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1 字21 字41 字61 字81 字101 成语1 成语21 成语41 成语61 成语81 成语101 词语1 词语101 词语201 词语301 词语401 词语501 词语601 单词1 单词21 单词41 单词61 单词81 单词101 诗词1 诗词101 诗词201 诗词301 诗词401 诗词501 诗词601 诗人1 诗人21 诗人41 诗人61 诗人81 诗人101 名句1 名句21 名句41 名句61 名句81 名句101 近反义词1 近反义词21 近反义词41 近反义词61 近反义词81 近反义词101 造句1 造句101 造句201 造句301 造句401 造句501 造句601 字笔顺1 字笔顺21 字笔顺41 字笔顺61 字笔顺81 字笔顺101 歇后语1 谜语1 谜语11 谜语21 文言文1 文言文2 文言文3 百家姓1 百家姓2 百家姓3
汉语词典
词语
当前位置:首页汉语词典 行师动众
xíng shī dòng zhòng

【拼音】:xíng shī dòng zhòng

【注音】:ㄒ一ㄥˊㄕㄉㄨㄥˋㄓㄨㄥˋ

【词性】:成语。

【简体】:行师动众

【繁体】:行師動眾

字义分解
行师动众的解释
词语解释
谓指挥大军作战。行师动众[xíngshīdòngzhòng]⒈谓指挥大军作战。
引证解释
⒈谓指挥大军作战。引《三国志·魏志·明帝纪》“癸丑,葬高平陵”裴松之注引三国魏王沉《魏书》:“即位之后,褒礼大臣,料简功能,真伪不得相贸,务絶浮华譖毁之端,行师动众,论决大事,谋臣将相,咸服帝之大略。”
综合释义
泛指动员众多人力,去做某事。《三国志.卷三.魏书.明帝纪》裴松之注引《魏书》曰:「行师动众,论决大事。」也作「兴师动众」。行师动众[xíngshīdòngzhòng]修订本参考资料:泛指动员众多人力,去做某事。三国志.卷三.魏书.明帝纪.裴松之.注引魏书曰:「行师动众,论决大事。」亦作「兴师动众」。
国语辞典
泛指动员众多人力,去做某事。《三国志.卷三.魏书.明帝纪》裴松之注引《魏书》曰:「行师动众,论决大事。」也作「兴师动众」。行师动众[xíngshīdòngzhòng]⒈泛指动员众多人力,去做某事。《三国志·卷三·魏书·明帝纪》裴松之注引《魏书》曰:「行师动众,论决大事。」也作「兴师动众」。成语解释行师动众
成语词典版
修订本参考资料:泛指动员众多人力,去做某事。三国志.卷三.魏书.明帝纪.裴松之.注引魏书曰:「行师动众,论决大事。」亦作「兴师动众」。
出处
《三国志·魏书·明帝纪》“癸丑,葬高平陵”裴松之注引晋·王沈《魏书》:“即位之后,褒礼大臣,料简功能,真伪不得相贸,务绝浮华谮毁之端,行师动众,论决大事,谋臣将相,咸服帝之大略。”
近反义词
行师动众造句
1.即位之后,褒礼大臣,料简功能,真伪不得相贸,务绝浮华谮毁之端,行师动众,论决大事,谋臣将相,咸服帝之大略。
2.两线作战,面对爷爷的老对手孙权、诸葛亮,曹叡以其刚毅、明断和果决,丝毫不落下风,他“行师动众,论决大事,谋臣将相,咸服帝之大略”。
3.吉礼讲祭祀,敬事邦国鬼神;凶礼哀忧患,多属丧葬凶荒;宾礼讲会同,多属朝廷过从;军礼讲行师动众,征讨不服;嘉礼为宴饮婚冠,吉庆活动。
4.行师动众,论决大事,谋臣将相,咸服帝之大略。
5.哟,今天来了啥大人物啊?让你这样行师动众的啊?把大飞哥都拉上了?
6.两线作战,面对爷爷的老对手孙权、诸葛亮,曹叡以其刚毅、明断和果决,丝毫不落下风,他“行师动众,论决大事,谋臣将相,咸服帝之大略”。【www.chazidian.com查字典造句】
7.吉礼讲祭祀,敬事邦国鬼神;凶礼哀忧患,多属丧葬凶荒;宾礼讲会同,多属朝廷过从;军礼讲行师动众,征讨不服;嘉礼为宴饮婚冠,吉庆活动。https://www.chazidian.com/zj-125884/造句
8.行师动众,论决大事,谋臣将相,咸服帝之大略。(www。chazidian。com/zj-125884/查字典行师动众造句)
行师动众相关知识
相关成语
相关词语

相关推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