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1 字21 字41 字61 字81 字101 成语1 成语21 成语41 成语61 成语81 成语101 词语1 词语101 词语201 词语301 词语401 词语501 词语601 单词1 单词21 单词41 单词61 单词81 单词101 诗词1 诗词101 诗词201 诗词301 诗词401 诗词501 诗词601 诗人1 诗人21 诗人41 诗人61 诗人81 诗人101 名句1 名句21 名句41 名句61 名句81 名句101 近反义词1 近反义词21 近反义词41 近反义词61 近反义词81 近反义词101 造句1 造句101 造句201 造句301 造句401 造句501 造句601 字笔顺1 字笔顺21 字笔顺41 字笔顺61 字笔顺81 字笔顺101 歇后语1 谜语1 谜语11 谜语21 文言文1 文言文2 文言文3 百家姓1 百家姓2 百家姓3
汉语词典
词语
当前位置:首页汉语词典 断长补短
duàn cháng bǔ duǎn

【拼音】:duàn cháng bǔ duǎn

【注音】:ㄉㄨㄢˋㄔㄤㄅㄨˇㄉㄨㄢˇ

【词性】:成语。

【简体】:断长补短

【繁体】:斷長補短

字义分解
断长补短的解释
词语解释
犹言截长补短。截取有馀以补不足。断长补短[duànchāngbǔduǎn]⒈犹言截长补短。截取有馀以补不足。
基础解释
意思是截断长的来补短的;比喻取别人的长处,来补自己的短处。
引证解释
⒈犹言截长补短。截取有馀以补不足。引《礼记·王制》:“凡四海之内,断长补短,方三千里,为田八十万亿一万亿亩。”唐元稹《授李愿检校司空宣武军节度使制》:“灵武魏博,至于大梁,断长补短,方数千里。”
综合释义
截断长的来补短的。比喻取别人的长处,来补自己的短处。断长补短[duànchángbǔduǎn]意思是截断长的来补短的;比喻取别人的长处,来补自己的短处。《礼记.王制》:「凡四海之内,断长补短,方三千里,为田八十万亿一万亿亩。」唐.元稹〈授李愿检校司空宣武军节度使制〉:「然而灵武魏博,至于大梁,断长补短,方数千里,皆尔伯仲,又何加焉于戏。」也作「绝长补短」。
网友释义
断长补短的意思是比喻取别人的长处,来补自己的短处。
汉语大词典
犹言截长补短。截取有馀以补不足。《礼记·王制》:“凡四海之内,断长补短,方三千里,为田八十万亿一万亿亩。”唐元稹《授李愿检校司空宣武军节度使制》:“灵武魏博,至于大梁,断长补短,方数千里。”
国语辞典
将长的部分截下,补到短的上去。比喻取一方的长处弥补另一方的短处。《礼记.王制》:「凡四海之内,断长补短,方三千里,为田八十万亿一万亿亩。」唐.元稹〈授李愿检校司空宣武军节度使制〉:「然而灵武魏博,至于大梁,断长补短,方数千里,皆尔伯仲,又何加焉於戏。」也作「绝长补短」。断长补短[duànchángbǔduǎn]⒈将长的部分截下,补到短的上去。比喻取一方的长处弥补另一方的短处。唐·元稹〈授李愿检校司空宣武军节度使制〉:「然而灵武魏博,至于大梁,断长补短,方数千里,皆尔伯仲,又何加焉於戏。」也作「绝长补短」。引《礼记·王制》:「凡四海之内,断长补短,方三千里,为田八十万亿一万亿亩。」成语解释断长补短
辞典修订版
将长的部分截下,补到短的上去。比喻取一方的长处弥补另一方的短处。《礼记.王制》:「凡四海之内,断长补短,方三千里,为田八十万亿一万亿亩。」唐.元稹〈授李愿检校司空宣武军节度使制〉:「然而灵武魏博,至于大梁,断长补短,方数千里,皆尔伯仲,又何加焉于戏。」也作「绝长补短」。
成语词典版
修订本参考资料:将长的部分截下,补到短的上去。比喻取一方的长处弥补另一方的短处。礼记˙王制:凡四海之内,断长补短,方三千里,为田八十万亿一万亿亩。唐˙元稹˙授李愿检校司空宣武军节度使制:然而灵武魏博,至于大梁,断长补短,方数千里,皆尔伯仲,又何加焉于戏。亦作绝长补短。
其他释义
截断长的来补短的。比喻取别人的长处,来补自己的短处。
出处
《礼记·王制》:“凡四海之内,断长补短,方三千里,为田八十万亿一万亿亩。”
断长补短相关知识
相关成语
相关词语
相关歇后语

相关推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