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1 字21 字41 字61 字81 字101 成语1 成语21 成语41 成语61 成语81 成语101 词语1 词语101 词语201 词语301 词语401 词语501 词语601 单词1 单词21 单词41 单词61 单词81 单词101 诗词1 诗词101 诗词201 诗词301 诗词401 诗词501 诗词601 诗人1 诗人21 诗人41 诗人61 诗人81 诗人101 名句1 名句21 名句41 名句61 名句81 名句101 近反义词1 近反义词21 近反义词41 近反义词61 近反义词81 近反义词101 造句1 造句101 造句201 造句301 造句401 造句501 造句601 字笔顺1 字笔顺21 字笔顺41 字笔顺61 字笔顺81 字笔顺101 歇后语1 谜语1 谜语11 谜语21 文言文1 文言文2 文言文3 百家姓1 百家姓2 百家姓3
汉语词典
词语
当前位置:首页汉语词典 病入膏肓
bìng rù gāo huāng

【拼音】:bìng rù gāo huāng

【注音】:ㄅ一ㄥˋㄖㄨˋㄍㄠㄏㄨㄤ

【词性】:动词、成语。

【简体】:病入膏肓

【繁体】:病入膏肓

字义分解
病入膏肓的解释
词语解释
病入膏肓bìngrùgāohuāng。(1)指病已危重到无法救治的地步或事情已发展到不可挽救的程度。
基础解释
病到无法医治的地步,也比喻事情到了无可挽回的地步。[近]不可救药。
引证解释
⒈谓病情险恶无法医治。亦以喻事势严重无可挽救。语本《左传·成公十年》:“公疾病,求医于秦。引秦伯使医缓为之。未至,公梦疾为二竪子,曰:‘彼良医也,惧伤我,焉逃之。’其一曰:‘居肓之上,膏之下,若我何?’医至,曰:‘疾不可为也,在肓之上,膏之下,攻之不可,达之不及,药不至焉,不可为也。’公曰:‘良医也。’厚为之礼而归之。”金王若虚《王内翰子端诗近来陡觉无佳思》诗:“功夫费尽谩穷年,病入膏肓岂易鐫。”《三国演义》第五二回:“吾观刘琦过於酒色,病入膏肓,现今面色羸瘦,气喘呕血;不过半年,其人必死。”清蒲松龄《聊斋志异·莲香》:“生哽咽良久,自言知罪,但求拯救。莲曰:‘病入膏肓,实无救法。’”
综合释义
膏肓:古人把心尖脂肪叫“膏”,心脏与膈膜之间叫“肓”。形容病情十分严重,无法医治。比喻事情到了无法挽救的地步。吾观刘琦过于酒色,~,今见面黄羸瘦,气喘呕血,不过半年,其人必死。◎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五十二回
网友释义
病入膏肓,汉语成语。拼音:bìngrùgāohuāng,释义:形容病情严重,无法医治。比喻事情到了无法挽救的地步。【“病入膏肓”常误写为“病入膏盲”,应注意。】
国语辞典
膏,中医上指心下脂肪。肓,膈上薄膜。膏肓相传是身体内药力所不及的地方。病入膏肓指人病重,无药可救。语本《左传.成公十年》:「医至,曰:『疾不可为也,在肓之上,膏之下,攻之不可,达之不及,药不至焉。』」《镜花缘.第一三回》:「贱妾之恙,虽得女儿取参略延残喘,奈病入膏肓,不啻风中之烛。」后比喻事情已到无可挽回的程度。《歧路灯.第二○回》:「热肠动处真难默,冷眼觑时便欲暗;病入膏肓嗟已矣,愿奉宣圣失言箴。」也作「病染膏肓」、「病在膏肓」。
辞典修订版
