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1 字21 字41 字61 字81 字101 成语1 成语21 成语41 成语61 成语81 成语101 词语1 词语101 词语201 词语301 词语401 词语501 词语601 单词1 单词21 单词41 单词61 单词81 单词101 诗词1 诗词101 诗词201 诗词301 诗词401 诗词501 诗词601 诗人1 诗人21 诗人41 诗人61 诗人81 诗人101 名句1 名句21 名句41 名句61 名句81 名句101 近反义词1 近反义词21 近反义词41 近反义词61 近反义词81 近反义词101 造句1 造句101 造句201 造句301 造句401 造句501 造句601 字笔顺1 字笔顺21 字笔顺41 字笔顺61 字笔顺81 字笔顺101 歇后语1 谜语1 谜语11 谜语21 文言文1 文言文2 文言文3 百家姓1 百家姓2 百家姓3
汉语词典
词语
当前位置:首页汉语词典 阿谀顺旨
ē yú shùn zhǐ

【拼音】:ē yú shùn zhǐ

【注音】:ㄜㄩˊㄕㄨㄣˋㄓˇ

【词性】:成语。

【简体】:阿谀顺旨

【繁体】:阿諛順旨

字义分解
阿谀顺旨的解释
词语解释
阿谀:曲意逢迎;顺旨:顺从君主意图。曲意逢迎,顺从君主的意图
基础解释
逢迎谄媚,顺从别人意旨。出自《后汉书·逸民传·严光传》。
引证解释
⒈逢迎谄媚,顺从别人意旨。亦作“阿意顺旨”、“阿谀顺意”。引《后汉书·卷八十三·逸民传·严光传》:“怀仁辅义天下悦,阿谀顺旨要领绝。”《明史·卷一八一·徐溥传》:“非欲其阿谀顺旨,惟言莫违也。”
综合释义
逢迎谄媚,顺从别人意旨。《后汉书·卷八十三·逸民传·严光传》:“怀仁辅义天下悦,阿谀顺旨要领绝。”《明史·卷一八一·徐溥传》:“非欲其阿谀顺旨,惟言莫违也。”亦作“阿意顺旨”、“阿谀顺意”。阿谀顺旨[ēyúshùnzhǐ]阿谀:用言语恭维别人。修订本参考资料:逢迎谄媚,顺从别人意旨。后汉书˙卷八十三˙逸民传˙严光传:怀仁辅义天下悦,阿谀顺旨要领绝。明史˙卷一八一˙徐溥传:非欲其阿谀顺旨,惟言莫违也。亦作阿意顺旨、阿谀顺意。逢迎谄媚,顺从别人意旨。《后汉书.卷八三.逸民传.严光传》:「怀仁辅义天下悦,阿谀顺旨要领绝。」《明史.卷一八一.徐溥传》:「非欲其阿谀顺旨,惟言莫违也。」也作「阿意顺旨」、「阿谀顺意」。
网友释义
阿谀顺旨,ēyúshùnzhǐ,用言语恭维别人,联合式。
国语辞典
逢迎谄媚,顺从别人意旨。《后汉书.卷八三.逸民传.严光传》:「怀仁辅义天下悦,阿谀顺旨要领绝。」《明史.卷一八一.徐溥传》:「非欲其阿谀顺旨,惟言莫违也。」也作「阿意顺旨」、「阿谀顺意」。
成语词典版
修订本参考资料:逢迎谄媚,顺从别人意旨。后汉书˙卷八十三˙逸民传˙严光传:怀仁辅义天下悦,阿谀顺旨要领绝。明史˙卷一八一˙徐溥传:非欲其阿谀顺旨,惟言莫违也。亦作阿意顺旨、阿谀顺意。
其他释义
阿谀:用言语恭维别人。逢迎谄媚,顺从别人意旨。
出处
南朝宋范晔《后汉书严光传》:“怀仁辅义天下悦,阿谀顺旨要领艳。”
近反义词
阿谀顺旨造句
1.他阿谀顺旨,获得炀帝宠信,背地里阴结豪强。
2.很好!怀仁辅义天下悦,阿谀顺旨要领绝。
3.并表示不敢阿谀顺旨,封还手诏。
4.时炀帝数幸江都,世充善候人主颜色,阿谀顺旨,每入言事,帝必称善。
5.学者是考人的、评人的,还品不出阿谀顺旨、阿尊事贵有几两重吗?学者要投身于火热的生活,更要甘于寂寞。
6.评人的,还品不出阿谀顺旨、阿尊事贵有几两重吗?学者要投身于火热的生活,更要甘于寂寞。
7.并表示不敢阿谀顺旨,封还手诏。(www.chazidian.com查字典造句)
阿谀顺旨相关知识
相关成语
相关词语
相关诗词
相关诗词

相关推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