幻来至后面。」恍恍忽忽[huǎnghuǎnghūhū]⒈茫然迷离,模糊不清的样子。引《儒林外史·第五回》:「方才这一番话,恐怕老妹丈胸中也没有这样道理,还要恍恍忽忽,疑惑不清,枉为男子。」《红楼梦·第五回》:「宝玉恍恍忽忽,不觉弃了卷册,又随了警幻来至后面。」成语解释恍恍忽忽
辞典修订版
茫然迷离,模糊不清的样子。《儒林外史.第五回》:「方才这一番话,恐怕老妹丈胸中也没有这样道理,还要恍恍忽忽,疑惑不清,枉为男子。」《红楼梦.第五回》:「宝玉恍恍忽忽,不觉弃了卷册,又随了警幻来至后面。」
其他释义
神志不清、迷惘的状态。
近反义词
恍恍忽忽造句
1.恍恍忽忽白白净净稳稳当当进进出出歪歪扭扭高高大大。
2.我恍恍忽忽来到这里,我深呼吸一口气,感受这鸟语花香的世界。这儿的风景令我感到心旷神怡。
3.的面目,砖石依旧,铁甲铮然,但在李弼眼中,仍旧有一种恍恍忽忽的透明感。
4.宋逾掩去眼中悲色,走出房间,站到尚承业身后,只见那绯衣内侍尖声宣旨,宋逾神思不属,恍恍忽忽只听见“赐死”。
5.恍恍忽忽间我又听到了那个幽幽的呼唤,拼命挣扎着终于看清了那个身影,那是个身材苗条的女子,但脸上却一片模糊。
6.直升机上的李辰此刻恍恍忽忽,如在云端——他此刻的确是在云端。 
7.恍恍忽忽间,我觉得有人在我的身体里注射着什么东西。
8.头疼,还是头疼,恍恍忽忽中凌枫好像只有头疼这一个感觉,睁开眼睛,模糊中他好像看见了儿时的玩伴,看到了已过世的父母。
9.他脸上会出现一种如梦如幻、恍恍忽忽但又发自内心的神情.
10.我恍恍忽忽来到这里,我深呼吸一口气,感受这鸟语花香的世界。这儿的风景令我感到心旷神怡。【https://www.chazidian.com/zj-210825/查字典恍恍忽忽造句】
恍恍忽忽相关知识
相关成语
相关词语

相关推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