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1 字21 字41 字61 字81 字101 成语1 成语21 成语41 成语61 成语81 成语101 词语1 词语101 词语201 词语301 词语401 词语501 词语601 单词1 单词21 单词41 单词61 单词81 单词101 诗词1 诗词101 诗词201 诗词301 诗词401 诗词501 诗词601 诗人1 诗人21 诗人41 诗人61 诗人81 诗人101 名句1 名句21 名句41 名句61 名句81 名句101 近反义词1 近反义词21 近反义词41 近反义词61 近反义词81 近反义词101 造句1 造句101 造句201 造句301 造句401 造句501 造句601 字笔顺1 字笔顺21 字笔顺41 字笔顺61 字笔顺81 字笔顺101 歇后语1 谜语1 谜语11 谜语21 文言文1 文言文2 文言文3 百家姓1 百家姓2 百家姓3
汉语词典
词语
当前位置:首页汉语词典 夏腊
xià là

【拼音】:xià là

【注音】:ㄒ一ㄚˋㄌㄚˋ

【结构】:夏(上下结构)腊(左右结构)

【简体】:夏腊

【繁体】:夏臘

字义分解
夏腊的解释
词语解释
僧人出家的年数。僧人以七月十六日为岁首,七月十五日为除夕;出家后,以夏腊计算年岁,犹常人称年龄为春秋。夏腊[xiàlà]⒈僧人出家的年数。僧人以七月十六日为岁首,七月十五日为除夕;出家后,以夏腊计算年岁,犹常人称年龄为春秋。
基础解释
僧人出家的年数。僧人以七月十六日为岁首,七月十五日为除夕;出家后,以夏腊计算年岁,犹常人称年龄为春秋。
引证解释
⒈僧人出家的年数。僧人以七月十六日为岁首,七月十五日为除夕;出家后,以夏腊计算年岁,犹常人称年龄为春秋。引唐贾岛《寄无得头陀》诗:“夏腊今应三十餘,不离树下塚间居。”唐李俨《道因法师碑》:“法师夏腊虽幼,业行攸高,独於众中,迥见推挹。”元辛文房《唐才子传·清塞》:“时夏腊已高,荣望落落。”
网络解释
夏腊僧人出家的年数
综合释义
僧人出家的年数。僧人以七月十六日为岁首,七月十五日为除夕;出家后,以夏腊计算年岁,犹常人称年龄为春秋。唐贾岛《寄无得头陀》诗:“夏腊今应三十餘,不离树下塚间居。”唐李俨《道因法师碑》:“法师夏腊虽幼,业行攸高,独於众中,迥见推挹。”元辛文房《唐才子传·清塞》:“时夏腊已高,荣望落落。”夏腊[xiàlà]佛教规定僧众于每岁夏季九十日内,应静住寺内,坐禅修学。其开始与结束,犹如世俗之岁首与旧腊,故称为「夏腊」。参见「结夏安居」条。
汉语大词典
僧人出家的年数。僧人以七月十六日为岁首,七月十五日为除夕;出家后,以夏腊计算年岁,犹常人称年龄为春秋。唐贾岛《寄无得头陀》诗:“夏腊今应三十馀,不离树下冢间居。”唐李俨《道因法师碑》:“法师夏腊虽幼,业行攸高,独于众中,迥见推挹。”元辛文房《唐才子传·清塞》:“时夏腊已高,荣望落落。”
国语辞典
佛教规定僧众于每岁夏季九十日内,应静住寺内,坐禅修学。其开始与结束,犹如世俗之岁首与旧腊,故称为「夏腊」。参见「结夏安居」条。夏腊[xiàlà]⒈佛教规定僧众于每岁夏季九十日内,应静住寺内,坐禅修学。其开始与结束,犹如世俗之岁首与旧腊,故称为「夏腊」。参见「结夏安居」条。
其他释义
1.僧人出家的年数。僧人以七月十六日为岁首,七月十五日为除夕;出家后,以夏腊计算年岁,犹常人称年龄为春秋。
夏腊相关知识
相关成语
相关词语
相关诗词
相关诗词
相关歇后语

相关推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