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1 字21 字41 字61 字81 字101 成语1 成语21 成语41 成语61 成语81 成语101 词语1 词语101 词语201 词语301 词语401 词语501 词语601 单词1 单词21 单词41 单词61 单词81 单词101 诗词1 诗词101 诗词201 诗词301 诗词401 诗词501 诗词601 诗人1 诗人21 诗人41 诗人61 诗人81 诗人101 名句1 名句21 名句41 名句61 名句81 名句101 近反义词1 近反义词21 近反义词41 近反义词61 近反义词81 近反义词101 造句1 造句101 造句201 造句301 造句401 造句501 造句601 字笔顺1 字笔顺21 字笔顺41 字笔顺61 字笔顺81 字笔顺101 歇后语1 谜语1 谜语11 谜语21 文言文1 文言文2 文言文3 百家姓1 百家姓2 百家姓3
汉语词典
词语
当前位置:首页汉语词典 哀策
āi cè

【拼音】:āi cè

【注音】:ㄞㄘㄜˋ

【结构】:哀(上中下结构)策(上下结构)

字义分解
哀策的解释
词语解释
1.亦作'哀册'。2.文体的一种。封建时代颂扬帝王﹑后妃生前功德的韵文,多书于玉石木竹之上。行葬礼时,由太史令读后,埋于陵中。
基础解释
亦作/'哀册/'。文体的一种。封建时代颂扬帝王﹑后妃生前功德的韵文,多书于玉石木竹之上。行葬礼时,由太史令读后,埋于陵中。
引证解释
⒈亦作“哀册”。文体的一种。封建时代颂扬帝王、后妃生前功德的韵文,多书于玉石木竹之上。行葬礼时,由太史令读后,埋于陵中。引《后汉书·礼仪志下》:“太史令奉哀策立后。”《南史·后妃传下·梁武丁贵嫔》:“普通七年十一月庚辰,﹝贵嬪﹞薨……詔吏部郎张纘为哀册文。”唐杨炯《薛振行状》:“孝敬崩,詔公为哀册。”清钱谦益《九月初二日奉神宗显皇帝遗诏赋挽词》之二:“南郊传累德,哀策属何人?”姚华《论文后编·目录上》:“上哀下曰誄,始鲁庄公;下哀上曰哀策,始汉李尤。”
网络解释
哀策哀策亦作“哀册”,是文体的一种。封建时代颂扬帝王、后妃生前功德的韵文,多书于玉石木竹之上。行葬礼时,由太史令读后,埋于陵中。
综合释义
亦作“哀册”。文体的一种。封建时代颂扬帝王、后妃生前功德的韵文,多书于玉石木竹之上。行葬礼时,由太史令读后,埋于陵中。《后汉书·礼仪志下》:“太史令奉哀策立后。”《南史·后妃传下·梁武丁贵嫔》:“普通七年十一月庚辰,﹝贵嬪﹞薨……詔吏部郎张纘为哀册文。”唐杨炯《薛振行状》:“孝敬崩,詔公为哀册。”清钱谦益《九月初二日奉神宗显皇帝遗诏赋挽词》之二:“南郊传累德,哀策属何人?”姚华《论文后编·目录上》:“上哀下曰誄,始鲁庄公;下哀上曰哀策,始汉李尤。”体的一种。封建时代颂扬帝王﹑后妃生前功德的韵文,多书于玉石木竹之上。行葬礼时,由太史令读后,埋于陵中。
网友释义
陈达(1919年4月~1993年7月),山东省夏津县李楼乡人。原名王有钦,曾用名刘福善。1938年4月参加革命工作,6月加入中国共产党。中共七大正式代表。
汉语大词典
亦作“哀册”。文体的一种。封建时代颂扬帝王、后妃生前功德的韵文,多书于玉石木竹之上。行葬礼时,由太史令读后,埋于陵中。《后汉书·礼仪志下》:“太史令奉哀策立后。”《南史·后妃传下·梁武丁贵嫔》:“普通七年十一月庚辰,﹝贵嫔﹞薨……诏吏部郎张缵为哀册文。”唐杨炯《薛振行状》:“孝敬崩,诏公为哀册。”清钱谦益《九月初二日奉神宗显皇帝遗诏赋挽词》之二:“南郊传累德,哀策属何人?”姚华《论文后编·目录上》:“上哀下曰诔,始鲁庄公;下哀上曰哀策,始汉李尤。”
近反义词
反义词
哀策相关知识
相关成语
相关词语

相关推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