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1 字21 字41 字61 字81 字101 成语1 成语21 成语41 成语61 成语81 成语101 词语1 词语101 词语201 词语301 词语401 词语501 词语601 单词1 单词21 单词41 单词61 单词81 单词101 诗词1 诗词101 诗词201 诗词301 诗词401 诗词501 诗词601 诗人1 诗人21 诗人41 诗人61 诗人81 诗人101 名句1 名句21 名句41 名句61 名句81 名句101 近反义词1 近反义词21 近反义词41 近反义词61 近反义词81 近反义词101 造句1 造句101 造句201 造句301 造句401 造句501 造句601 字笔顺1 字笔顺21 字笔顺41 字笔顺61 字笔顺81 字笔顺101 歇后语1 谜语1 谜语11 谜语21 文言文1 文言文2 文言文3 百家姓1 百家姓2 百家姓3
汉语词典
词语
当前位置:首页汉语词典 中旨
zhōng zhǐ

【拼音】:zhōng zhǐ

【注音】:ㄓㄨㄥㄓˇ

【结构】:中(独体结构)旨(上下结构)

【简体】:中旨

【繁体】:中旨

字义分解
中旨的解释
词语解释
皇帝的诏谕。唐·宋以后不经中书门下而由内廷直接发出的敕谕。符合君主的意旨。中旨[zhōngzhǐ]⒈皇帝的诏谕。唐·宋以后不经中书门下而由内廷直接发出的敕谕。符合君主的意旨。
基础解释
1.皇帝的诏谕。2.唐宋以后不经中书门下而由内廷直接发出的敕谕。3.符合君主的意旨。
引证解释
⒈皇帝的诏谕。引南朝宋颜延之《赭白马赋》:“乃詔陪侍,奉述中旨。”唐罗隐《使者》诗:“使者衔中旨,崎嶇万里行。”清蓝启肃《送郭华野总制湖广》诗:“中旨纔传出汉宫,直教欢喜到儿童。”⒉唐宋以后不经中书门下而由内廷直接发出的敕谕。引宋王谠《唐语林·方正》:“今奉太后中旨,有命学士草废立令。”《宣和遗事》前集:“贯(童贯)由此恃功,稍专军政,选置将吏,皆取中旨,不復关朝廷矣。”《明史·邹智传》:“然或进退一人,处分一事,往往降中旨,使一二小人阴执其柄,是既任之而又疑之也。”⒊符合君主的意旨。引《史记·商君列传》:“鞅復见孝公,益愈,然而未中旨。”南朝梁沉约《齐故安陆昭王碑文》:“起予圣怀,发言中旨。”
网络解释
中旨【中旨】唐、宋皇帝自宫廷发出亲笔命令或以诏令不正常通过中书门下,直接交付有关机构执行,称为中旨。《睢州志·袁可立传》:“可立曰:‘杀人者死,朝廷法也,即弄臣顾可脱乎?’已而,果得中旨赦之,可立不为动。”
综合释义
皇帝的诏谕。南朝宋颜延之《赭白马赋》:“乃詔陪侍,奉述中旨。”唐罗隐《使者》诗:“使者衔中旨,崎嶇万里行。”清蓝启肃《送郭华野总制湖广》诗:“中旨纔传出汉宫,直教欢喜到儿童。”唐宋以后不经中书门下而由内廷直接发出的敕谕。宋王谠《唐语林·方正》:“今奉太后中旨,有命学士草废立令。”《宣和遗事》前集:“贯(童贯)由此恃功,稍专军政,选置将吏,皆取中旨,不復关朝廷矣。”《明史·邹智传》:“然或进退一人,处分一事,往往降中旨,使一二小人阴执其柄,是既任之而又疑之也。”符合君主的意旨。《史记·商君列传》:“鞅復见孝公,益愈,然而未中旨。”南朝梁沉约《齐故安陆昭王碑文》:“起予圣怀,发言中旨。”
