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1 字21 字41 字61 字81 字101 成语1 成语21 成语41 成语61 成语81 成语101 词语1 词语101 词语201 词语301 词语401 词语501 词语601 单词1 单词21 单词41 单词61 单词81 单词101 诗词1 诗词101 诗词201 诗词301 诗词401 诗词501 诗词601 诗人1 诗人21 诗人41 诗人61 诗人81 诗人101 名句1 名句21 名句41 名句61 名句81 名句101 近反义词1 近反义词21 近反义词41 近反义词61 近反义词81 近反义词101 造句1 造句101 造句201 造句301 造句401 造句501 造句601 字笔顺1 字笔顺21 字笔顺41 字笔顺61 字笔顺81 字笔顺101 歇后语1 谜语1 谜语11 谜语21 文言文1 文言文2 文言文3 百家姓1 百家姓2 百家姓3
汉语词典
词语
当前位置:首页汉语词典 黎庶
lí shù

【拼音】:lí shù

【注音】:ㄌ一ˊㄕㄨˋ

【结构】:黎(上中下结构)庶(半包围结构)

【简体】:黎庶

【繁体】:黎庶

字义分解
黎庶的解释
词语解释
黎庶líshù。(1)众民,民众。黎庶[líshù]⒈众民,民众。英thecommonpeople;themultitude;
基础解释
众民,民众。
引证解释
⒈黎民。引《史记·孟子荀卿列传》:“騶衍睹有国者益淫侈,不能尚德,若《大雅》整之於身,施及黎庶矣。”宋范仲淹《奏上时务书》:“国侵则害加黎庶,德败则祸起萧墻。”《红楼梦》第一一四回:“上慰圣心,下安黎庶。”
网络解释
黎庶黎庶:黎民百姓
综合释义
黎民。《史记·孟子荀卿列传》:“騶衍睹有国者益淫侈,不能尚德,若《大雅》整之於身,施及黎庶矣。”宋范仲淹《奏上时务书》:“国侵则害加黎庶,德败则祸起萧墻。”《红楼梦》第一一四回:“上慰圣心,下安黎庶。”
汉语大词典
黎民。《史记·孟子荀卿列传》:“驺衍睹有国者益淫侈,不能尚德,若《大雅》整之于身,施及黎庶矣。”宋范仲淹《奏上时务书》:“国侵则害加黎庶,德败则祸起萧墙。”《红楼梦》第一一四回:“上慰圣心,下安黎庶。”
国语辞典
百姓、民众。黎庶[líshù]⒈百姓、民众。引《三国演义·第一回》:「上报国家,下安黎庶。」《西游记·第四四回》:「不论君臣黎庶,大小人家,家家沐浴焚香,户户拜天求雨。」英语populace,masses,thepeople
辞典修订版
百姓、民众。《三国演义.第一回》:「上报国家,下安黎庶。」《西游记.第四四回》:「不论君臣黎庶,大小人家,家家沐浴焚香,户户拜天求雨。」
其他释义
犹黎民。百姓;民众:黎庶安居,必王者也。
近反义词
近义词
黎庶造句
1.元旦良辰,进表上答诸天护佑之宏恩,下祈黎庶之清平,历年风调雨顺,岁稔年丰,冰雹化散,瘟疫潜消,虫蝗不起,六畜平安。
2.为救黎庶于水火,陛下当效法武周代唐之伟举,此则天下幸甚、万民幸甚!
3.拜迎长官心欲碎,鞭挞黎庶令人悲。
4.倘或机心一骋,恐兵戈扰攘,四方黎庶倒悬。
5.自昭君和亲后,双方化干戈为玉帛,铸刀剑为犁锄,北方边陲出现了“边城晏闭,牛马布野,三世无犬吠之警,黎庶无干戈之役”的和平景象。
6.时俄廷黩武,意在开边,兵入阿富汗,驱役夫无异于鸡犬,戮黎庶无异草芥,大国陷于大漠,久战不得息,万民不舒息,国乃亡于斯。
7.地产欣荣,民生幸福,喜黎庶登百尺高楼,而今安居雅墅,通达九域康庄,骋怀游目,赏心观胜景,新城美奂画中诗。
8.由于昭君出塞,使“边城晏闭,牛马布野,三世无犬吠之警,黎庶亡干戈之役”,“竟宁”了六十载!这已然成为历史,我拾级而上。
9.史载,昭君出塞后出现了“边城晏闭,牛马布野,三世无犬吠之警,黎庶无干戈之役”的和平景象,这是说王昭君的历史功绩不容抹杀。
10.念赵子翰、张子洲、赵子龙,虽秉异姓,既结为兄弟,则同心同力,救困扶危;铲恶锄奸,光兴汉室上报国家,下保黎庶
黎庶相关知识
相关成语
相关词语
相关诗词
相关诗词

相关推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