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1 字21 字41 字61 字81 字101 成语1 成语21 成语41 成语61 成语81 成语101 词语1 词语101 词语201 词语301 词语401 词语501 词语601 单词1 单词21 单词41 单词61 单词81 单词101 诗词1 诗词101 诗词201 诗词301 诗词401 诗词501 诗词601 诗人1 诗人21 诗人41 诗人61 诗人81 诗人101 名句1 名句21 名句41 名句61 名句81 名句101 近反义词1 近反义词21 近反义词41 近反义词61 近反义词81 近反义词101 造句1 造句101 造句201 造句301 造句401 造句501 造句601 字笔顺1 字笔顺21 字笔顺41 字笔顺61 字笔顺81 字笔顺101 歇后语1 谜语1 谜语11 谜语21 文言文1 文言文2 文言文3 百家姓1 百家姓2 百家姓3
汉语词典
词语
当前位置:首页汉语词典 补廪
bǔ lǐn

【拼音】:bǔ lǐn

【注音】:ㄅㄨˇㄌ一ㄣˇ

【结构】:补(左右结构)廪(半包围结构)

【繁体】:補廩

字义分解
补廪的解释
词语解释
明清科举制度,生员经岁﹑科两试成绩优秀者,增生可依次升廪生,谓之'补廪'。
基础解释
明清科举制度,生员经岁﹑科两试成绩优秀者,增生可依次升廪生,谓之/'补廪/'。
引证解释
⒈明清科举制度,生员经岁、科两试成绩优秀者,增生可依次升廪生,谓之“补廩”。参见“补增”。引明沉德符《野获编·吏部一·监生选正官》:“近年准贡事起,初犹以实廩,十年科举三次者加纳,既而甫补廩未科举者亦滥觴矣。”《儒林外史》第十三回:“小弟补廩二十四年,蒙歷任宗师的青目,共考过六七个案首,只是科场不利,不胜惭愧!”太平天囯洪仁玕《英杰归真》:“官爵既明,而士阶未晓,谓何以秀才为秀士,以补廩为俊士,以拔贡为杰士,以举人为约士,以进士为达士,以翰林为国士乎?”
网络解释
补廪补廪是一个汉语词语,拼音是bǔlǐn,意思是明清科举制度,生员经岁﹑科两试成绩优秀者,增生可依次升廪生。
综合释义
明清科举制度,生员经岁、科两试成绩优秀者,增生可依次升廪生,谓之“补廩”。明沉德符《野获编·吏部一·监生选正官》:“近年准贡事起,初犹以实廩,十年科举三次者加纳,既而甫补廩未科举者亦滥觴矣。”《儒林外史》第十三回:“小弟补廩二十四年,蒙歷任宗师的青目,共考过六七个案首,只是科场不利,不胜惭愧!”太平天囯洪仁玕《英杰归真》:“官爵既明,而士阶未晓,谓何以秀才为秀士,以补廩为俊士,以拔贡为杰士,以举人为约士,以进士为达士,以翰林为国士乎?”参见“补增”。补廪[bǔlǐn]语出:明沉德符《野获编·吏部一·监生选正官》:“近年准贡事起,初犹以实廩,十年科举三次者加纳,既而甫补廩未科举者亦滥觴矣。”
网友释义
补廪是一个汉语词语,拼音是bǔlǐn,意思是明清科举制度,生员经岁﹑科两试成绩优秀者,增生可依次升廪生。
其他释义
1.明清科举制度,生员经岁﹑科两试成绩优秀者,增生可依次升廪生,谓之'补廪'。
补廪造句
1.1900年赴武昌应童子试,考第一,次年名列一等补廪膳生,转经心书院深造。
2.幼年随父耕读,25岁中秀才,补廪生,先后执教于南充乡塾和广安紫荇书院。www。chazidian。com/zj-36325/查字典造句网
补廪相关知识
相关成语
相关词语

相关推荐

Top