汉语大词典
(1).皇帝的诏谕。南朝宋颜延之《赭白马赋》:“乃诏陪侍,奉述中旨。”唐罗隐《使者》诗:“使者衔中旨,崎岖万里行。”清蓝启肃《送郭华野总制湖广》诗:“中旨才传出汉宫,直教欢喜到儿童。”(2).唐宋以后不经中书门下而由内廷直接发出的敕谕。宋王谠《唐语林·方正》:“今奉太后中旨,有命学士草废立令。”《宣和遗事》前集:“贯(童贯)由此恃功,稍专军政,选置将吏,皆取中旨,不复关朝廷矣。”《明史·邹智传》:“然或进退一人,处分一事,往往降中旨,使一二小人阴执其柄,是既任之而又疑之也。”符合君主的意旨。《史记·商君列传》:“鞅复见孝公,益愈,然而未中旨。”南朝梁沈约《齐故安陆昭王碑文》:“起予圣怀,发言中旨。”
国语辞典
皇帝的谕旨。中旨[zhōngzhǐ]⒈皇帝的谕旨。引唐·罗隐〈使者〉诗:「使者衔中旨,崎岖万里行。」《文选·颜延之·赭白马赋》:「乃诏陪侍,奉述中旨;末臣庸蔽,敢同献赋。」⒉唐、宋以后,不经中书门下而由内廷直接发出的敕谕。引《宣和遗事·前集》:「贯由此恃功,稍专军政,选置将吏,皆取中旨,不复关朝廷矣。」《明史·卷一七九·邹智传》:「然或进退一人,处分一事,往往降中旨,使一二小人阴执其柄,是既任之而又疑之也。」中旨[zhòngzhǐ]⒈符合天子的意旨。引《文选·沈约·齐故安陆昭王碑文》:「起予圣怀,发言中旨。」《旧唐书·卷一四八·裴垍传》:「小心敬慎,甚称中旨。」
辞典修订版
皇帝的谕旨。唐.罗隐〈使者〉诗:「使者衔中旨,崎岖万里行。」《文选.颜延之.赭白马赋》:「乃诏陪侍,奉述中旨;末臣庸蔽,敢同献赋。」也称为「中诏」。唐、宋以后,不经中书门下而由内廷直接发出的敕谕。《宣和遗事.前集》:「贯由此恃功,稍专军政,选置将吏,皆取中旨,不复关朝廷矣。」《明史.卷一七九.邹智传》:「然或进退一人,处分一事,往往降中旨,使一二小人阴执其柄,是既任之而又疑之也。」[二]ㄓㄨㄥˋ ㄓˇ zhòng zhǐ
其他释义
1.皇帝的诏谕。2.唐宋以后不经中书门下而由内廷直接发出的敕谕。
中旨造句
1.群公知上深相矜重,恐以实启,必有损恸,每见呼问,辄答疾病还家,或有中旨,亦假为其答。
2.说今上善政虽多,但求治心切,害政间有,任用大臣时,多舍廷推,而出中旨乱阶,以至所得阁臣淫贪巧猾之如周延儒,逢君?民奸险刻毒之如温体仁、杨嗣昌。[查字典https://www.chazidian.com造句网]
3.说今上善政虽多,但求治心切,害政间有,任用大臣时,多舍廷推,而出中旨乱阶,以至所得阁臣淫贪巧猾之如周延儒,逢君?民奸险刻毒之如温体仁、杨嗣昌。[查字典https://www.chazidian.com]
4.说今上善政虽多,但求治心切,害政间有,任用大臣时,多舍廷推,而出中旨乱阶,以至所得阁臣淫贪巧猾之如周延儒,逢君?民奸险刻毒之如温体仁、杨嗣昌。查字典https://www。chazidian。com造句
中旨相关知识
相关成语
相关词语
相关诗词
相关诗词

相关推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