膏,中医上指心下脂肪。肓,膈上薄膜。膏肓相传是身体内药力所不及的地方。病入膏肓指人病重,无药可救。语本《左传.成公十年》:「医至,曰:『疾不可为也,在肓之上,膏之下,攻之不可,达之不及,药不至焉。』」《镜花缘.第一三回》:「贱妾之恙,虽得女儿取参略延残喘,奈病入膏肓,不啻风中之烛。」后比喻事情已到无可挽回的程度。《歧路灯.第二零回》:「热肠动处真难默,冷眼觑时便欲暗;病入膏肓嗟已矣,愿奉宣圣失言箴。」也作「病染膏肓」、「病在膏肓」。
辞典简编版
指人病重,无药可救。语本《左传.成公十年》。 【造句】他已经病入膏肓,在人世的日子恐不多了。比喻事情已严重到无法挽救的地步。 【造句】这家公司的财务亏损已达病入膏肓的地步,再设法也是枉然了。
成语词典版
01.《唐语林.卷五.补遗》:「请足下多服续命之散,数加益智之丸,无令病入膏肓,坐亲斧鑕也。」02.《三国演义.第五二回》:「吾观刘琦过于酒色,病入膏肓,见今面色羸瘦,气喘呕血;不过半年,其人必死。」03.《明史.卷三零九.流贼列传.序》:「譬一人之身,元气羸然,疽毒并发,厥症固已甚危,而医则良否错进,剂则寒热互投,病入膏肓,而无可救,不亡何待哉。」04.《醒世恒言.卷一三.勘皮靴单证二郎神》:「感承夫人好意,只是氏儿病入膏肓,眼见得上天远,入地便近,不能报答夫人厚恩,来生当效犬马之报。」05.《歧路灯.第二零回》:「热肠动处真难默,冷眼觑时便欲暗;病入膏肓嗟已矣,愿奉宣圣失言箴。」06.《隋唐演义.第七二回》:「如今再说天后在宫中淫乱,见高宗病入膏肓,欢喜不胜。」07.《聊斋志异.卷二.莲香》:「病入膏肓,实无救法。姑来永诀,以明非妒。」08.《镜花缘.第一三回》:「贱妾之恙,虽得女儿取参略延残喘,奈病入膏肓,不啻风中之烛。」
其他释义
膏肓:古人把心尖脂肪叫“膏”,心脏与膈膜之间叫“肓”。形容病情十分严重,无法医治。比喻事情到了无法挽救的地步。
典故
[释义]膏肓:我国古代医学名称;心尖脂肪叫“膏”;心脏和膈膜之间叫“肓”。古代认为“膏肓”是药力达不到的地方。后形容病情严重到无法治疗的程度。也比喻事态严重;无法挽救。也作“病在膏肓”。
出处
《左传·成公十年》:“医生;曰:‘疾不可为也。在肓之上;膏之下;攻之不可;达之不及;药不至焉;不可为也。’”
近反义词
病入膏肓造句
1.这些年,一个知道对方病入膏肓,却装作不知道。另一个知道对方是假装不知,自己也故意装糊涂。两个装糊涂的人只争着朝夕的恩爱欢愉,她只在他面前,才如少女时一般笑容明媚。他去药庐治病的时候,她便远远站在遥望。随宇而安。
2.正如上面所示的画所描绘的,一位晚期癌症病人病入膏肓,请求医生们实施安乐死。
3.小明的爸爸由于长期吸烟,得了肺癌,等他发现已是病入膏肓,剩下的时日已经不多了。
4.一个人明明得了绝症病入膏肓,他偏不相信医生们的诊断和建议治疗的方案。
5.吾观刘琦过于酒色,病入膏肓,今见面黄羸瘦,气喘呕血,不过半年,其人必死。
6.从检验报告来看,他已病入膏肓,情况很不乐观。
7.如果思念是种病,我已病入膏肓;如果距离是种美,我已丑陋至及;如果爱情是在犯罪,我已被判死刑;如果爱你需要崩溃,我至死不悔,只要你开心就美!
8.自古以来,没有一个王朝不是盛极而衰,而一个王朝由积弊日深到病入膏肓,无不是要经过长久而缓慢的累积,一个王朝由病入膏肓到彻底覆亡,又必然会伴有残酷的斗争和剧烈的动荡,在这段时间内,烽烟四起,民不聊生。
9.这家公司由于长期资金周转不开,已是病入膏肓,早晚有倒闭的一天啊!
10.这个病人已病入膏肓,治好的机会已经很小了。
病入膏肓相关知识
相关成语
相关词语
相关诗词

相关推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