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1 字21 字41 字61 字81 字101 成语1 成语21 成语41 成语61 成语81 成语101 词语1 词语101 词语201 词语301 词语401 词语501 词语601 单词1 单词21 单词41 单词61 单词81 单词101 诗词1 诗词101 诗词201 诗词301 诗词401 诗词501 诗词601 诗人1 诗人21 诗人41 诗人61 诗人81 诗人101 名句1 名句21 名句41 名句61 名句81 名句101 近反义词1 近反义词21 近反义词41 近反义词61 近反义词81 近反义词101 造句1 造句101 造句201 造句301 造句401 造句501 造句601 字笔顺1 字笔顺21 字笔顺41 字笔顺61 字笔顺81 字笔顺101 歇后语1 谜语1 谜语11 谜语21 文言文1 文言文2 文言文3 百家姓1 百家姓2 百家姓3
汉语词典
词语
当前位置:首页汉语词典 见仁见智
jiàn rén jiàn zhì

【拼音】:jiàn rén jiàn zhì

【简体】:见仁见智

【繁体】:見仁見智

字义分解
见仁见智的解释
词语解释
⒈ 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比喻见解因人而异。英:differentpeople,differentviews;见仁见智[jiànrénjiànzhì]⒈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比喻见解因人而异。英differentpeople,differentviews;
基础解释
见“仁者见仁”,意思是不同的人从不同的立场或角度有不同的看法。
引证解释
⒈ 亦作“见智见仁”。引:语本《易·繫辞上》:“仁者见之谓之仁,知者见之谓之知。”朱自清《<燕知草>序》:“至于这种名士风是好是坏,合时宜不合时宜,要看你如何着眼;所谓见仁见智,各有不同。”清纪昀《阅微草堂笔记·滦阳消夏录六》:“《易》道广大,无所不包,见智见仁,理原一贯。”⒈亦作“见智见仁”。引语本《易·繫辞上》:“仁者见之谓之仁,知者见之谓之知。”朱自清《<燕知草>序》:“至于这种名士风是好是坏,合时宜不合时宜,要看你如何着眼;所谓见仁见智,各有不同。”清纪昀《阅微草堂笔记·滦阳消夏录六》:“《易》道广大,无所不包,见智见仁,理原一贯。”
综合释义
对同一个问题,不同的人从不同的立场或角度有不同的看法。~,议论纷纭,却无非背后论人是非,在兆奎面前都有忌讳。◎高阳《清宫外史》上册
国语辞典
⒈ 对同一事情,每个人看法各异。例:如:「至于人类究竟是性善还是性恶,则见仁见智,难有定论。」反所见略同见仁见智[jiànrénjiànzhì]⒈对同一事情,每个人看法各异。例如:「至于人类究竟是性善还是性恶,则见仁见智,难有定论。」反所见略同成语解释见仁见智
辞典修订版
对同一事情,每个人看法各异,如:「至于人类究竟是性善还是性恶,则见仁见智,难有定论。」
辞典简编版
对同一件事情,各人有各人的见解。 【造句】人性究竟是善或恶,这个问题见仁见智,难有定论。
成语词典版
01.明.黄道周《榕坛问业.卷一一》:「某云:『中人认得上语,便是上人;上语落在中人,不失中语也。性道文章,随人略领,见仁见智,何必齐观!』」02.清.程廷祚《大易择言.卷一三.复卦》:「论复之为卦一阳处乎极下,而动体已萌。……两家各执其是,不无见仁见智之弊,当以石涧之论折衷之。」03.《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卷一七二.集部.别集类二五.东岩集》:「至其论《中庸》分八节,独不用朱子之说,则见仁见智,各有所得。」04.明.黄道周《榕坛问业.卷二》:「中人认得上语,便是上人;上语落在中人,不失中语也。性道文章,随人略领,见仁见智,何必齐观。」05.清.程廷祚《大易择语.卷一三.复卦》:「论复之为卦,一阳处乎极下,而动体已萌。......两家各执其是,不无见仁见智之弊,当以石涧之论折衷之。」
其他释义
对同一个问题,不同的人从不同的立场或角度有不同的看法。
出处
《周易·系辞上》:“仁者见之谓之仁,智者见之谓之智。”
近反义词
见仁见智造句
1.我曾经以为,只要我比别人更努力,总有一天我会比别人更优秀。可是经历了很多事情后我开始发现,优秀是个见仁见智的标准,只关乎你对自己的定位和预期。于是我开始向自己内心寻找答案,不再在意别人的评价。
2.域外之国,纳贡册封,是否属于版图之内,这又是见仁见智,好比是白马非马一类的问题,难说绝对。
3.最高法院可能给出一个见仁见智的判决,裁定二氧化碳确实是污染物,但是环保局可以自由裁量是忽略还是监控。
4.而且,在如何培养孩子上,特别是区分虐待和管教孩子方面,因为文化背景差异,父母的方法是见仁见智
5.英国皇家铸币厂说,头像到底像不像本人,“见仁见智”,该厂不打算更改设计。
6.均有着见仁见智、与时俱进的更易表达,使老、中、青听众于喜见乐闻中理解了相声以说逗为主的文学要求和马氏特有的幽默才情和语言运用。
7.诸如此类的事发生不少,是悲,是喜,还是残忍凶狠,那完全是见仁见智的问题了。
8.对此问题,回答者由于立场不同,观点也是见仁见智
9.讨论问题时,由于每个人的观点和立场不同,见仁见智的现象是常有的。
10.胎盘素是否真的可以“回春”,见仁见智,可以确定的是,把“里子”蹧蹋得一文不值,就算仙丹妙药,再如何修复“面子”,于事无补。
见仁见智相关知识
相关成语
相关词语

相关推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